这一晚,刚好是张良臣向徐达表示归降的第七日,正值盛夏时节,入夜后的庆阳城外,竟然没有一丝风,闷热异常,大明阿兵哥困倦不堪。
他们就在这个晚上,迎接死神的降临!
元军在晚上突然袭击。明军自入关中以来,所向披靡,根本不把元军放在眼内,也没动过脑子想过元军会如此来一杀着,结果当然是大败亏输!前军指挥官张焕被捉,全军最高指挥官薛显拼死杀出重围,已经是身负重伤,丢盔弃甲,他的部下被张良臣的“七条枪”(之前误为“八条枪”,特此更正)冲得七零八落,死伤难以计数。这一伏击战,成了明军在关中最大的败仗,却成了关中元军的第一胜仗!
败北的消息传来,徐达哑然失声:果然不出圣上所料!张良臣兄弟真是诡计多端!
随即徐达勃然大怒——
徐达之怒不是小事情,庆阳由此展开为期三个月的浴血奋战!
三个月,攻打一座城池庆阳,在1369年,这不仅是关中所有战役中时间最长,血腥指数最高的战役,也是明军最为艰苦的战役。
徐达传檄,命关中诸将除了极个别的指挥官镇守已经占领的城池之外,稍有名望的高级指战员都带着兵马赶往庆阳城下,与大将军徐达军队会师。粗略估算一下,有汤和、冯宗异、傅友德、俞通源、顾时、陈德、耿炳文,郭子兴(这个不是朱元璋的岳丈,为了区别,这个郭子兴通常称为郭兴)等等大将。这场目前关中最大的一场战役即将开始!
数日后,明军大规模会师了。徐达发布命令:
首先,解除庆阳城外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敌军防御体系。俞通源负责西面,顾时负责北面,傅友德负责东面,陈德负责南面。
其次,其余所有战将随本帅兵困庆阳城!
一声令下,俞、顾、傅、陈四人各领精锐步骑兵分别向不同的方向进发,他们的目标是把庆阳的外围三十里以内所有敌军的防御工事全部翦除!
张良臣在庆阳城楼上看着明军四面出击,如同四条蛟龙,扑向他昔日部署在城外周边的防御体系,就想着派兵截击他们,却又看见明军主力漫山遍野涌向庆阳城,那些红旗、红军、尖刀、利刃、长枪、铁戟、明盔、亮甲、战车、弩弓、火铳在盛夏的烈日下熠熠生辉,再加上明军将士的擂鼓声、呐喊声,这么一支庞大的武装力量,完全是他一生人从未见过的阵势!
徐达的军队不仅有嫡系北伐军,还有转战河南、山西和山东时接收的元军降兵,各个山寨的“义军”,甚至还有奉元路、凤翔、临洮等地的元军降兵,总数虽然没有明载于史册,但估计必不下于二十万之众(临洮李思齐的降兵已经十万了)!
张良臣看看自己,不足三万兵,不由得暗自掂量着:这仗怎么打?
这时候,他的一位幕僚,在他耳边说:平章大人(张良臣绰号小平章,故此他的手下都叫他平章大人),我们只需要守在庆阳,另有三路大军前来救援呢!
哪三路?
第一路:扩廓帖木儿的第一大将贺宗哲,会绕过庆阳的明军,直接进攻凤翔府。这是围魏救赵之策。
第二路:还是扩廓帖木儿的第二大将韩扎儿,从宁夏府出兵,直插庆阳的西南方原州,这是让徐达不得不分兵抵御的计谋。
第三路:扩廓帖木儿已经成功调动了吐蕃兵力,让他们从河州出发,攻打临洮。
幕僚微笑着,继续说:这是我们的左丞相(指张良弼)和河南王(指扩廓帖木儿)的三条妙计,这次徐达必定顾此失彼,我军则相时而动,候其退兵则全力追杀,看他还得瑟什么?
咦!庆阳之战,果然来了扩廓帖木儿插手,这一仗,可真有故事写了!
日期:2018-07-29 15:49:55
9.
当然,徐达和张良臣、扩廓帖木儿在庆阳还没有进行大规模战斗之时,离开关中战场不足两个月的征虏副将军常遇春已经神速赶到北平战区,并且已经和李文忠会师于北平城内!常遇春偕同李文忠,准备对北平以北的元军势力范围作毁灭性攻击。这次作战的目标,是元上都开平城。由于此事发生于庆阳战役之前,故此,接下来,是常遇春、李文忠的元上都之战。我们把视线暂时转移到华北的北部——大都和上都之间。
常遇春在6月底就赶到北平,没有史料交代他赶赴北平的方式和路径,但是,从他在5月初离开关中,到6月底抵达北平来看,这段路程直线距离超过二千里之遥,但实际里程却是三千二百里(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之陕西之凤翔府》)!常遇春能够用不到2个月的速度走完这段路程,平均每天要奔跑100余里路(这已经是战马的超常规远距离奔跑速度了),并且在盛夏时节,我们可以用“奔波劳碌”四字来形容他的风尘仆仆。也许,这段奔跑让常遇春劳累过度了。
常遇春抵达北平时,李文忠已经在这里等候他了。
李文忠,当时以浙江行省平章政事之职挂偏将军军职从杭州赶来,这是他与常遇春第二次联合作战了。第一次,是在十年前(1359年),常遇春奉命攻击张士诚的杭州据点,那是李文忠还叫朱文忠的年代。常遇春负责正面战场,李文忠负责后勤供应及周边的军事清障行动。史料没有记录他们合作的具体细节,总之,杭州之战没能取胜,常遇春损失了不少将士。可以说时劳而无功。朱元璋认为张士诚还是很强大,偏偏这时,长江上游的陈友谅已经发兵抢占安庆和池州,西线战场吃紧,朱元璋就命常遇春撤兵,回防西线战场。于是,杭州战役就成了常遇春唯一的没有打胜仗的战役。李文忠继续坚守建德,与金华的胡大海共同防卫浙江上游东西两岸,防备张士诚的进攻。
眨眼,八年过去了,当年常遇春没有攻克的杭州城,被李文忠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当年胡大海拼死拼活与张士诚第一大将吕珍奋战半年之久都没有拿下的绍兴城,也被李文忠手到拿来。正是这一年,朱元璋的外甥兼义子朱文忠改用自己原来的姓氏:李,他就叫李文忠。
至正二十九年(1369年,即洪武二年),这里改用元朝的年号,是因为以下部分史料来自元末笔记《北巡私记》,作者刘佶是元顺帝身边的小吏,当今世上只有他以目击证人的身份用汉文把元顺帝最后的岁月记录了下来。下文就是用它和《明太祖实录》相互印证写出来的——
四月初一日,元顺帝下令收复京师大都。
负责指挥军队的是亲王晃火帖木儿和丞相也速,他们受命分路进取已经被明军夺去的大都。
与此同时,甘肃那边的扩廓帖木儿不仅部署三道兵马与徐达在庆阳较劲,另外又别派大将脱列伯、孔兴收集各路元军,自边塞会师,直至山西大同。于是乎,整个北国(黄河以北),同时出现了三大战场:庆阳、大同和北平。这是蒙元帝国与大明帝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大决战!
扩廓帖木儿在山西失利,全军覆没,他的兵将头顶上笼罩着的阴云,一时间难以驱散。故此,在庆阳,他们不敢直接与徐达大营对抗,扩廓帖木儿只是派贺宗哲绕道取凤翔,派韩扎尔攻庆阳西南的原州,企图分散徐达的兵力,同时,他也成功策动了吐蕃人进攻明军占领的临洮。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