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单亲COOL妈继续杂录》
第21节

作者: OHC_W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刚开始的时候妞妞有点骄傲自满,而且荣誉太多产生了飘飘然的思想,甚至以“管”同学为乐趣,我慢慢地跟她讲要尊重同学,尊敬老师,不要把老师给的权利当做炫耀的资本,那样做的话时间长了老师和同学都会对她有意见的,那就不好了。妞妞现在基本上可以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朋友,连校长都知道他们班有一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很不错,我这个做妈妈的很欣慰呀!
  妞妞在班干部的位置上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多一些,所以也就不敢把自己放松,在做班干部的工作时,也锻炼了与同学、老师沟通的技巧。从长远角度看,与人沟通的能力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是很重要的;近看,能够在同学的监督下自觉管理自己、不敢放松学习,怕“下台”,有什么问题可以很好的和老师谈,不害怕去老师办公室,师生关系非常好。
  我觉得,当不当班干部要顺其自然,如果同学老师选他当,证明孩子在老师和同学的心目中是有这方面能力的。反之,也不存在问题,让孩子积极参加各种班级活动,多锻炼孩子的“表现欲”,学会“服从管理”,也是很有意义的。有的孩子天生会“管”人,有的孩子天生会“服从”,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只要他快乐,我们家长不必让孩子按照我们制定的轨迹发展,不违法乱纪、不伤害别人、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我认为就是我教育理论的成功。人生如果没有学会快乐,有多少身外物是有意义的呢?

  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就像那个例子:不管你有多少财富,身体健康是这些财富前面的1,1没了跟随其后的若干个0也没有了意义。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是智力教育前面的那个1,道德品质出现了问题,再聪明、再有才华也终将功亏一篑。

  日期:2018-04-22 12:42:39
  2011年10月29日:
  我的父亲母亲
  ——《爱上双人舞》之后
  我的父亲母亲是文丨革丨前的大学生,他们从贫困的家庭中走出来,培养了自己很深厚的学识和很坚定的性格,他们待人宽厚豁达,他们对自己要求严格。
  我的母亲更是因为我姥爷的“历史问题”,在文丨革丨中受到了一定的牵连,那个年代的事,我是不大了解的,只知道在姥爷被下放的时候,姥姥扭着小脚也被迫到农村去了,家里的小舅舅和小姨相依为命,妈妈日日在学校里辗转,不知道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和她自己以及与我父亲的爱情何去何从。

  父亲那时候上的是空军的军校,政治上的要求非常严格,高分高能的他因为是 “贫下中农”,毕业后被送到了风沙漫漫的内蒙古守边疆、搞建设。在姥爷几乎被当做“瘟疫”的时候,父亲向母亲提出了婚事,然而姥爷的问题成了摆在面前的头道障碍,母亲也因此去了一个小城市工作,人海茫茫两相隔。好在经过父亲不断地争取,两个相爱的人终于走在了一起,也成了当年的佳话。
  听到这些传奇故事的时候,我也自然的问过:如果你们结不了婚会怎么样呢?父亲总是特幸福的说:要是我们结不了婚,也就没有你了,也不用回答你这个没用的问题了。父亲母亲好像总是很传奇:两地分居十几年,母亲总是追随的父亲的脚步,却又造化弄人,好容易调在了一起,又很快分开,直到我十二岁的时候,才终于一家团聚。母亲为了父亲放弃了自己最心爱的专业,在新的领域她仍旧做得风生水起,而父亲为了一家团聚,事业几起几落,却从不挂怀,他的心思里就是希望与妻儿一生相守。他们在花甲之年还买了一辆红色的汽车,为此一头白发的老先生还在宣传杂志上上了头条,两个人双宿双栖,思想不一致行动一致。他们总是观点不同,常有争论甚至争吵,却美其名曰:“思维训练,头脑风暴”,不仅锻炼头脑,还坚持锻炼身体,为的是保持健康:自己不受罪,儿女不受累……

  我曾经非常不理解自己为什么被他们从一个城市带到另一个城市,总是在陌生人里做一个陌生人,总是不停地接受分离,因为惧怕分离对人对事就常常妥协。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距总是让我不知所措,当时的老师因为这些,总是在我需要关注的时候忽视我,在我需要忽视的时候又认真的关注我,他们忽视我的学习成绩,不判我的卷子,因为我写的字和他们教得不太一样(在关外的时候,我们学的是新中国第一次简化字,这里用的是第二次简化字),英语却一点也不会,老师从不让我回答问题。父亲母亲那时候总是忙于工作,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关心我,很多生活上的事只能自己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弟弟,心理上欠缺安全感,很失落。当我失婚的时候,我心里深深的怨恨他们给我塑造的性格,不能不恨又不能恨,纠结成一副冷漠的面具。

  直到,我能冷静下来开始分析自己,我才真正地发现,他们对我的关心灌注在每一个时刻,从来不曾放弃。由于连续的转学,我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父亲母亲的失望是必然的,然而他们在给别人介绍我的时候,总是说:我女儿非常宽厚、善良,特别豁达。他们特别努力的工作,才有后来的机会能给我争取一个稳定的职业。在我青春期就要滑向深渊的时候,表面上看起来是我的老师挽救了我,他说:你跟他们不一样,你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你只是一时迷失了自己。然而从根本上却是父母教给我的本质让老师没有放弃我,他在我的作业本上说:“学习成绩不代表一切,做一个正直的人才是对自己负责。”我从未忘记,从不敢忘记。

  工作以后,我的父母没有利用他们的职权再为我争取过任何权利,他们告诉我,我们的一切不是给你拿来利用的,自己走路才踏实。面对周围的干部子弟一个个风生水起的时候,我有过深深的失落。十多年以后,当他们身后的光环退去,他们其中很多人的浅薄便浮现出来,虽然我仍旧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职员,可是这么多年我却自得其乐:待人宽厚,对事客观,工作负责。
  失败的婚姻自然是我的最痛,那时候的我的确不成熟,只以为爱了就能好好走下去,像我的父母一样,千难万难都不会放弃。我无法释怀,为什么我全心的付出换回来的是离心离德?父亲回答了我这个问题:“夫妻两个人永远一条心才能走在一条路上,再说现在的社会这么复杂,诱惑那么多,不是每个人都经受得住的。你也应该好好想一想是不是对他太放纵了?”他们同时又把我的失败归结成他们的失败,母亲说:“我怎么就把你教得这么善良?善良得都不会保护自己。”失婚后他们让我和妞妞单独生活,为的是让我真正的学会承担责任,他们只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他们却又从不远离这座城市,以便随时出现在我们身边,他们一直在随着我的节拍起起落落……失败后的我能很快的放手并振作起来,重新考虑我和妞妞的将来,把自己的生活打理的多姿多彩,何尝又不是他们教给我的淡泊和豁达带来的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