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不娶,不嫁,记录大叔的单身快乐生活……》
第3节作者:
一点荧 一开始父母不理解,后来也就习惯了。
我曾经调侃过他们,他们虽然算是合法的夫妻,感情深厚,但是早就不同床了,父亲住在主卧室,母亲喜欢住在客厅里;父亲倒头就睡,母亲喜欢看着电视睡觉……我想在同一个婚姻的外壳下,各种形式的夫妻都有吧,一家一个样子。
日期:2018-02-17 22:46:38
2.18,阴天,据说将有零星小雪。
朋友约我明天去江南玩,考虑到时间的紧凑我婉言拒绝了。
这两天,陪孩子的时间多了一些。
他正在发育期,身高直奔180的趋势,嗓音也粗了。
看着他一天天成长,我的心也一天天放下。
他有他的缺点,但是我对他并不苛求。
和他相处的时间总是希望把自己会的东西多教他一些。
三十、初一,他和叔叔一起交流起了吉他。
我教了教他扑克牌的几种打法,又带他打了打篮球……
时间紧凑,学习压力后期会越来越大。
今年中考完了,我准备和他巩固巩固象棋和乒乓球。
在学校,他是个好学生,但是至今我没有发现他有什么专长,所有的兴趣的是泛泛。
我知道在他独立前,我能给他的已经不多了。
今后的路,越来越靠他自己了……
日期:2018-02-19 08:41:45
2.19,阴天,有雾。
昨天夜里看到了群里发了很多聚会的照片,温暖亲切。
这个圈子是个不错的圈子,很多年了。
群里的人都是从农场出来的,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走出农场,天涯海角的比多,大多又回到原来的附近城市工作,一路走来,剪不断的情怀。
农场现在已经没落,但是依旧是人们的心灵港湾,经常会有人自制大家去农场去看看倒塌的房屋,模糊的田野,寻找童年的记忆。
每年都有人组织这个聚会,不是初三,就是初四,上午打牌,中午喝酒,下午打球,或者k歌……
我不太喜欢这种大聚,所以不是每年都参加,每过几年我会参加一次。我喜欢和大家一起回忆……
当然我知道现在圈子的复杂,圈子里有圈子,党内有党,我是坚持和每个保持距离的人。
主席说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在这里我最忌讳的是和任何人发生摩擦。
我只要做到,不把大家忘了,大家还能记起我就好。
日期:2018-02-20 17:24:53
2.20,晴,暖。
当芳华热后,今天终于手机看了一遍《芳华》。
据说很多人看哭了,我却不以为然。
芳华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
人们在历史的潮流中,总是被各种风浪拍打,被各种旋涡裹挟……
于是就出现了戏剧,有喜剧,有悲剧,各种意外。
无论是个人,家庭,集体,国家,民族……都有自己芳华,也都会芳华落去。
没有必要落泪。
我们仅仅是观众的体会,如果现实中果有其人,其冷暖自知。
一个已经退休的同事,曾经和我说过:当你看人世间所有的事情都正常了,你就成熟了。
可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还是情不自禁的做愤青。
日期:2018-02-21 09:53:52
2.21,又是一个晴,好。
初三之前,回想假期已经度过几天了,初三以后回想,还有几天就要上班了。
明天就上班了!
有人说,过了初五就不十年了;
有人说,放完年假就不十年了;
有人说,过了元宵节就不是年了;
还有人说,出了正月才不十年了;
还有人说,二月二,理完发,龙抬头……
北方人,国营部门就是慵懒,不断地延长着年味。
不信,你可以听听这些时间节点,稀疏的鞭炮声……
日期:2018-02-22 15:49:57
2.12,晴,微霾。
去年曾在网上看了一遍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昨天又看了改编的同名电影,算是温故了一遍。
记住了两句话:1、过日子,过的是未来,不是过去。2、过得下去……
婚姻家庭能过得下去,是个学问。
一个屋檐下,外表平平的壳子里,各有过得下去,各有过不下去。
过的下去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个电视,八点钟,一个想看时事访谈,一个想看黄金剧场,咋办?
要么一个陪着看,要么一个干别的,要么换一个屋多一台电视,要么……
否则,过不下去。
一个厕所,早起,一个便秘,另一个也便秘,咋办?
要么一个出去解决,要么装修两个厕所,要么调整如厕时间,要么……
否则,过不下去。
一顿饭,一个吃咸,一个吃淡,一个喜荤,一个喜素,咋办?
要么做啥吃啥,要么各做各的,各吃各的,要么……
否则,过不下去。
还有要想得一块去,说得一块去,睡得一块去……
还有教育孩子,业余爱好,外出旅游……
想想头就大,要么将就,要么单着吧。
为了过好日子,过好未来,咋办?
难得糊涂,求同存异吧,不将就,真的不行。
日期:2018-02-23 08:11:13
2.23,晴好,微雾霾。
昨天去父母那里,看到客厅门口堆了一堆书,很多还是新的,塑封未开。
母亲说是春节串门,邻居家不要的,送给母亲卖废品。
幸亏我及时赶到,否则瞎了一堆书,几毛钱一斤,最多卖20元。
我翻了翻,悉数收下。
这里有外语类,心灵鸡汤类,武术散打类,科普类,还有一套韩寒的作品。隐隐约约表达着主人的品味。
一边翻书,一遍历数父亲曾经的两打错误。
一个是高考后,我把中学的课本读物整理了一个箱子,当我大一寒假回来的时候,已经被处理光了,少部分被慕名的邻家学弟学妹们挑拣,大部分成了废品回收站的宠物。
二是,小时候回原籍村子里收集了一些清代的铜币和铜板,都是亲戚家杂货箱里的旧物,什么顺治、康熙,乾隆、一直到满洲里都有,我装了半牛皮纸袋子,放在床下,闲时候拿来欣赏和把玩,后来被父亲偷偷卖了废铜,敢怒不敢言。这个事情父亲现在开始失口抵赖了,因为他隐约知道了那些东西现在收藏价值。
同学都说,我是个念旧的人。尽管我也看过那本流行的《断舍离》,但是还是舍不得扔一些旧物。同学们也都说我记性好,很多过去的人过去的事都能历历在目。
存储得当。旧的不去,新的一样来。新的来了,旧的也不一定去。
日期:2018-02-24 14:29:09
2.24,昨天刮了一夜的风,把刚刚冒头的春天又打回了冬天的原型。
原计划明天小周末的郊游顿时没了兴趣。
今年的冷,有点破纪录了,眼看着惊蛰的节奏了,动物们受得了吗?
节前认领了两只流浪狗,套上狗绳,我拴在屋顶上了。
希望狗年能带来狗运。
东拼西凑的废砖石搭了个简易的狗窝,使得他们哥俩熬过了越来越冷的冬季。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