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庭信步话春秋》
第45节

作者: 钱越2017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8-05 19:30:59
  十、前朝苗裔 13
  纣王“不用贵戚旧臣”是有历史渊源的,细说起来又要追溯到其四世祖,也就是搞出过“武乙射天”的武乙同志身上了。
  武乙的一生有过许多壮举,“射天”斗巫只是其一,另一个是更改王位继承法则,将原本的“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相结合的方式改为只有“父死子继”一种。
  为厘清内情,有必要先提一下商代对先王的祭祀方式。“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头等大事。根据诸多甲骨文大家,特别是常玉芝先生的考证,晚商时期对先王的祭祀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第一种为含示名祭祀卜辞—即卜辞带“示”的祭祀,如“大示”、“小示”等,陈梦家先生首倡用“选祭”一词来进行称呼;另一种是现在比较熟悉、研究较多的“周祭”。

  殷墟出土的祭祀卜辞中,选祭卜辞的使用时期大致为武丁到祖庚时期,并下探到康丁时期,属于殷墟早期的祭祀卜辞。选祭是以血亲为纽带的,祭祀的对象为直系先王,而通过“兄终弟及”形式继位的的旁系先王被排除在外,讲究的是“亲亲”原则。
  周祭属于商代晚期才出现的祭祀方式。它是一个将所有先王全数列入祭祀范围,按其世系、长幼和继位顺序,根据其日名,将各代先王及其配祀的先妣列入相应的旬日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祀季,周而复始的进行祭祀的制度。
  相对于选祭,周祭显得更为系统化,且其祭祀对象为所有先王,能否入选的标准为是否登上过商王宝座,体现的是诸王平等,讲究的是“尊尊”原则。
  从选祭到周祭,从“亲亲”到“尊尊”,看似是将原本的血亲祭祀,变成了漫无目的的周期性祭祀,但其所蕴含的本质是为了强籆hong王权。在讲究“尊尊”的周祭下,王权的神圣性得以提升。
  之所以要再次提到武乙,是因为周祭出现的年代涉及到他。
  上面说过选祭卜辞的年代最晚可以下探到康丁时期,康丁之后的四王时代选祭卜辞寥寥无几,有的多为周祭卜辞,且被选入周祭的最后一代商王是武乙的父亲康丁,自武乙之后的三代商王(末代的纣王不算)皆不在周祭范围之内。故周祭应当是在武乙时期成型的。
  武乙之所以要用周祭代替选祭,目的就是为了加强王权,而后用得到强化的王权来一举改变商朝之前的王位继承方式,毕竟人都是有私心的,哪个做父亲得不将自己手中最美好的东西交给子女继承。
  从结果上看,武乙的行动无疑是成功的,商代后四王之间的继承方式已经变为“父死子继”。但王位继承方式的改变必定会触犯贵戚旧臣,特别是本有继承权的武乙诸兄弟的利益。可以确定在武乙生前,甚至是文丁、帝乙时期,围绕着王位继承权,商王族内部必定有过激烈的斗争,毕竟这是新老交替时代的保留性节目。在此情况下,纣王打压这帮旧贵族还犹恐未及,怎么可能去任用他们?
  最后在正式告别武乙前,我们来给这位特殊的君王下个总结吧:商王武乙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为了华夏文明的进步,不惜自毁生前身后名,与天斗(神权)、与地斗(东夷)、与人斗(旧贵族),在他不懈的战斗下,华夏文明开始步入青春期,武乙陛下千古!
  日期:2018-08-06 19:17:21

  十、前朝苗裔 14
  至于纣王的其他五条罪名,除了第一条“酗酒”、第三条“登用小人”,其他的在今天看来那都不叫是事,听老婆的话,反对封建迷信那还有错?
  但看待历史问题要放到事件发生的当时当地。天命和祭祀在中国古代是绝对的大事,而后宫不干政也是中国古代的一大传统。如此一来,纣王第四、五、六条,明白无误的就是纣王的三大罪责。因此纣王还是有罪的,所以才会被古人当做警示他人的罪恶之源,来层层累加罪行,以至于成为臭名昭著的人物。
  再说下纣王的“纣”字。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纣”是纣王的谥号,还说谥法里“纣”是“残义损善”之意,纣王因残暴而得此谥。但这完全是在颠倒因果。

  那“纣王”这个称号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说穿了也简单,“纣”其实就是帝辛的名字,纣王本名“受”,“受”、“纣”音近通假,所以“商王受”也可以写作“商王纣”。这点从先秦古籍就可以得到印证,《尚书》中称他为“商王受”(如《牧誓》),而《逸周书》则称他为“商王纣”(如《世俘解》)。只是后人误将“商王纣”中后两字颠倒了过来称为他“商纣王”了。
  记录了先秦所有谥号的《逸周书谥法解》中没有“纣”字,也可以证明“纣”是帝辛之名的通假,而不是谥号。
  “纣”成为谥号当在秦汉之后。此时纣王的恶名已成,在“恨屋及乌”的心理作用下,便将它添加到了谥法中去,成为一个臭名昭著的恶谥。一如名句“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中的“桧”字,桧字本无恶意,却因为秦桧的原因而成为取名时的禁字。
  说到谥号,再说下商代各王的谥号问题。
  查阅关于商朝的网络资料时(特别是百度百科),发现不止是纣王,几乎所有的商王都被加注了谥号,如外丙被称为商哀王,祖甲被称为商定王等。
  问题是虽然对于谥号产生的具体时间还有争议,可其诞生在西周却是确证无疑的。且君主的谥号是在其死后,由臣下根据其在位时的表现所给与的总结性评价,这与商人尚鬼的习俗明显冲突,与历代商王死后称帝的史实相抵牾。
  包括《尚书》、《逸周书》、《左传》、《竹书纪年》等先秦史籍,《论语》、《老子》、《庄子》、《墨子》等先秦子书,以及《史记》在内的所有资料显示商代没有谥号一说。
  据此基本可以认定,诸代商王皆无谥号,如今网上流传的所谓商王谥号,要不就是后世好事之徒私自添加的,要不就是有网友在恶搞,除此别无它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