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笑入荒凉:一个将门之子的忏悔录》
第1节

作者: 81_冰川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6-30 22:27:18
  写下这个标题,觉得特别讽刺,连带装B。其实我想说的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可是这样一写,也许不只装B,还酸。
  好吧,这三十年来,我费劲心机想要证明,我是靠自己的实力在部队站稳脚跟的,而不是父辈的庇护。我自认为不曾从这个身份里获取什么额外的利益,却背负了很多原罪。可是,这能怪谁呢?说起来,也不算冤枉,父债子还,天经地义。
  拥有这个身份,比普通人可能会多一点好处,那便是更多些选择的机会。然而,选择从来是一把双刃剑,你获得多少,意味着,你失去多少。
  当有一天,收获和失去让你同样不堪其累的时候,也许唯一的办法,就是挖个树洞,把自己没地儿可说的,全倒出来,埋进洞里,然后,拍拍手,假装若无其事,继续前行。

  我们家算得上军人世家,大伯  打过朝鲜,打朝鲜的时候,他才是个十九岁的小鬼,命大,完好无损的回来,还拣了一帮战友,这帮战友各居要职。
  他在军中一路顺风顺水直至荣退,连带着我的父亲,他最心爱的小弟也混上了一颗将星。可是熟悉部队的人就知道,同样是将军,核心部门的将军和边缘部门的将军,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北京这地方,有的是扛着大校军衔的老头,吭哧吭哧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家父原本有机会成为一方诸候,但是因着他在政冶上的不省慎,被人掀翻并踩上一脚,不但报销掉前程,差点儿还报销掉性命。这一切,便是我厄运的开始。
  在厄运开始之前,我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小军官,对于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而言,一个小小的少校正营,就是个基层军官。但是我对自己,十分地看好,那不是狂妄,而是自信,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必将会有一颗将星,扛在我的肩膀上,是靠着我自己的苦干实干,而不是祖上的余荫。
  这一点,我从未怀疑过。我父亲对此不屑一顾,在我高中毕业非得报考军校的时候,他轻蔑地教训过我:小子,看看清楚,现在是和平年代,和平年代军队不是主流,没出息的才去部队!少给我丢这个人。
  我跟我父亲,用俗话说,从来都尿不到一只壶里。但是我有办法暗渡陈仓。
  在我们家族,大伯一向比我父亲有权威。大伯家只有三个女儿,姑妈的孩子又入不了老齐家的族谱,这样老齐家就只我一根独苗。用大伯的话说那是:老齐家的苗,就是当兵的料。
  就这样,一锤定音,我扛着背包去了军校。临走前,父亲说了这么几句话:齐政,路是你自己选的,好走不好走,都你自己走,别指望我帮你。
  因了父亲那几句话,我硬是咬着牙,没跟任何人讲我是某某的儿子。念完本科念硕士,念完硕士下连队任职,再累得吐血,大比武,立功,提拔,拼得嗨了,一步不拉地干到正营。然后通知去陆院中培。
  中培意味着什么?有过军旅经历的人都知道。而为了走到这一步,我付出了什么,只有我自己知道。

  我象一匹拼命奔跑的马,在越过第一个山坡的时候,偷偷给了自己一个奖赏:稍微遛达两步,喘口气,看两眼风景。因为这个,我的发小,也在南京集训的俞欢,大肆嘲笑我,你丫有病!
  他是我所看不起的那种屁本事没有,关系四通八达,也会用关系的那种公子哥。其实他爸的级别比我爸低,不过他爸是实权部门的。
  他总结出来的经验是:现年头,越早精通游戏规则,就越好混,得会摆谱,能唬人,有权不用,过期做废。趁老头子能罩我的时候,赶紧接受荫庇。过两年,老头子不在位了,人走茶凉,想捞点实惠,还捞不着呢。
  所以,同样的正营,我干得累死累活,他轻轻松松就上来了。他提副团,已经十成十把握,连下家都找好了。我这里,还在走程序呢。
  但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好处是,我可以不用装得跟精英似的,一脸正气。一块儿打嗝放屁骂娘撒疯,也不用操心别人会不会以为我疯了。
  然则我以为自己已经很放松了,俞欢还骂:你丫有病吧?装得跟塑了金身的佛祖似的,八风不动,正气凛然。然后他坏笑着非得拉我去走走亲会会友,破破戒。

  他说得粗俗,其实也没那么过。这小子一大爱好就是收集美女,什么系的系花,校的校花,只要他搜罗过,总得想办法钓一钓。
  我对他的这个爱好有些哭笑不得。但是既然是放松去了,既然秦淮河畔也没有其它姑娘可以来洗咱们这些俗眼,去高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在基层部队呆的也确实有些变态了,那里统共就没几个女的,除了小卖部里的售货员大婶,部队的家属嫂子,就是通训连的几个女兵,有限的几个女兵,全被宠得不知道自己几根几两。
  然而咱们虽然出身行伍,也是读过几本书的,知道什么叫做空谷有佳人,遗世而独立,知道什么叫做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咱不是乡下土老财,统共的理想就是老婆孩子日炕头。还是想象过,在不远处,在一个岔路口,有个姑娘,等着与我初初一打照面,就心里雪亮――是这个人了,就是这个人,将与我终身相伴。
  读过书的人,酸,那是肯定的,酸,而且不切实际。俞欢不信这些,他只信实实在在的美色。他看中的姑娘,是南大艺术系的系花,确实漂亮,身高将近一米七,盘儿也靓。
  当然俞欢也不逊色。两人碰在一起,兜兜搭搭一场眉眼官司,打得那个叫人眼花缭乱。
  那姑娘旁边还带着一姑娘,比较起来,一个象小姐,一个象丫环。丫环在一旁直乐,然后偷偷对我说:他俩,这一出,叫什么戏来着?我啊一声,接不上来。
  丫环窃笑:拾玉镯。然后连说带比划地把拾玉镯讲了一遍,甚至还哼了几句。她乍一看眉眼普通,但这么一番连做带唱,突然透出生动俏皮来。

  俞欢的姑娘叫一梅,也许是伊梅,嫌她打趣自己,微怒:余容后,你就是打个比方,也打个上路的。合着我就是贫家丫头?
  叫余容后的这个女孩就去哄一梅:那行,比做西厢记,你是莺莺?哪这位是张生?她冲我一眨眼,那就麻烦你客串一下白马将军?只一会儿,把一梅哄得转嗔作喜。
  正是四五月间,月色朦胧,河边的柳枝依依留人。桥那边那两人已经扭扭打打,不一会两个并做一个。剩了我们一个孤魂一个野鬼,一个坐桥的这边,一个坐桥的那边。
  余容后也许是百无聊赖,掐了枝柳条,在那里细细地哼唱。听不明白的唱词,然而,一声声入耳,只觉缠绵。

  静夜里桥下有桨声诶乃,把调子断得断续得续勾得人情不自禁地往近处凑,为了听得分明。可是再近了,还是听不明白,除了更清楚地看到月光下她的手腕白如霜雪,侧影单薄,仿佛不胜其寒。
  她大概是看出来我听不懂,就解释:这是越剧《西厢记》里琴心一折,写莺莺隔墙听琴的一番心理活动。这话我听懂了,可我还是听不明白她唱的是什么,虽然怪好听,但一句一句都象外国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