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叫我俘虏兵》
第23节

作者: 凌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此时此刻,在杜正心里,郭书记的死就像一块重重的石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这些年来虽然二人信仰不同,但私下里的来往却很是频繁。郭书记对他伪警察署长的身份仿佛并无顾虑,反而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杜正现在真是后悔到家了,要是自己少些墙头草的想法、要是早点儿听了郭书记的话,何苦闹得这个下场!这些年自己张口仁闭口义,结果好朋友就硬挺挺死在了自己的面前!

  杜正的部队进驻河西之后第三天,三十六团的团部开了一个闭门会议。出席的人有团长高华、政委王北风等核心干部,131师因为郭书记的牺牲也特意派了工作组下来,组长是师部的参谋陈国金。在会议上,陈组长吐沫飞溅,一口咬定,郭书记之死,杜正有脱不开的关系,同时三十六团的主要领导犯了一定程度的右倾错误。
  这顶大帽子让高华等团干部非常愤怒,陈国金话音未落,高华就拍起了桌子:“说老子右倾?瞎了你娘的眼睛!从战士到团长,老子对敌人就从来没有手软过!”
  高华这一骂娘,陈组长的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也是一拍桌子,呼地站起身来,大声喊道:“别的不说,从冀东过来,你三十六团收编了好几百的国民党,你们整编的效果如何?出过骑墙骂娘的,出过干活偷懒的。打黑成警署的第一仗,难道不是你们麻痹大意,错误估计了俘虏兵的战斗力?”

日期:2009-11-28 15:51:31

  “那你是什么意思?把杜正这二百人都拿机关枪突突了?”高华眼睛一瞪,大声问道。
  “我什么时候说要枪毙他们?高华同志,请你不要带着情绪讲话,我是代表上级组织来督促你们对俘虏兵和投诚部队进行整编的!”
  “等等,我说陈参谋,这杜正不能算投诚吧?人家是起义啊!”话说到这里,李建华插了一句,“咱不能说人家当过伪军,就一定是铁杆汉奸,咱也不能说郭书记牺牲在河东警署,就改变了杜正起义的性质吧?这会伤了人家的心的!”
  “老李啊,要我说,你这就是右倾思想!”陈参谋做出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道,“杜正他要真打算起义,郭书记能牺牲吗?他要是真起义,还会把国民党藏在里屋?他过河投诚完全就是走投无路!再说,当时的情况,我们根本不知道。郭书记是怎么牺牲的?我们只能听杜正的一面之词!”
  “老陈,你这话可就不对!我们是不是右倾咱先不说,这有组织定论,现在就单说这杜正,不管人家之前有什么想法,郭书记的仇,人家二话没说给报了!过河的时候,杜正可是带着国民党的尸首啊!”王北风终于憋不住开口了。
  “尸首?说得好啊,你可别忘了,尸首是死的!他能开口告诉你自己是怎么死的吗?”陈国金说完,死死的盯住王北风……


日期:2009-11-28 17:43:31

  3、
  投诚!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两个字。这和“起义”的含义可是完全不同的。投诚是走投无路的无奈之举,而起义则是正大光明参加革命。在若干年后的解放战场,很多调转枪口的国民党将领都为这两个词纠缠不休。
  杜正算投诚!这件事在师工作组的干预下,就这么定了下来。
  开完会后第二天,王北风找杜正谈了话。
  对于这个结果,杜正心里其实早有准备,这段时间,他脑子里翻来覆去就是郭书记中枪牺牲的场面,至于自己的命运,已经完全不在乎了。
  王北风充满歉意地介绍完情况,杜正惨然一笑道:“王政委,我杜正既然投了共产党,就算是把这条命交给你们了,怎么安排我都没意见!话说回来,别的咱不讲,郭书记的牺牲,我要负很大责任,要是当初我没什么活动想法的话,国民党的人也不可能胆大包天在警署动手杀人。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这一百来斤就是剁碎了,下黄泉,也对不起郭书记!”

  杜正这番话说得王北风无言以对,来的时候他本来想好了一大堆安慰的话,可现在却一句也讲不出来。
  两个人沉默许久,杜正打破尴尬,又起了个话头儿。他从炕上拿起几张写满字的纸递给了王北风。
  “王政委,这是我写的警署人员情况介绍,河西警署虽然比黑城这边强不少,但里面的构成也很复杂。这次过河的时候,我把那些有地主背景的人都清退了,剩下这些都是跟了我很多年的,我不敢保证他们有什么政治觉悟,但打仗、做人都不会出大格!这个介绍给您,整编的时候用得着。”
  王北风接过来,点了点头,然后很郑重地把它揣到了衣兜里。接着又拍了拍杜正的肩膀说:“老杜啊,咱现在也甭管什么投诚还是起义了。既然大家走到一起,以后就都是革命同志,是一家人了。我和团长、李主任他们也商量了,成立个新兵三连,你当连长,团里再给你配个指导员。队伍整编的事情,咱们得抓紧了!”
  “没问题!我服从领导安排!”杜正立刻起身敬礼。
  整编河东警署的事情就这么三下五除二定了下来。虽然郭书记的牺牲让很多人心里都压了块石头,但是大敌当前,三十六团很快又投入到了新的任务中。
  这一次成立新三连,方进五终于得偿所愿,当上了他梦寐以求的指导员。对于团里的安排,杜正毫无意见,方进五一来,他就把人员情况仔仔细细的说了一遍。可让他想不到的是,这位新来的搭档和之前的王北风、高华那可是完全不同!

  简单说,方进五的姿态很高,话里话外都透着一种优越感和怀疑。几次三番给杜正递话,那意思就是告诉你这个新来的,连长是你不假,但大小事情得听我的。此时的杜正,心里还是惦记着郭书记的牺牲,所以对方进五的咄咄逼人也就不那么在意。
  就这样,一来二去,三连的整编变得复杂了起来。那些跟着杜正过来的士兵们大都有了怨气,训练上开始偷懒,一些风言风语也渐渐传了起来,说什么共产党不讲道义,说什么新来的指导员根本就是个奸细。
  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话传来传去就传到了团领导的耳朵里。王北风和李建华为此特意找方进五谈了两次话。表面上方进五虚心接受,但这心里就又开始嘀咕了,他觉得这是杜正背后打了小报告,两个人的矛盾就这么越拧越紧了。

日期:2009-11-28 17:45:24

  4、
  新连队的成立、河东警署的收编以及这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不光让被收编的新兵不满意,同时三十六团的很多老兵心里也开始嘀咕起来。
  就比如像丁柱这样的直性子、老八路,没事的时候就会咧咧几句,说一些没谱的话。他这话要是跟别人说还好,可他却偏偏选了于成山。
  按理说在俘虏这个话题上,俩人是没什么共同语言的,可这次却成了例外。
  抗战八年,于成山虽然是国军的排长,但那也是不折不扣的抗日英雄。在这个问题上,丁柱想得很明白,按照他的逻辑,杜正这样的人得算地主,于成山至多也就是个富农,地主咱要打倒,但是富农就得教育,就得争取。而且话说回来,打黑城警署的第二仗,他身边这些俘虏兵可真都不是吃素的,于成山虽然说了大话,没能打死马季,但拼刺刀那会儿,血肉翻飞,的确是把子好手!就凭这些,丁柱觉得,于成山还有那么一点儿可取之处,弄好了,也能算个半吊子革命战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