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4年发生的事》
第54节

作者: 安托万
收藏本书TXT下载
  郑总:净有形资产都包括什么?
  我:主要是固定资产,房子、机器设备、存货什么的。货币是最好的有形资产,投资、应收账款都算有形资产。
  郑总:嗯。
  (刚才看了一下贝小姐的简化版上市标准,确实是那个意思。不过,各交易所盈利标准这一条,都补加上注册资本的要求,就更好了,因为按盈利走的这一套标准,基本都是给传统企业预备的,那就必须加一个注册资本要求,比如盈利75万+注册资本400万,比如盈利1000万+4000万净有形资产。这是什么意思呢——你成长性一般,但你不但盈利,还有家底儿,嗯,极好的)
  【61】聊三万块钱儿的(下)
   我:您先比照这两条标准算一算。不过郑总,咱们这就是泛泛而谈。在美国上市,不仅有财务要求,还有好多其他方面要求。比如公司是否具有适合在美国上市的公司结构——不合适的话就要重组,重组可能就得设离岸或者岸上公司,还得看国家对影视行业海外上市的规定。还有,公司是否具有上市公司要求的治理结构——比如董事会,独立董事。还有,上市前融资工作是不是都完成了——因为一边上市一边融资肯定会影响股票定价……这些是大的方面,我就随意列举几个,不全面。此外还有很多细节,比如公司的关联交易情况是否符合美国证监会的规定,公司高管是否有行贿行为之类的。以及咱们国内的公司在美国上市,有些还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得处理。

  郑总:哦,那天听你们张总也说过,这些问题好解决吗?
  我:不好说,企业情况不同,问题程度不同。有些问题,比如重组和建立董事会,有的企业早就做完了,但有的企业得在投行帮助下才能完成这个过程。还有,如果股本不够,还要融资扩大股本。总之,道路肯定是曲折的。不过有些问题,对于投行来说,就是“技术问题”,只要企业决心大,就不成问题。
  郑总:呵呵呵呵。
  郑总一呵呵,我觉得自己可能话说满了,让人反感了。
  于是我又说:但也有的企业,上市做一半,又放弃了。就比如公司结构,有些国内企业股权很复杂,经营情况也很复杂,如果一味地迎合上市标准,可能会对企业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甚至影响企业的存活。所以,每家企业情况不一,不能一概而论。
  郑总又嗯了一声,还在聚精会神地听我说。
  我:还有,哪个投行也不能打包票说您一定符合上市标准。能否符合标准,财务上必须有外部审计。美国证监会也是看外部审计。我们也做过一些案例,工作做了好多,最后发现企业实在是不符合标准,老板弄到最后也不愿意为了上市“削足适履”,那就只能放弃了。企业经营千姿百态,还得老板自己想清楚。
  郑总:那是那是。我咨询过好多人,都没有万总说的清楚,让他们一说都有好多标准,什么股东人数、做市商,我一听就晕了。
  我:那些要求都有,人家也没说错,将来您要上市,肯定需要投行帮忙,到时候就让他们替您筹划就行。

  郑总:看来还是我没找对人,找万总就对了。XX是你同学吧?我跟XX是合伙人,我们一块儿在大理开了个精品酒店,我是大股东,她负责管理。我跟XX不是外人。
  这个XX我听着不认识啊……看来这是人托人,托的环节太多了。
  我:嗯嗯,郑总,我再提醒您一下:千万别用国内的经验去套美国。上市本身要付出努力,上市后更要努力,不是说上了市了,就可以松心了。美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监管特别严,企业要不行,真让你退市啊……咱们中国有很多公司,在美国上市,融了一轮资,再想增发、二级发售、PIPE就做不了,为什么啊?因为经营跟不上。美国资本市场就看你经营能不能跟上,第一轮融完,有发展,第二轮才有可能再融,否则就是顶着上市代码的“僵尸号”,丧失了融资功能不说,每年还要搭律师费、审计费“保号”……这笔钱不少呢!光律师费,一年至少三四十万美元。另外,就算经营的好,也不能“酒香不怕巷子深”,美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每年都得去美国给投资人“路演”,搞投资者关系,一年得去好几回。就连新东方的俞敏洪有一次都发牢骚,觉得这频率影响正常工作,不胜其烦。

  郑总皱着眉头,嗯嗯嗯嗯地应着。
  哥们儿一通白话,怎么也值三万块,对得起同学关系了吧?这大实话说的,杠杠的。反正都说到这儿了,索性再附赠他几句。
  我:所以上市之前,真得想清楚了,国内有的老板,就看敲钟风光,只想去敲一把钟,对后面的事儿认识不足,挺危险的。我听说有的老板到了Nasdaq还要求敲钟,人家说我们从成立那天就是电子化交易,没钟,只有按钮……
  郑总呵呵笑。

  我继续附赠:有一阵,香港有一些机构,为了挣钱,净忽悠内地企业去上市,不少企业都被坑了。其中很多上的是OTCBB,融不了什么资,只能白挂着,每年还得花钱。
  郑总:北京话“管死不管埋”,哈哈。
  我: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企业被挂在OTCBB实在难受,不进则退。有的企业只能铤而走险,继续往Nasdaq上努。怎么努?自己其实没有那个实力,那就秉承国内这一套:造假。还真有企业用这个方法成功转板了,但是最后的结果就是被美国人做空。有一阵美国人集中做空中国概念股,除了像分众、新东方这样的能挺住,其余的都不行。有一家叫“浑水”的公司,老板是个美国人,学过汉语,在上海干过律师,特熟悉中国这一套,后来他在香港成立了了一家公司,取名“浑水”,就是浑水摸鱼的意思。公司专门做空中概股,前后做空10来家企业,其中5家直接被他干得摘牌。

  郑总:嚯!怎么做空啊?
  我:打假。提前买空你的股票,然后发布打假报告,股票一跌,正好他已经买空了,他就赚了。
  我懒得再解释“做空”了,赶紧说:资本市场上,什么人都有。郑总,您还想了解什么?
  郑总:我想了解的太多了,但是您说的这些,比我想了解的还多,我都忘了我想了解什么了。哈哈哈哈。
  我:赖我,谈的没有条理。
  郑总:不不,都是干货。今儿我真是大长见识,谢谢万总。
  我:别客气。这样,您要是有想法,回头再联系我,我可以发个时代华纳或者派拉蒙的年报给您参考一下。

  郑总:那是“八大”,我可比不了。万总,今天太感谢你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们干影视的,脑子里都是影像化的东西,对金融市场上的事儿知道太少。内什么,万总有没有想投资影视的美国朋友,咱们可以互通有无,中国的影视市场蓬勃发展,好莱坞紧盯着呢。
  我:好好,有资源一定互通有无。
  我就准备告辞了,郑总又跟我寒暄:万总,我在怀柔有个院子,收拾的还不错,临山傍水,圈里朋友都爱去玩,春天看花,冬天看雪,有空的话一定赏光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