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一本关乎心灵与智慧的书》
第34节作者:
昆X 日期:2018-07-12 20:11:49
论语笔记(6)“泛爱众”与“而亲仁”,是否有重叠之处?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解字说文】
弟子:一般指学生,不过这里泛指年轻人,取“为人弟者与为人子者”之意。
谨:谨慎恭敬。
而亲仁:大多数学者将“亲仁”理解为“亲近仁德之人”,其理由是,在文言文中,时常会用某一具体人和事物的性质、特征甚至原料来代表那一具体的人和事物。这自然可备一说。不过,鉴于“泛爱众”,其“众”便已包含仁德之人,难免有重叠之嫌;况且,孔子认为,“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2·1),为仁靠自己、而非他人;也就是说,亲近仁德之人,未必一定能够为仁。故,从逻辑的角度的讲,将“亲仁”理解为“亲近于仁”,或许更好些。如此,这里的 “而”,不再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而是表承接关系的连词,相当于“便”“就”。
文:这里侧向于文艺。如古时推崇的“六艺”(礼、乐、书、数、射、御、)便属于“文”的范畴。“文”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点缀人的生活;故,孔子说“游于艺”(7·6)。
由本章可知,在孔子心目中,“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等“行”是排在“礼”“乐”“射”“御”“书”“数”等“文”之前的;也就是说,“行”重于“文”:如果“行”不及格,那么即使“文”学得再好,亦是要不得的,属本末倒置。
【白话试译】
孔子说:“年轻人在父母面前,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要敬重兄长,谨慎恭敬且诚实守信,广泛地友爱众人,这样便可亲近于仁。做到这些后,如仍有余力的话,再去学习“礼”“乐”“射”等文艺知识。”
日期:2018-07-12 20:14:09
论语笔记(7)当忠孝不能两全时,该咋办?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闪亮登场】
子夏,姓卜名商,孔子的学生,小孔子四十四岁。子夏少时家贫,苦学而入仕,曾作过鲁国太宰。孔子死后,他来到魏国的西河(今山西河津)讲学,授徒三百,当时的名流李克、吴起、田子方、李悝、段干木、公羊高等都是他的学生,连魏文侯亦“问乐于子夏”,尊他为师,史称“西河设教”。子夏修习经典,擅长发掘经文的微言大义,曾作《诗大序》;擅长易理,今传孔子《易传》很可能便出于子夏的传述,即《子夏易传》,并撰有《丧服传》。
【解字说文】
贤贤易色:重视内在美而非注重外在美。“贤贤”,前一“贤”为动词,尊重、重视;后一“贤”作名词,既可指好的品质、内在美,又可指有才德的人,这里取前者。“易色”,“易”作动词,与前一“贤”相对,轻看、不注重,“色”不少学者认为这里的“色”应译为女色,甚至专指妻色;然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如何取克服这种“爱美”的天性,不以貌取人而是以贤取人,便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故,这里的“色”,译为“外在美”即好,泛指各种外在美,如皮肤好、五官漂亮、身材苗条、装扮靓丽及显赫的家世背景等。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样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亦一定会说他已经学习过。子夏的这种“轻学历、重学力”观念,本身便是“贤贤易色”,重内涵而轻表象。
【疑点探秘】
俗话说,自古忠孝两难全。当“忠”与“孝”发生冲突时该咋办?本章似乎给出了答案:当忠孝不能两全时,需选其“忠”而舍其“孝”。因为依旧注,“君”,特指国君或者君上,“致其身”亦被理解成牺牲生命。这便意味着 “事父母”只要“竭其力”、尽力就好,“事君”则要“致其身”、牺牲生命。既然连生命都可牺牲,那么“孝”自然要让位于“忠”。然而,事实上果真如此吗?
首先,由《说文》“君,尊也”的解释可知, “君”是对他人的尊称,不一定便特指君主;其次,由 “邦无道”则“免于刑戮”(5·2)、“隐”(8·13)、“卷而怀之”(15·7)的观念可见,在孔子的眼中,即便对于君主,亦无需绝对效忠和服从。因此,子夏所讲的“致其身”亦不一定便是指要牺牲生命,而是同“竭其力”,能够尽心竭力即好。本章的“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很可能为互文修辞。
日期:2018-07-12 20:14:35
【延伸阅读】
“忠”在封建社会中,往往被定义为“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荀子·劝学》)、“正女不从二夫,忠臣不事二君”“君有过则强谏力争,国败亡则竭节致死”(《资治通鉴》·第二百九十一卷)。
触发司马光有此感概的人,是冯道。他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等十位皇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冯道在任期间,为人清静俭朴,宽容大度,事亲济民、提携贤良,并创官刻书籍之始;在五代时期有“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的声望。然而,仅仅因为他历仕四朝,便被司马光斥为“奸臣之尤”,而欧阳修更骂其“不知廉耻”,不如断臂守节的妇人。
如果按照“事两君者不容”的标准来评价孔子,那么其品行恐怕还不如冯道。冯道历仕四朝尚有客观原因;孔子周游列国,则大多系主观所为。如:“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18·3)、“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15·1)。况且,当子路和子贡问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管仲是不是“未仁乎”“非仁者与”?孔子给予的评价的是:“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4·17)。由此可知,《论语》中所定义的“忠”,与封建社会所定义的“忠”,有所不同:《论语》所强调的“忠”,是“忠于义”,“义之与比”
(4·10);封建社会所强调的的“忠”则是 “忠于人”,“事两君者不容”“忠臣不事二君”。
【白话试译】
子夏说:“能够看重内在美而非外在美;尽心竭力服事父母和尊者;与朋友交往,言行诚实守信。这样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亦一定会说他已经学习过。”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