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口情》
第1节

作者: 邗江老刘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6-04 18:37:14
  关口情
  赵三口戒烟了,一支烟三口就吸完的老烟枪把烟戒了,这成了当年关口山小学的头号新闻。
  赵三口名春生,关口山小学的感恩墙上至今还留着他的大名。
  “赵春生,祖籍山西晋阳,一九六九年毕业于西南大学中文系。一九七0年至一九八四年在关口山小学任教,由于再建关口山小学有功,在四十周年校庆大会上被聘为终身名誉校长。”
  一
  关口山小学位于关口山半山腰,和关口山公社大院毗邻。两排教室成直角形散开,中间是一个宽阔的操场。二十年前这里是怪石嶙峋的乱石岗子,土改后关口山的地主富农肩扛背驮,整整做了两年义务工,才将乱石岗子打造成十亩见方的平地。
  新来的赵老师国字脸,浓眉大眼,高鼻梁,大嘴巴,一米七五的个头,很有男人的魅力。穿一套深蓝色的中山装,领口、袖口、胸口油光发亮,鬓角的长发遮住了耳朵,就象刚从狱中放出的囚犯。一个背包,一只纸箱,一个网兜,就是他的全部家当,只有那只墨绿色的小提琴盒吸引同仁们的眼球。
  “赵春生,分到关口山小学。”
  到一所边远的山村小学,当一名小学老师,中文系毕业的赵春生早就有了思想准备。小学老师,扫大街的清洁工,守大门的传达员,只要有一份工作,每月领到四十二元五的工资,干什么赵春生都无所谓。北京、古城、关口山对他来说都一样,他只要有一个容身之地。
  “分到关口山小学?”
  招待所的女服务员惊讶的望着赵春生,她指着云遮雾绕的那座高山告诉赵春生,

  “关口山海拔两千五百米,是全县最高的一座山,冬天大雪封山,夏天山洪暴涨,一年有半年的时间被困在山上。不过山上的东西便宜,鸡蛋三分钱一个,核桃一分钱一个,板栗一角钱一斤,以后请你给我代买一点。
  日期:2018-06-04 19:05:01
  关口山近在咫尺,山顶上的那棵大神树在阳光下清晰可见,可爬上山腰来到关口山小学赵春生走了整整两个小时。一匹黄膘马一边驮着赵春生的背包,一边驮着一纸箱书籍。
  前来接他的李大爷十分健谈。
  “赵老师你家祖籍何方?”

  “山西晋阳。”
  “山西晋阳。听老辈人说那里挨着北京,离我们凤城很远,路上要走一年。”
  李大爷最远只到过县城,不知道地上可以坐火车,天上可以乘飞机,在他看来骑马赶路是唯一的出行方式。
  “赵老师,我的孙子李大林在关口山小学上二年级,还是班上的班长,以后请多多关照”。

  据第八任校长王家生老师回忆,第一次上课赵春生出尽了洋相。不过第一节课他设立的“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坐下”的礼貌教育,不但得到家长们的一致赞同,也被县教育局在全县所有的中小学推广,并且一直沿袭到今天。
  “赵老师,今天是你第一次给同学们上课,课备好了没有?贺校长的意思,如果你没有备好课,就由我改上体育课”。
  “给小学生上课还要备课?真是笑话。”
  这是上山以来赵春生头一次和任月仙讲话。
  第一次见到任月仙,赵春生的心格腾地跳了一下。高高的身材长的十分匀称,丰腴的体形显得雍容富态。一双黑黑的大眼睛晶莹透明,两颗眼珠就象两颗圆圆的黑宝石。一头短发遮住了耳朵,五官端庄,神态安祥,想不到关口山小学还有这么一位漂亮的姑娘。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美丽的任月仙不但给荒凉的老高山带来一份生机,也给孤独的赵春生带来一丝宽慰。
  十多天来两人没有讲过话,两人的目光好象带着同样的电荷,只要一接触,双方的视线就会立马转到他方。
  日期:2018-06-04 19:32:17
  第一次上课赵春生出尽了洋相,一进教室便引发同学们一阵哄堂大笑,笑得赵春生莫名其妙。
  “老师,你扣子扣错了。”

  坐在前排的宋小牛悄悄提醒赵春生。
  赵春生低头一看,自己也笑了起来。慌乱中自己扣错了纽扣,造成领口一边高一边低,衣摆一边上一边下。
  “知错就改,还是好同志。”
  赵春生一边扣好纽扣,一边自我解嘲,为自己的洋相打个圆场。
  “老师,你的袜子穿错了,一只白一只黑。”

  宋小牛又提醒赵春生。
  “就你眼尖,真是多嘴。”
  赵春生狠狠瞪了宋小牛一眼,下意识地把一只脚缩到讲台后面。
  “上课之前先进行礼貌教育”,赵春生环视了教室一圈,“班长李大林听着,以后上课老师走进课堂,你就要喊起立,老师说同学们好,同学们就讲老师好,然后你就喊坐下。现在开始练习。”

  随即赵春生走出教室,然后挟着一本书又走了进来。
  “起立!”
  “同学们好!”
  “老师好。”
  “坐下”。

  “你们早上没有吃饭,一个个有气没力的,挺胸立正,两手贴着裤缝,眼睛望着我,喊声要一致。现在再来一遍。”
  赵春生一边讲一边给同学们做示范动作。
  “同学们好!”
  “老师好!”

  赵春生话音刚落,同学们就放大了嗓门,喊声透过教室,响彻了整个学校。任月仙还以为课堂上发生了什么意外,赶忙到教室的窗口张望了一下。
  日期:2018-06-04 19:56:08
  今天语文上一篇新课,赵春生先用略带山西口音的普通话抑扬顿挫地将课文朗颂了一遍,又将课文中的生字和单词用仿宋字体工整地写在黑板上。
  “赵老师很有水平。”
  衡量一个语文老师有没有水平,一是听普通话讲得标准不标准,二是看粉笔字写得漂不漂亮,赵春生的表现得到了李大林的好评。
  课文中的一个“乐”字赵老师引经据典讲出五种含义,根据不同的含义讲出三种读音,篆书、隶书、草书、楷书、繁体,将一个“乐”字写了五种字体,更是令李大林崇拜得五体投地。
  赵春生哄了任月仙,他是二年级的班主任,又兼该班的语文老师,为了上好第一课,给同学们留下一个“老博士”的印象,昨晚他准备了大半夜。
  接着介绍文章作者,时代背景,主题思想和心得体会。短短不足五百字的课文,赵春生滔滔不绝,一口气讲了二十分钟。
  “同学们,听懂没有?”
  尽管他口吐莲花,讲的唇干舌燥,除了李大林几个悟性较高的学生举手,绝大多数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象坐着飞机在云层中旅游。
  “没有听懂!”
  学生们喊成了一条声,叫声惊动了校长和其他老师,气得赵春生鬼火直冒,家丑不可外扬,你们就不能小声点,可学生们又怕老师骂他们没有吃饭。
  “喊什么呀,一个个喊的筋冒冒的,是我不好,我把你们当成高中生了。对牛弹琴,对马吹箫,白费了我一夜的准备。”
  赵春生只好走回住所,拿出贺校长的备课笔记又讲了一遍。
  日期:2018-06-04 20:03:48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