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记载的一些鬼神之事》
第43节

作者: 灵异说书
收藏本书TXT下载
  结果大失所望,易望山问起家业,这半仙居然说他命中无子,注定为他人做嫁衣裳。易望山卦金也没付,气呼呼甩袖而去。那半仙还在后面嚷嚷,“你是贵客,若以后应了,别忘了付我百两银子。”易望山勃然大怒,转身掀了卦摊,举手要抽这半仙,被众人劝住。
  却不料一语成谶。
  而后,易望山娶妻,两年后,生下一子,取名易子龙,易望山夫妇视为命根,然此子愈大,越不成材,整日领着奴仆,惹事生非,牵犬蹓鸟,实为县里一害,易望山头痛之极。
  生下此子后,易望山身染暗疾,虽可行男女之事,却再也添丁无望,于是易子龙虽平日飞扬跋扈,易望山顶多训斥一番,心里直叹造孽,却还得爱着护着。
  一日,易子龙外出游耍,一夜未归,只有乘骑的马儿独自回来,伤痕累累。易望山心急火燎,夫人哭天喊地,一旁的管家捶胸顿足,正不知如何是好,有人送来信函,原来是被山贼绑了,索要银子,易望山放下心来,一眼瞥见管家亦是欣喜模样,易望山忽地浑身打个冷战。
  以前倒没怎么察觉,方才这管家抓耳挠腮的丑态,跟儿子易子龙颇像,再回忆诸多前事,易望山如跌冰窖,似乎这管家比自己更爱这个逆子,处处坦护。
  想到这里,易望山越瞅管家越觉得这人才是这易子龙的亲爹。
  为证实想法,易望山让管家与山贼交涉,自己寻到当家的稳婆,一番恐吓诱逼,稳婆道出实话,因当年得了好处,受管家唆使,夫人产子当日,偷偷将易望山亲生儿子换掉,易望山夫妇养了多年的易子龙,其实是管家的孽种。
  而易望山的亲生儿子,早被管家活埋。

  恰在这时,一个老仆来报,易子龙被山贼放回府宅了。易望山扔下稳婆,气冲冲回府,正欲拿管家问话,却见宅中老老少少诸多家仆护院,正围在管家和易子龙跟前,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家中恐怕都是他们父子的人了。”
  而管家有意无意的回头一乜,让易望山胆寒不已。
  当夜,不忍心告诉夫人真相,易望山勉强喝了点粥,推说头痛,打算明日一早,就找署衙的朋友,要他们帮忙,捉拿管家。
  长夜难眠,到了四更,夫人突叫肚疼,易望山掌灯一看,夫人七窍流出黑血,少倾毙命,却有一个婢女进来,大声呼叫“老爷把夫人杀了!快来人啊!”易望山心道不好,对方倒是先下手了,恐怕早买通了署衙,推门而出,跑到马厩,牵了马儿踏夜狂奔。两日后,马儿活活累死,却巧了,来到当年那座城隍庙,一问才知,那位半仙已在年前就已西去了。
  又讯问当地人半仙家里还有谁,经人指点,来到东郊一处小院,住着半仙的徒弟,年纪尚幼,易望山叹口气,说自己是来交当年欠银的。那徒弟笑道:“果如师父所料,师父还说,你要是交了课金,就把这包东西给你。”回屋递给易望山一个小包裹。

  算命半仙说他注定无子,过了多年,才悟抬头三尺有神明
  易望山拆开一看,两个小陶瓶,一个写着“濯”字,一个写着“饮”字。
  但觉这两字,似两把火花,直刺双目,因急火攻心,加之两日前饭中有毒,此刻发作,眼睛瞎了。
  依这半仙生前交代,易望山把濯瓶之水涂在脸上,又饮下另一瓶中的水。顿时,面枯嗓哑,换了张皮囊一般。

  那徒弟又道:“妙哉,如此一来,谁也识不得你了。师父还说,这件丐衣留给你穿,你向东行,一路乞讨,不可强求,若有人留你过夜,你可收他为义子,他会给你养老送终。”
  易望山咬紧牙关道,“事到如今,别无他法。”
  风餐露宿,一路乞讨,来到监县,遇到冯万芳。
  冯万芳听罢,将信将疑,易望山道:“当年为防万一,我偷偷留下一窖银子,可做东山再起之本,此窖银子藏在原籍一处颇旧的仓房下面,为掩人耳目,早早卖于他人,小哥可买回那个小仓房,取回窖银。”
  冯万芳哪里肯信,思忖道:“这老人故意编出这等荒唐事,可能是怕我赶他出门。”于是说道:“老先生放心,眼下余粮尚多,多一人吃喝并非难事,先生尽管住下。”
  冯万芳捡了个爹回来,成为笑谈,许多村民,特意到他家瞧热闹,对冯万芳指指点点,骂他憨傻。
  这个自称易望山的老人,也每日催促,要他外出寻那银窖。
  如此过了半月,冯万芳发现,老人平时倒挺着调,一旦谈到那窖银子,必会犯疯病,口不择言。

  又过一月,冯万芳心疑不已,这瞎眼义父若是道听途说,绝对编不出这么骇人的经历。
  私下打听,不禁大骇,义父所说的商号诸事,人名地理,俱是真实存在。
  于是,决定一试。
  按义父所指位置,远赴他乡,从一个农夫手里买下小仓房,掘地五丈,果然有个偌大的银窖,共计一万三千两白银。
  暴富之后,在监县设一粥厂,平日他外面应付,私下有易望山出谋划策,盘下两个商号,生意红火,那粥厂开满两年,易望山脸上老皮褪去,嗓子也不哑了,两目恢复如昔。
  又过半月,易望山去粥厂帮忙,听得一个食客说着家乡话,一问才知,原籍和自己一个地方,于是又问起城中近况,那人滔滔不绝,还提到了“半城”易望山,说这个大掌柜半夜害了失心疯,杀了夫人后,不知所踪。后来儿子当家,未及一年,衙署里的老爷们眼馋家业,合伙把易家给刮分了,老管家不知好歹,也被老爷们寻个不是,押入狱中,臭死在里面,这位易家少爷也失了音讯。
  “易少爷我倒是碰见过,啧啧,早疯了,逢人便说自己有钱,大家都当他是傻子,话说回来,老爷,您倒与那位易员外有几分相似哩,当然,那人心肠不好,跟您没法比,跟您没法比。”
  (故事完)
  日期:2018-01-03 16:06:45

  原名:渡果
  旧时,有个小伙叫冯茯灵,父母早故,被清风观的青松道人抚养长大,道医不分家,青松道法高湛,药理也颇为精通,在冯茯灵廿一岁时,年过九旬的青松道长无疾而终,冯茯灵依其临终遗言,下山救死扶伤。
  飘泊三载,一次夜眠,梦见一本册子,有一页写了许多人的姓名,又在页末著着某年某月,死于腐心病。醒后,摸不着头脑,虽天下病疾不下五千,他又入行多年,却从未听过有什么腐心病,更稀奇的是,上面所著的年月,乃是八年之后。
  一连三日,他都梦到这本册子,写着同样的话,冯茯灵连同上面的二十五个姓名,一并牢记。
  忽地吹来一阵风,将册子刮落,冯茯灵看到封皮上的书名,监县县志。
  “腐心病到底是何病?”冯茯灵紧皱眉头,闷闷不乐。
  他虽年轻,却有药师心肠,决心回清风观一趟,看看师父留下的书籍,有无记载这腐心病。

  回山后,看得松涛云壑,雾雾霭霭,为独不见清风观,山上寻了七日,依然无果,冯茯灵跪于原址处,求神明指示。到了子时,忽见一个须发俱白的老者,来到跟前,问所跪之人可是冯茯灵?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