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鸦片战争到护国运动——闲话中国近代史上那段动荡岁月里的人事》
第21节

作者: 老娘路人甲
收藏本书TXT下载
  乱局下的帝国众生相(2)
  眼看事情终于搞定,伊里布喜得冒泡泡,也不动脑筋多想想,赶紧就给大老板道光打了一封报告说定海已经收回来了。为了争取扭转皇帝之前的恶劣印象,他特意在报告里捏造了一段自己如何从容调集兵马,准备战斗,而敌人闻风丧胆,溜之大吉的情节,却哪知道道光看了更是炸毛,认为如果他不是拖拖拉拉,而是积极进攻,那么在定海英国佬就会被大清雄狮干掉,而不会逃掉。如此这般之下伊里布自然不但捞不着任何奖赏,反而得到更严重的处罚,不但被革除协办大学士的官位,还被剥夺象征荣誉的双眼花翎,总算道光事情太多了忙不过来,仍然保留了一个两江总督的位置给他以观后效。

  而人在虎门的琦善日子也不好过。义律为代表的英国人漫天要价是一方面,官场上随处隐藏的坑也让他防不胜防。原来就在他谈判的同时,广东巡抚怡良,就是那位跟邓廷桢老头共事多年,在林则徐到广州以后跟着邓老头表示要支持他干活的地方大员,不知道是看不惯琦善平素的嚣张德行,还是为邓老头报仇,悄悄儿给道光上了一道迷折,不但把英军已经在事实上抢占香港的情况如实汇报,还狠狠的数落了琦善几句不是,说他故意迁延拖拉,坐看局势败坏而不尽心力。

  可是一向会耍嘴皮子的琦善已经没有办法去关注这些细枝末节了,皇帝的愤怒,英国人的嚣张,都已经让这位手上根本就没有任何优势的帝国官员疲于应付。道光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三,没有取得任何谈判成果的琦善从虎门退回广州,却立刻收到了两份文件。其中一份是道光任命奕山等三人来广州剿匪的上谕,另一份则是义律所谓的要他签字同意英国人制定的《善后事宜》照会。时隔百年你都不难想象这位官员脸上的苦笑。因为一切都再显然不过,皇帝已经不再信任他,他的政治前途马上要完蛋了。

  为了保命,也为了避免尴尬,琦善只好让那位一直为自己跑腿的翻译鲍鹏给义律回复,说自己回广州就病了,没办法做决定,希望他能缓一缓。这是一种近乎哀求的可怜兮兮,但事情搞到这一步已经不是单个的人所能掌控的,两边都清楚,战争,还会继续打下去,直到打出真正的结果来。因此在道光二十一年的年头里,本来应该是中国人欢天喜地过大年的日子,广州官方一直都在忙忙碌碌,水师提督关天培是赶紧修整防御工事,极力补救在之前的硝烟中暴露的弱点。而英国人当然也不能当睁眼瞎子,由着清军在那儿搞事却不干预。

  日期:2018-01-07 17:07:35
  乱局下的帝国众生相(3)
  他们干预的方式很简单,就是直接派装载火炮的轮船过去炮轰。另一方面,则不断推进大部队占领广州的外围,给清政府制造恐怖压力。正月初五,英国人进一步推进到下横档岛,初六一大早,他们向上横档岛开炮,将驻守当地的清军炮台乃至军营设备全部打到瘫痪仍然不肯罢手,进入上午十点钟,他们更是开动军舰,进逼上横档岛水域。而清军方面精心布置的横档、威远、靖远三座炮台却由于夹击射角过大,不但始终不能给英国人的舰队造成致命伤害,反而在英国人的炮火攻击之下渐渐扛不住,最终全都毁于一旦。

  仗打成这样,怕死的当然是拼命逃命,不怕死的也有,比如青史留名的关天培,他看到英国人跟蚂蚁一样铺天盖地的涌上来,知道这仗没法打了,作为军人,只有殉节一条路走,因此偌大年纪硬是扛着刀孤军奋战,最后把自己一条老命永远留在靖远炮台上。他死以后,不但之前的抗旨不尊、贻误军机等罪名被摘除,子孙都被朝廷褒奖,且和邓廷桢、林则徐一起被后人尊为三杰、民族英雄,实在可说是死得其所,但活着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了。首当其冲要倒霉的是琦善,时间进入正月二十五日,关于革除琦善大学士头衔以及摘除顶戴花翎的命令正式下发全国。

  更倒霉的是,由于前面说过的,广州巡抚怡良所告的刁状以及虎门失陷的事实上报,道光直接气炸了。二话不说,当即下达了严肃的处罚命令,将琦善革职抄家,并即可锁拿进京严刑问罪,罪名是抗旨不尊,擅自将香港交给英国人,这等于直接就是说他一手选用的钦差大臣琦善卖国,——作为一个皇帝,道光翻脸比翻书还快并不奇怪,否则怎么叫天子一怒,流血五步呢,但他每次都是在事情失败以后就让别人背锅,实在是相当不厚道,也难怪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底下的大臣只要稍微有脑子的,包括林则徐在内,即便看出情势不妙,也不敢全盘对皇帝讲实话。

  日期:2018-01-07 17:14:50
  更正并补充一下,
  怡良是广东巡抚,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属于主战派,他与林则徐、邓廷桢友善,对琦善的主和一向是不合作的,不过道光似乎一度很信任他,在革除林则徐职务,要求他们待罪立功以后,曾让他短暂署理两广总督的职位。
  日期:2018-01-08 17:15:58
  乱局下的帝国众生相(4)
  反倒是广州的局势像是无可救药的病人一般持续坏了下去,这当然有英国人的原因,因为他们一路死咬着不肯放手,在占据虎门以后,这帮拥有坚船利炮的外国佬逆流向上直取下一道防线乌涌,结果是乌涌炮台陷落得比虎门还快。然后再接下来的几天里头,英国人如入无人之境一样继续前进,攻克了清军的一系列防御措施,直逼广州城下。
  根据记载,在乌涌陷落后的第四天,已经得知自己即将被处置的琦善曾试图利用自己在谈判中给义律留下的好感做最后一次努力,派广州知府余纯保去哀求义律,希望他能够给自己一点面子,消停下来继续议和,但义律那边能腾挪的余地已经不大,只能是给广州方面一份新的合约,把原来的要价翻了几倍,并且指明要广东巡抚、广州将军以及邓廷桢、林则徐联合签字,限定三日内给答复,不然仍旧是枪炮解决问题。但有琦善的悲剧在前头,谁还敢搞私底下议和这种事情呢?

  这事说来也是凑巧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道光皇帝寄予厚望的三个大臣之一,名将杨芳赶到了广州。于是按照规矩,在琦善要被押解回京,而皇帝任命的最高统帅奕山还没有到来的前提下,这位籍贯贵州的大清将领成为广州防御的第一负责人。根据记载,在负责广州的防备以后,他见得最多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林则徐。因为在到达广州以后,他也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那就是英国佬跟他从前面对的敌人大不相同,而广州的形势却远比他预期的要恶劣太多。

  经过与林则徐的多次讨论,杨芳对广州的防御做得最多的,就是增加武备。有人说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与林则徐都看不到打胜仗的希望,不想一个人扛战败的锅,只能消极的坐着这些事情等待皇帝任命的主帅奕山、隆文的到来。但我觉得这里头还有一个潜规则的问题,需知道清王朝是满人当家的政权,皇帝任命的三个大臣,也是以满人奕山为主帅,杨芳再怎么牛逼,毕竟也是汉人,不能不有所忌讳。中国人混官场和混职场一样,常要留心这种江湖规矩,也是有够变态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