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解密红楼中的人和事,看娘化了的明末隐史》
第30节

作者: 半看春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折磨了清朝数十年的“朱三太子”到底是谁》无敌铁内
  日期:2018-05-13 19:56:24

  说巧姐,就要说是板儿,谁是板儿?巧姐会嫁板儿吗?
  前面说了刘姥姥,刘姥姥是谁?李自成,刘姥姥逛大半个大观园是荼毒大半个帝国。那么跟随刘姥姥一起逛园子的板儿,也不会是一个庄稼小孩,那这个板儿是谁?
  刚开始一直以为这个板儿是李自成的头号打手:刘宗敏,可既然是刘宗敏,那么巧姐怎么回和他有姻缘,这个不对路呀。
  那么这个巧姐和板儿的姻缘有是怎么回事?这个其实是柚子惹的祸,在原书中有下面一段。
  忽见**抱了大姐儿来,大家哄他玩了一会。那大姐儿因抱着一个大柚子玩,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大姐儿便要。丫鬟哄他取去,大姐儿等不得,便哭了。众人忙把柚子给了板儿,将板儿的佛手哄过来给他才罢。那板儿因玩了半日佛手,此刻又两手抓着些果子吃,又见这个柚子又香又圆,更觉好玩,且当球踢着玩去,也就不要佛手了。
  柚子,在闽南有叫做缘果,那么这个柚子,让巧姐和板儿有姻缘之说,也没有大的偏差,那么这是哪里出了问题?
  光注意柚子了,没注意这里还有一个佛手,那么这个佛手是怎么来的呢?从探春哪里拿的。那么问题就清楚了,这个板儿,根本不是什么刘宗敏,而是前面说史湘云时候提到的李定国。

  日期:2018-05-13 19:57:03
  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官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傍边挂着小槌。那板儿略熟了些,便要摘那槌子去击,丫鬟们忙拦住他。他又要那佛手吃,探春拣了一个给他,说:“玩罢,吃不得的。”东边便设着卧榻拔步床,上悬着葱绿双绣花卉草虫的纱帐。板儿又跑来看,说:“这是蝈蝈,这是蚂蚱。”刘姥姥忙打了他一巴掌,道:“下作黄子!没干没净的乱闹。倒叫你进来瞧瞧,就上脸了!”打的板儿哭起来,众人忙劝解方罢。

  佛手出自探春手里,这是什么意思?这是指板儿(李定国)想要和探春(郑成功)联手(佛手)北伐,收复大明江山。上面提到的纱帐上的蝈蝈、蚂蚱,就是板儿(李定国)想要探春(郑成功)出兵出马。
  探春(郑成功)最终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意和板儿(李定国)联手,

  所以这个佛手,最终又借巧姐的手还回去了,只换来一段缘分。看来作者是极其喜爱李定国的,给他安排了两个身份,两个姻缘。而且板儿这个名字,也不是和巧姐的巧妙对应的呆板,而是半儿,是大明的半个儿子,一个女婿半个儿子,也不错。
  日期:2018-05-13 19:57:36
  补充一段 寒江读舟的《李定国因郑成功的自私而失败》
  就总体而言,南明的军事力量根部不是某些清史专家说的那么弱,之所以表现差劲,是由于无穷无尽的内讧削弱、抵消了自身的实力,这种内耗导致了大批将领倒戈投降(事实上这些将领中很多人一直都是骑墙派),为满清征服自己的同胞效力;即便矢志抗清,又往往各自为战,从来没有建立一个有权威的统一指挥中心,不能相互支援,给清军提供了各个击破的机会。孙可望曾经一度改变了这种局面,抗清运动就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这个也表明,满清及其附庸投降明军的实力并不比南明和抵抗实力占有多少优势。可惜好景不长,孙可望的跋扈自雄导致以原大西军为主体的西南抗清力量分裂。

  相比之下,李定国不愧是南明最杰出的军事战略战术家(没有之一),他不仅始终以反抗压迫、反清复明为己任,还用卓越的战略眼光分析全局。在1652年南明能否复兴的关键时刻,他积极与孙可望并力恢复湖广然后东进的计划,当时的关键在于1652年胁击毙满清王爷尼堪之威,通过孙、李合作进一步全歼或者重创打残湖南屯齐所统清军(由尼堪的八旗精锐和一些投降明军改编来的汉军组成),结果由于孙可望的私心使得这个本来完全可以实现的战略计划变得不可能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李定国依然是不愿意看到南明内耗,然后就避开孙可望,但仍然一心制定新的复兴战略计划,这就是另辟蹊径,联络郑成功共图复兴大业。他的战略意图是,同郑成功会师,首先收复广东,进而夺取福建、江西、浙江、江苏等省。如果这一计划实现,拥戴南明的各支抗清武装就将控制整个江南,然后分路向北推进,全国形势将大为改观。然而,这一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要看郑成功的态度。参考各种史籍,可以说李定国更多地从抗清大局出发,李定国在衡阳战役后,完全可以凭借本部兵力控制广西全境,威福自操,犯不上苦口婆心地乞援于郑氏。他在率部退入广西以后,一面委曲求全地防止同孙可望完全决裂,一面积极部署东征,希望得到郑成功的全力支持,完全是以大局为重。然而,郑成功不是看不到会师广东是南明中兴的关键一着,而是郑成功把以他为首的郑氏集团利益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这大概就是郑芝龙海盗思想的遗传或者潜移默化的影响吧!

  就当时形势而言,李定国的战略完全正确的。首先,夺取广东将大大改变南明的地位,南明各派中孙可望、李定国控制的云、贵、广西,以原大顺军刘体纯、李来亨等为主的夔东十三家控制的川鄂交界地区,郑成功、张煌言控制的闽、浙沿海岛屿,都是生产比较落后,财赋收入不多、人才较为缺乏的地方,而明末广东一省的财赋大约相当于广西的十倍,文化发展水准也是云、贵、桂三省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收复广东对改善南明的物资、人才的匮乏状态将起重要作用。收复广东还可以让郑成功有一个坚实的后方和海外贸易基地。李、郑会师若能实现,西南和东南就将联成一片,不仅将改变呼应不灵、各自为战的被动局面,而且将为第二步收复福建、江西、湖南奠定基础。其次,李定国的联合郑成功恢复广东就可能性而言几乎是稳操胜券的,这个在后面可以看到,即使没有郑成功的帮助,李定国凭一己之力(李定国本部军队4万人,进军广东后不少拥明的义军来相助,总共最多也就是10人)也几乎能实现这个战略计划,如果在加上郑成功的10万人、上千艘船只,完全可以实现。可惜的是郑成功对于李定国的多次书信苦心劝告没有响应,郑成功并不畏惧与满清打战,也不是看不到双方会师对南明的巨大影响,而是看到如果李定国来了广东和沿海省份,赶走满清后他的割据自雄的局面将难以维持下去(——事实上郑成功是没有眼观,他之所以能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乃是因为满清主力被李定国孙可望等南明主力以及内地抗清力量拖住了,如果这些人被满清打垮了,那么满清主力就反过来对付你郑成功了,后来事实表明如此),结果李定国导致功败垂成。下面说说李定国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两次进军广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