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唐朝讲给你听——历史就是一本正经的八卦》
第57节

作者: 皮唐先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1-05 12:09:02
  [126]
  宋金刚的失败意味着刘武周的主力覆灭了,不过此时,寻相、尉迟敬德等人仍带领余众据守介休。李世民是爱惜人才的,尤其是尉迟敬德,不想再打他们了,于是派李道宗和宇文士及前往劝降。
  李道宗是唐朝皇族,算起来是李渊的堂侄,李世民的堂弟。宇文士及则是宇文化及的三弟,早年和李渊有过交情,而且继承了宇文家能言善辩的特长。让他们去劝降,可谓非常合适。
  在两人的劝说下,寻相和尉迟敬德感受到了唐军的诚意,何况他们也明白自己早就大势已去,随即出城投降。
  尉迟敬德来到唐军阵营之后,李世民非常高兴, 当即任命他为秦王府右一府统军, 仍然统率原有的八千名部众, 与诸兵营相参驻扎, 给予充分的信任和重用。从此, 尉迟敬德便成了他麾下忠心耿耿的悍将。

  但是,对尉迟敬德这个新来的家伙,老将屈突通却总是不太放心。作为一名过来人,他深深的觉得秦王太年轻了,还缺少一些人生经验,不懂得人心险恶的道理。这样轻信于人,早晚要吃苦头。于是反复劝谏了李世民好几次。核心意思就是一句话。
  “此人不可轻信,不可久留!”
  但李世民却豪情万丈的说:
  “昔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并能毕命,今委任敬德,又何疑也。”
  萧王是刘秀在称帝以前的封号,他历来以待人真诚,推心置腹闻名,李世民现在就是要向刘秀那样,推心置腹,用人不疑。他以刘秀自比,可谓恰如其分。
  看见主公如此坦率大度,屈突通不好再说什么,但他心里还是暗暗的拧住了一个结。这个结可能并不严重,却一直没有解开。在未来的某一天,它将会在不经意间,以突如其来的方式表现出来。
  收复介州之后,李世民马不停蹄,率大军到达了老家晋阳(太原)。刘武周任命的各级伪官非常识时务,连跑都没跑,全部乖乖的举城投降。这倒也是,宋金刚都跑不过你,我们还跑个屁呀。
  被俘的唐俭也恢复了自由,马上在城中封存了府库,等待大军归来。
  至此, 刘武周所占领的山西失地, 已经全部被唐军收复。
  宋金刚、刘武周不得不到逃了突厥。
  日期:2018-01-05 12:09:57

  [127]
  但是,在突厥的日子又怎么能好过呢?
  对突厥人来说,没有利用价值的人连一条狗都不如,狗还能看门护院呢,而刘武周和宋金刚.这两个废物除了白吃白喝还能做啥?
  俩人算是深切体会到了寄人篱下的滋味,天天被呼来喝去的像孙子一样,动辄得咎,喝口凉水都能塞牙,这哪是他们这些曾养尊处优的人过得日子呀。
  不久之后,宋金刚终于忍不下去了,他要逃回中原,但是跑到河北附近时就被突厥人追获了,结果被押回去,腰斩而死。
  腰斩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刑罚,行刑时要从腰部把人砍成两截。因为人的主要器官都在腰部以上,所以腰斩以后,人还不会马上死去,反而神志还能清醒,但也正因为如此,受刑的人才会觉得尤其痛苦。于是自古以来,腰斩犯的家属往往都会打点一下刽子手,打点的目的并不是希望能刀下留人,而是希望刽子手往上一点下刀,这样犯人就能死痛快的一点,少受点罪。如果有人和犯人有仇,也可能贿赂一下刽子手,当然了,这时他们就会让刽子手靠下一点下刀,这样犯人就会死的很慢、很难受,时间长的甚至能挨上几个时辰才能气绝身亡。

  唉,我都不忍心去想那惨状了。
  宋金刚只是因为想跑,就受了如此残酷的刑罚,可见突厥人从头至尾就没把他们当人看,一旦无用就马上抛弃,毫不吝惜。同志们,这就是当走狗的下场呀。
  刘武周也不过多活了几天而已。
  看到宋金刚的结局,他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整日在担惊受怕中度过,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下去了,于是企图谋划逃回马邑,结果也因为事情泄露被杀。
  好在突厥人对刘武周还算仁慈,杀就是杀,总算没有用腰斩来折磨他。
  日期:2018-01-05 20:22:43
  [128]
  当初,刘武周打算南侵唐朝时,内史令苑君璋曾经规劝他:
  “唐主凭借一个州的兵力,就能直取长安,所向无敌,这是上天的旨意,不是人力所能及的。而且太原以南,道路狭窄,地势险要。我们前方孤军深入,后边也没有援军,一旦形势不利该怎么收场?不如北面联合突厥,南面和唐朝结好,咱们就在老家称王称霸,才是良策呀。”
  那时的刘武周野心勃勃,当然听不进去,等失败以后,他对着苑君璋流下了后悔的眼泪:
  “我没有听你的话,以至于到了现在这种地步。”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建议摆在刘武周面前,他却没有珍惜,等到失败后才追悔莫及。世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其实,刘武周、宋金刚在这场战争中并没有犯什么错误。他们的战争准备非常充分、战斗执行非常坚决,精锐部队训练有素,发动攻势猛烈突然。而宋金刚的指挥更是颇有水平,很有当世名将风范,再加上有突厥这个强大靠山。用这样的力量来攻击任何一个敌人,几乎都可以稳操胜券。
  但事实却是,刘武周还是败了,彻彻底底的败了。
  那他到底是为什么败的呢?
  原因就在于,他根本就不该发动这场战争!

  因为李渊父子是不可以惹的,他们真的太强大了,强大到几乎是无法战胜的。他们是隋朝皇室的亲戚,三代都是贵世显要,有刘武周无可比拟的号召力。他们在山西河东深耕多年,吸引了一大批英雄豪杰,也让百姓们产生了深深的认同,有刘武周无法企及的凝聚力。他们麾下先后段志玄、殷开山,后有秦叔宝、程知节这样的猛将,还有数不清的百战之师,也有刘武周注定达不到的战斗力。无论什么人到了山西,都相当于客场作战。无论什么人遇到李家父子,都会顿时黯淡。

  这就决定了刘武周即使凭着突然袭击胜个一朝一夕,最终的失败也是逃不了的。他或许选对了时间,甚至选对了地点,却选错了敌人。
  至于这场战役的指挥官李世民,表现更是无懈可击。在这场艰苦的斗争中, 他采取了完美的战略战术,深壁高垒以挫其锋,先打相持战。让急于速战速决的宋金刚完全耗不起。在形势好转的情况下,又主动发起外线作战,让宋金刚的战略空间不断压缩,顾此失彼。在形势一片大好,胜利在望的情况下,他又果断出手,以超常的勇气和意志全力打起了追击战,让本来跑得还挺快的宋金刚也最终无路可逃。

  唐军胜了,胜得一点也没有悬念。刘武周输了,输得一点也不冤枉。
  李世民打败了刘武周之后, 唐朝将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的代北地区纳入了版图,也消除了东向争夺天下时的北顾之忧。
  在这场斗争中, 李世民已锻炼成为一位杰出到无可匹敌的军事统帅。五月二十九日, 他凯旋回到了长安。
  但是在长安,他并没有休息太久。
  因为在东方战场上, 一个更重要的使命在等待着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