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涌动》
第8节

作者: 金泉宁
收藏本书TXT下载
  秦柏阳就差说出来,张时运要是栽了跟头,你陈林杰也脱不了干系。
  陈林杰毕竟有些儒雅,强忍着没有发作。他私底下,也听不少中层干部说过张时运的坏话,什么养小老婆,什么家里藏着几百万。同时,他也发现,秦柏阳在各种场合,对这类小道消息总是乐此不疲地推波助澜。
  谈话在没有结果和共识中匆忙地结束了。
  面对岳秀娴,陈再次想起之前有关张时运的举报信,可能和秦也有关系。没想到,秦柏阳这么着急想占着肥缺?还在背后用这么龌龊的手段。
  “你倒是说句话啊?”在一旁的李安勤不耐烦地催促了。

  “小岳,宋德新那块,你可能有些误解……”陈沉默良久才说出一句话。
  “哥,我现在真不知道咋办好?好好一个家,现在看看,老头子不知下落,老大还在里面关着,老二呢,一天就知道玩电脑,老三……”说着说着,岳秀娴眼眶湿润了,突然失声痛哭。
  李安勤赶紧上去搂住她,不断安慰:“小岳,听嫂子说两句,如果是因为外面的谣言,真不用这么伤心,你想想,只要见不到老张,这些谣言今天不传出来,早早晚晚都会传出来的。”
  这话没错,陈林杰也想到了,秦柏阳这么做的目的,说白了就是要在舆论上造势,想彻底断了张时运的退路。
  张耀国忐忑不安地跟杨志权进了一个小的会议室。刚关上门,杨志权马上露出非常不悦的表情,好像要把累生累世的怨气发作出来:“我说小张,你现在的工作态度和方式,要彻底转变了,不能总像以前那样,完全漠视公司的规章制度。”
  “这个,这……”张耀国有些摸不着头脑了,“我……今天……”
  按理说,他今天到办公室非常早,因为母亲岳秀娴一大早出去买早点,却半天没有回来,他便用暖壶里的温水泡了一个冷馒头,就着咸菜嚼嚼,然后直接来到办公室。
  “你想说什么,小张?什么这个那个的,有意思吗?一天天这么混?你想没想过以后自己能干点啥?你现在什么都不是,你知道吗?”
  听到这话,张耀国彻底晕乎了。这是他懂事以来,最为严厉苛刻的话语,父母从来都没有这么说过自己,什么时候轮到这个粗俗的杨歪嘴如此教育自己呢?说到杨歪嘴这个绰号,也是由来已久。其实,杨志权并不是粗俗的人,是延春汽车集团的正规军,也就是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的,和他和同学比,他算是提拔得比较快的。杨志权天生嘴有点歪,平时言语不多,说话的声音甚至有些嘶哑,不仔细听的话有可能听不清他在说什么。之所以被认为粗俗,主要是指他的工作方法,对外部门的人非常软弱,遇到点事,马上向对方道歉,不管青红皂白,先把自己人说一通骂一顿,而且骂得非常有特色,基本上要问候好几代祖宗。他的粗俗之处,还表现在翻脸比翻书还要快,而且完全不顾及人的情面和基本礼节。以至于很多跟他打过几次交道的人,都以为他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大老粗。但杨歪嘴自有他的一套章法,就是第一次跟人打交道,还没有摸清底细的时候,他绝对是软弱的,甚至是谦谦君子,给人非常有修养特别有涵养的感觉。杨志权后来自创了一套理论,叫“八分钟”原则。这个原则,让他在酒桌上沾沾自喜了很多年,也说服了很多人,甚至还培养了一批弟子。杨认为“八分钟”是评价一个人是否成熟的临界值,他觉得越大的领导,能忍耐的时间越长。而最没有定力的人,可能连八秒的时间都受不了,这种人是最没有出息的。无论什么人,哪怕是非常不喜欢的人,也能强颜欢笑地和他闲侃“八分钟”;无论遇到什么事,哪怕特别地压抑,也必须强忍住,“八分钟”之内绝不发作,八分钟之后,再找个没人的地方捶胸跺脚破口大骂。杨志权认为,人和人本质上没有差别,就看你能熬住几个“八分钟”,时间越长,当大领导的希望越大;时间越短,意味着根本不适合当领导。然而,有一点杨志权似乎没有意识到,再好的理论,都是建立在自己高深的修养之上的,否则早早晚晚都会被人看穿。一点一点地,大家慢慢看穿了杨歪嘴的嘴脸,觉得他一切都是装出来的,渐渐地,小圈子之内的人,再也不把他头几分钟客客气气的表演当回事,都随时准备着他“八分钟”之后的原形毕露。再后来,杨志权意识到,没有必要对底下人身边人这么客气,所谓的“八分钟”应该是对外的、对上的。所以,他的嘴脸又变得非常地诡异。

  原来,身边人对杨志权的称呼为“杨八分”,这是没有褒贬的称呼,算是对他那一套理论某种程度的接受。然而,一切都无法经受住人性和时间的考验,人性在时间面前暴露无遗,不留任何死角。久而久之,叫他“杨八分”的人越来越少,“杨歪嘴”依然是个习惯的称呼。
  在此之前,碍于张时运的关系,他对张耀国是左右客气,一团和气。哪怕他不来上班,杨志权也不会说什么,每年的绩效还把他排在前面,有啥好事,总是第一个问“耀国你有想法吗?”

  杨志权是警觉的老油条,鼻子比较灵,跟猎狗一样。相比之下,张耀国却和木头一般,不但没有生机,而且在杨志权的训斥下,完全没有招架和反驳之力。都说大学毕业后,很多人提笔忘字,可张耀国自从买电脑之后,天天沉迷在黄色游戏中,就算写封情书,也用电脑敲字。他现在不光是提笔忘字这么简单了,简直到了张口忘话的地步。面对杨志权的指责和接近辱骂的语言,张耀国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脸憋得通红,跟放入火炉中的木炭一般。

  张耀国毕竟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突然从内心深处冒出一股阴冷的杀气——这不光是在挑战他自己,完全是在挑战整个家族的权威。虽然嘴里没有说一句话,却立马站起来,从杨志权前面大摇大摆穿过,使劲打开会议室的门,门把手重重撞击在墙上,把外面的同事和里面的杨志权吓了一跳,然后不顾大家的指指点点和冷言冷语,拿起办公桌上的小包,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后面传来了杨志权的破口大骂:“想造反啊,啥意思?你给老子回来,站住!”

  张耀国当然不会回去,他走出门口那一刹那,眼里就含着泪水了。杨志权没敢追上来,他就是这样,嗓子喊破了,也不敢真正动手操家伙,他真怕张耀国一转身,打他个措手不及。在延春汽车集团,虽说明文规定不允许打架,但真正打起来的时候,也不至于被开除,多半就是赔点医药费,再给个记过处分。不光如此,暗地里找人“修理”一下顶头上司,在延春汽车集团,是屡见不鲜的事。三个月前,杨志权就遇到过一次,晚上回家的时候,在一楼的楼道里,突然冒出两个黑影,没等他反应过来,就被按倒在地上,拳头如雨点一般,落在脑袋和后背上,打得他嗷嗷叫……几分钟后,一人双手提起蹲在地上的杨志权,用膝盖顶住其腹部,然后胳膊肘对着他的后背又是一顿猛击……打得他好几天下不了床。这事是谁干的,他心里大概知道,但也无可奈何,只能把它深深记在脑海里,当作人生的奇耻大辱——他永远记住这一天——1995年8月15日,延春汽车建厂40周年纪念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