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城市被一个遗弃的装尸盒惊醒》
第19节

作者: 装龙做雅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11-01 12:01:00
  “您儿子啥工作呀,这么忙,就不能在家里找个工作吗?”
  “我儿子是记者,全国各地到处走,不过他说了,等忙完这两年,攒点钱,就辞职不干了,回来照顾我们,不是他不孝顺,他也不想跑那么远,不都是为了生活吗,你说,就咱这东北,有啥可干的?工厂都黄的差不多了,生意又这么难做,摆个摊都让城管撵的到处跑,这些年,有点能耐的都往外跑,只有你们这些吃公家饭的活得滋润,要怪呀,就怪我们老两口没能耐,没能给孩子安排个好工作,想当初,我那儿子,学习门门功课考第一,北京名牌大学毕业,为了照顾我们,一年十几万的工作都没去,回到这个破地方,找个工作,一个月两千都挣不上,这不,结婚没几年,人家就嫌他挣不来钱,没钱买房子,买车,买衣物,离婚了,哎,当初,我要是不让他回来就好了,早出去几年,早就挣到钱了,听他说,他那些大学同学,个个都是大款,有几个还当了大官,那时候的大学文凭可不像现在。”

  老太太一口气说了足足五分钟,朱立国认真地听完老太太的讲述,不由得感慨,这得多长时间没人和她聊天了呀,典型的空巢老人。
  朱立国也随着老太太的思绪感慨了几句,小心翼翼的将话锋一转,问道:“您儿子离婚以后,孙女还来看您吗?”
  “来,来,怎么不来,我这孙女可懂事了,他们是哪年离婚来着?05年?还是06年?反正他们离婚的时候那孩子才六七岁,才这么高,第二年才上的小学,”老太太用手比量着,继续说道:“你们大人说离婚就离婚,我不管,就是可怜这孩子,刚离婚那会儿,我经常到她妈那去看她,后来她上学了,我就不去了,不愿意看到她(孟嫣),有时候中午做点好吃的就把她接回这里吃个饭,每次接来都给她点零花钱,我总觉得当奶奶的亏欠她的呀,摊上这么个爹妈,不知道那辈子做的孽,唉,后来,孩子大一点了,就知道自己来了,学校就在附近,不远,小学离这儿有五分钟,二中稍微远点,也就二里多地,这不是,为了孩子上个好学校,户口始终没迁出去,落在我这儿,孩子她后爸不让她来,怕她跟我们家亲,跟他不亲,小人一个,可那孩子懂事,不让来偷着来,每次来了都不少帮我干活,这么丁点儿的孩子,搁谁家不得像个宝似的捧在手里怕压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能舍得让这么小的孩子干活么,要不说她董事呢,这孩子来了就帮我干这干那,帮我擦屋子,给她爷爷洗 脚,像个小大人儿似的,还一口一个奶奶叫着,有几次还问起她爸,要她爸的照片,你说,这么好的孩子,他爸(任正)怎么就忍心丢下不管呢?从来没有向我问起过姑娘怎么样了,离婚这么多年,一次都没有,就像没有这个孩子似的,连个生活费都不给,提起这些事我就来气,我生她(孟雨蝶)妈的气,也生她爸的气,真想给他两巴掌。”

  听到这里,朱立国终于明白了,老太太根本就不知道孟雨蝶不是任正的亲生女儿,孟雨蝶的父母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她,这也可以理解,他们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照顾两位老人的情绪,如果告诉他们的话,对他们的打击可能比离婚更大,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出于脸面上的考虑,毕竟这顶绿帽子传出去,无论对老人还是他们夫妻双方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如果换成朱立国,也许他也会这么做。
  朱立国觉得办案遇到这样的老人可真好,不用他多问,对方自己就把该说的不该说的一股脑全都说出来了,这世界上哪去找这么配合的好市民,同时他也从老太太身上感觉到一种中国传统女性母亲般的善良和慈爱,这让他内心十分感动,甚至有些不忍心再去揭那块藏在老人家内心深处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但是他又必须这么做。
  趁着老人家情绪还算稳定,他小心地抛出了那个关键的问题:“那么孟雨蝶自杀的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日期:2018-11-06 08:28:45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