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唐朝讲给你听——历史就是一本正经的八卦》
第29节

作者: 皮唐先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个是长孙无忌,他被任命为渭北道行军典签(处理文书的秘书)成了李世民的核心幕僚。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哥,俩人自然是老相识。他本人博学文史、足智多谋,而且还有很高的悟性。聪明人自然愿意和聪明人交朋友,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向来情投意合,关系非常不错。我们有理由相信,即便他们没有亲戚关系,也肯定会成为很好的朋友的。
  另一个人是房玄龄。他是自己拄着拐杖来到来投靠李世民的,这样看来,他要算是一个新朋友。不过,虽然他和李世民还不太熟,但两人却一见如故,并擦出了亮闪闪的火花。
  在交谈当中,两人都突然发现彼此之间有一种神奇的默契,就好像是钟子期和俞伯牙一样遇到了知音,你说下句他就能接上下句,你想往东他绝不会往西,一个眼神就能get到对方的点,一个表情就能猜到对方的心思。有那么一瞬间,李世民和房玄龄几乎同时在心里异口同声的说“难道这就是自己苦苦寻找多年的知音吗?”就差激动得拥抱在一起了。
  李世民很快就会认识到自己捡了多大的宝了。因为房玄龄实在是太有才华了。这才不是一般的才,而是宰相之才。不久的将来,李世民会长年在外领军打仗。每当得胜之后,大部分人都会火急火燎的去搜罗战利品,什么金银财宝,美女佳人恨不得全划拉到自己家里。

  只有房玄龄不然,他对钱财美色似乎毫无兴趣,而总是首先做一件同样的事—挖掘人才。哪个人有学识,哪个人品德好一早就打听好了,专等打了胜仗挖过来,很多有识之士包括与他齐名的杜如晦就是被房玄龄推荐到了秦王幕府。
  在房玄龄的眼里,七世纪最贵的就已经是人才了。
  不仅如此,房玄龄还负责掌管文书典籍,平时遇到什么领导讲话、重大活动或是汇报材料,都是由他一手包办。房玄龄长年跟着李世民行军打仗,一般来说是比较忙的,有时因为军务在身,正骑着马赶路,任务就来了。但是这都不要紧,房玄龄既不用写字台,也不需要打草稿,把马一停,拿过笔墨就可以拿主意、写稿子,而且一气呵成、措辞严谨、文采斐然,拿到参考书上都可以当范文。这简直就是一个文字天才,天生的首长大秘。前些年的什么河北第一秘和房玄龄这唐朝第一秘一比,真的弱爆了。

  他的汇报材料多次受到李渊的表扬。
  李渊是怎么说的呢?
  “看房玄龄的文章,就像听秦王在跟前说话一样。”(玄龄为吾儿陈事,虽隔千里,皆如面谈。)
  此后,不管李世民征战到哪里,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都将成为他最可靠的智囊和最有力的臂膀。
  日期:2017-12-18 22:44:40
  [66]
  长安,已经近在咫尺。李渊的亲人们也没忘了给他锦上添花。
  平阳公主起兵了。
  平阳公主是李渊的女儿,古代著名的巾帼英雄。到现在山西还有个著名的关口—娘子关,就是因为平阳公主曾率领军队驻扎于此而得名,熟悉近现代史的朋友也一定知道,抗日战争时期,赵寿山、孙连仲就在这里抗击过日本著名的第五师团。
  李渊在太原起兵时,平阳公主的丈夫柴绍打算前去帮忙,但俩人一起走又怕暴露目标。柴绍有点犹豫。
  “岳父现在起兵了,我想去但是又担心你.”
  平阳公主表现的很果断。

  “你尽管去吧,我一个女人在乱世容易躲藏。更何况我待在这里还能做点事。”
  但是送走丈夫以后,她却没有躲也没有藏,而是拿出全部家财招募了一支军队。然后,她又派人劝降了京师附近几支剽悍的武装土匪,比如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部。到最后一数,兵力居然超过了七万人。
  要知道何潘仁、李仲文这帮人可不是一般的土匪,他们在长安附近的势力很大,甚至劫持过隋朝的朝廷命官尚书右丞李纲,长安留守三番五次派人讨伐他们都连吃败仗。而平阳公主居然三言两语就招降了他们。由此可见,这位女英雄真是比土匪还要厉害。
  此后,她带着这支娘子军攻城掠地,给老爹的起兵大业和统一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

  时人也给她这支军队起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娘子军”。对,我们平时所说的娘子军就是因平阳公主而来。
  与此同时,李渊的堂弟李神通也响应了起兵,他联合京师大侠史万宝拼凑了一万多兵力接应。除此以外,很多亲朋故旧,关中地区的地主武装,以及农民起义军也纷纷前来投靠。
  李渊闻讯之后,立刻给这些亲戚朋友加官进爵,授予封号,统一归到了自己军队指挥。
  日期:2017-12-18 22:45:25

  [67]
  十月,长安城外已经云集了李渊的二十万大军。有了这么多兵力,这座大城已是唾手可得。李建成、李世民两个年轻人按捺不住激情,主动要求请战。
  但李渊并不是一个一味恃用武力的人,年过五十的他思虑成熟稳重,做事周密稳妥。只要有一线和平的希望,就更愿意用政治手段解决。于是,他派人给长安的留守者代王杨侑、卫文升、阴世师、骨仪等人送了个信—投降吧,咱也不是外人。
  代王年纪还小做不了主,这种事只能依靠大臣们。首席辅佐大臣卫文升老了,时年已经七十多岁。自从听到李渊向长安进军之后,就忧惧成疾,不再参预政事。只有相对年轻点的阴世师、骨仪还在干活,他俩给出的反应是没有反应。仿佛在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先礼不成就只能后兵了,几天之后,李渊下令攻城。
  攻城前,李渊严令申斥了军纪—不得毁坏隋朝宗庙(毕竟是亲戚家的),不得伤害代王杨侑和隋朝宗室(也都是亲戚),违者夷三族。
  然后,李渊将围城的部队交由两个儿子分别指挥,开始动手。东部方面军司令员李建成,带着从潼关返回的军队攻击长安东、南两门;西部方面军司令员李世民,则带着从周至返回的军队攻击西、北两门。两人在父亲的激励下竭尽全力,对长安发起了全方位、立体式、无死角的猛烈进攻。
  尽管长安城非常巨大、城墙非常坚固,但城内的守军早已军心涣散、丧失斗志,而潜伏在长安白区的“地下工作者”也在暗中帮助李渊。里应外合之下,长安外城很快就被攻破,隋军不得不退守到了宫城、皇城。
  李建成、李世民随即挥兵向内推进。
  十一月初九,李建成手下的军头雷永吉从皇城东面突破,先行登了城墙。就像苏军士兵把国旗插上柏林国会大厦一样,这个举动标志着隋朝皇城的陷落。
  至此,长安城就全部落入了李渊的手里。
  这场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长安大战,只用了不到一个月即宣告结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