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历史看大清-一个票友眼中的中国史》
第24节

作者: 历史票友_康永聪
收藏本书TXT下载
  落水狗当然要打,但不能操之过急,如果逼得太紧,对方可能会抱的更紧,那不是努尔哈赤想要的局面。长久以来,大明朝廷对待少数民族的经验,就是分而治之。努尔哈赤领会精神,并学以致用,等待他们自相冲突。
  坚固的城堡,往往容易从内部攻破。
  努尔哈赤一边蓄积力量,一边等待时机。
  日期:2018-08-13 22:22:12
  (54)【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机会,终于来了。
  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叶赫贝勒纳林布禄出兵攻打孟格布禄,正式对哈达动手。
  其实叶赫与哈达的恩怨已久,从祖辈开始,就仇杀不断。直到哈达部王台统治时期,矛盾才稍有平息。不是两边讲和了,而是因为王台太强了。前面我们提到过,王台的势力相当大,一度相当于海西女真名义上的领袖,甚至在整个女真部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然而,再强大的人,也逃不过命运的安排,再说的直接点儿,就是死亡。
  王台去世以后,哈达便陷入了内部纷争之中。他总共有五个儿子,包括四个亲生,一个私生。四个亲生之中,老二、老三已经先他而去,当时剩下的只有老大扈尔干和小儿子孟格布禄。
  孟格布禄当时还小,只有十八岁。
  虽然说那个时候十八岁并不算小,早已能弯弓射箭,跃马扬鞭,但对于统治部落而言,如此年纪,还稍显稚嫩。因为要搞定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还是威望。作为大儿子,扈尔干当仁不让,继承汗位。
  自古以来,继承人问题总会有些纷争。这次也不例外,有人反对。大家也能想到,反对的人就是那个私生子,名叫康古鲁。
  当然,反对无效。
  当康古鲁提出异议时,立刻遭到了扈尔干训斥:“你一个私生子神气个啥?再不给我滚远点儿,小心我弄死你!”(汝,我父外妇子也,宁得争父业乎?不避我,我且杀汝!)

  虽然扈尔干脾气有点不好,用史书上的词儿,暴戾,但话粗理不粗,即便按现在的道德标准,康古鲁似乎也没资格继承。
  康古鲁倒也识相,真的滚了,只不过,滚的不远,投奔到邻居叶赫部。当时叶赫部的两位老领导清佳砮和杨吉砮还活着,并且清佳砮将女儿许给他为妻。就这样,康古鲁摇身一变成了叶赫的女婿。
  在老丈人的支持下,康古鲁意气风发,准备杀回哈达,找扈尔干雪耻。可惜,还没等他动身,就永远失去了机会,因为扈尔干也死了。
  当然,对于康古鲁来说,这算好事,而且,他还应该感谢努尔哈赤。
  前一章中提到,努尔哈赤刚起兵时,族人李岱带领哈达兵偷袭瑚济寨。这里“哈达兵”的领导就是扈尔干本人。当然,我们也知道,结果被安费扬古打得很惨。
  对于这个结果,扈尔干相当愤怒。一气之下,没过多久,就病死了。
  看来,脾气不好,没什么好处。
  略懂中医的人,都喜欢劝人莫生气。生气实际上是发怒时的一种状态,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怒伤肝”。现代医学也承认,生气是百病之源,伤的不仅仅是肝。
  日期:2018-08-14 20:39:40
  (55)【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扈尔干的突然离去,让本来就混乱的哈达,在继承人问题上,更加复杂。
  首先,孟格布禄成为王台硕果仅存的亲儿子,自然具有继承的资格。而扈尔干的儿子岱善则认为,子承父业,天经地义。虽说当时的女真应该没有这种传统,但并不影响他这样认为。就像某位德国女诗人的逻辑,“我爱你,与你无关。”

  另一个觊觎汗位的,便是在叶赫做女婿的康古鲁。他摩拳擦掌,随时准备杀回哈达。
  理论上,孟格布禄和岱善应该站在一条战线,毕竟是亲叔侄俩,枪口要一致对外。但实际情况,孟格布禄却支持康古鲁。理由既复杂也简单,源于他的母亲。
  他的母亲温姐姓叶赫那拉,而且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叫清佳砮,一个叫杨吉砮。换句话说,叶赫的两位领导是他舅。这样算来,康古鲁的媳妇,也就是孟格布禄的表姐,还得管孟格布禄的母亲叫姑。
  俗话说,“姑表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当然,并非说“姑表亲”就比“叔伯亲”更亲,这里面肯定还有许多更加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不管怎么说,结果只有一个,简单用一句话来形容:孟格布禄在他舅的怂恿下,帮助他姐夫康古鲁,侵害他的侄子岱善,并攻击自己的同胞。
  这一结果,拉开了纷争的帷幕,造成了哈达长期的混乱,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第一,清佳砮、杨吉砮为此而死。由于掺和的太深,难以自拔,他们的行为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按朝廷的意愿,最好能息事宁人。然而,两人坚决不同意。在百般规劝无效的情况下,被李成梁就地正法。
  第二,康古鲁到死也没能真正成为王台的继承者,因为明朝廷支持岱善,虽然康古鲁大权在握,名义上也只能辅佐岱善。
  第三,因为不满儿子孟格布禄彻底(焚其所居)投靠叶赫,温姐跟娘家断绝往来,郁郁而终。

  我们知道,孟格布禄投靠叶赫之后,跟随纳林布禄兄弟参与了征讨建州的行动,结果他的队伍先后两次被努尔哈赤一顿胖揍。不过,孟格布禄倒还算硬气,并未向努尔哈赤服软,也没有像其他部落一样跟建州的关系走的很近。然而,令他郁闷的是,背后的靠山纳林布禄变了,居然低下头跟努尔哈赤结盟。虽然种种迹象表明,这种结盟也并非出于真心,但在他看来,纳林布禄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必须与之划清界限。

  再说纳林布禄这边,也感觉到跟孟格布禄之间紧张的气息,本就郁闷的他,心里更不是滋味,常想:“打不过努尔哈赤,我还收拾不了你?”
  于是,终于在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出兵讨伐孟格布禄。
  事实证明,孟格布禄的军事实力远没有他的脾气强硬,很快力不能支,屡战屡败。走投无路的孟格布禄,只好放下架子,并再次根据“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原则,向建州求援,还送上自己的三个儿子作为人质。
  日期:2018-08-16 19:46:13
  (55)【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努尔哈赤见时机成熟,当即同意孟格布禄的请求,并派亲信费英东和噶盖带兵两千驰援哈达。
  事实上,这次援助,并未产生正面冲突。因为得知建州出兵的消息,叶赫部识相地选择提前撤退。然而,令孟格布禄惊讶的是,叶赫退兵以后,完成任务的费英东并没有马上离开,反而在他们家门口安营扎寨,明显有在此常住的意思。
  原来,因为觉得机会难得,在他们出发前,努尔哈赤便下达命令:协防哈达。
  所谓协防,实质上就是驻军。
  对于这种严重侵犯哈达主权的行为,孟格布禄颇为愤怒。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他也无可奈何。
  得知这样的结果,比孟格布禄更震惊的,是叶赫的纳林布禄。他急的直跳脚,很可能也深情地问候了努尔哈赤的父母及祖先。但冷静之后,他发现自己也毫无办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