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历史看大清-一个票友眼中的中国史》
第18节

作者: 历史票友_康永聪
收藏本书TXT下载
  要知道,努尔哈赤其实并不缺儿子,在此之前,第五个儿子莽古尔泰已经降生。有那么多儿子,还能收他为养子,只能说明,真喜欢。努尔哈赤对这个“儿子”相当信任,让他做贴身侍卫,形影不离。
  当然,扈尔汉也没有让努尔哈赤失望,日后的表现也相当出彩。
  加上前面介绍的两个,总共五个猛人。后来定官制时专门设置了“议政五大臣(理政听讼五大臣)”,故而史称他们为“五大臣”。作为努尔哈赤的肱骨之臣,他们的知名度也比较高。
  当然,除了五个猛人之外,努尔哈赤身边也不乏其他能力非常的将领,比如前面露过一小脸的扬古利、噶盖等。
  扬古利,舒穆勒氏,早年追随努尔哈赤,也任贴身侍卫,后娶努尔哈赤养女(娥丽格格)为妻,故号为“额驸(女婿)”。他骁勇善战,万夫莫当,每次出战,都冲在前面。
  噶盖,伊尔根觉罗氏,后来也被封为“扎尔固齐”,地位仅次于费英东。他理政、打仗的水平都堪称一把好手,而且为女真的民族文化事业(满文)做出巨大贡献。
  这些人不仅自身能力比较强,关键还拉来了本族群的队伍。有了他们的归附,努尔哈赤在女真各部中声威大震。
  日期:2018-07-27 22:35:05
  (41)【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十三副铠甲起兵”的莽撞少年,基本上控制了建州的苏克素护部、栋鄂部、哲陈部以及浑河部的大部分地区。作为前途光明的部落首领,自然引来更多的投奔者。当然,努尔哈赤对前来归顺的人,待遇也不薄。如此一来,便形成了良性循环,使得他名声在外。
  在此基础上,努尔哈赤进一步派兵征讨长白山诸部。
  有了足够的实力,加上好名声,很多城寨不战自降,纷纷归顺,而这些部众都得到妥善的安置和管理。我们欣喜地看到,努尔哈赤从一个“土匪头子”正逐步向着卓越的“政治家”蜕变。
  还有一个能体现其“政治家”觉悟的方面,就是处理建州和大明的关系。
  祖先董山,还有老爷王杲的结局,努尔哈赤再清楚不过。他更清楚地知道,没有足够的实力,对抗大明,会有怎样的下场。因此,他没有走先辈的老路,对待大明朝廷的态度,相当恭顺,成功地扮演着一个大明边臣的角色。

  当时,有个女真部落的小头领劫掠了大明边城的百姓,关键还杀了朝廷命官。自知摊上大事儿,为躲避追捕,他来到建州想要投靠。努尔哈赤了解情况之后,一改往日对待归顺者的态度,二话没说把他的人头送交朝廷。
  除此之外,他也十分了解大明“礼仪之邦”的规矩,送礼(纳贡)绝对不含糊。当时东北的自然环境保护的很好(人烟稀少),女真的特产丰富,像什么夜明珠、人参、灵芝、鹿茸、猴头菇、蜂蜜,还有黑狐、玄狐、红狐、貂鼠、猞狸狲、虎豹、海獭、水獭、青鼠、黄鼠各种皮。他毫不吝啬,整车整车往朝廷送。
  其他部落首领送礼,主要是为了敕书。这东西有啥用前面也说过,这里不再絮叨。敕书越多,一来能显示地位,二来能得到更多实惠。不过,像我们一般人送礼,往往比较功利,送出去多少东西,就希望收回来多少利益,能超出最好。更有甚者,立刻想要回报,一旦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就会翻脸(比如董山)。这种人比较肤浅,他们甚至不懂一个连种地老农都知道的常识——春天播种,秋天收获。

  努尔哈赤没种过地,但他能懂。除了表明忠诚,他绝不提任何要求。从表面看来,他不但送的比较主动,而且不计付出。请注意,不计付出,不等于不计回报,毕竟他也不富裕,只不过跟别人的追求不一样。
  付出终有回报。
  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朝廷提升努尔哈赤为都督佥事(正三品),赏敕书五百道,同时开放抚顺(今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清河(今辽宁省铁岭市东部清河区附近)、宽奠(今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叆阳(今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爱阳镇)四处马市。
  日期:2018-07-28 19:03:16
  (42)【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前面这些待遇,在历代女真领袖中,不算低,但也不算最高,只能说没白忙活吧。不过,努尔哈赤并不介意。在他看来,这些都是表面现象。透过这些表象,凭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努尔哈赤捕捉到了更深层的、真正想要的东西:大明朝廷对于他的扩张持放任态度。
  真的是这样吗?
  似乎是真的。
  前面提过,万历皇帝朱翊钧在首辅张居正的辅佐之下,非常勤政。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至少从理论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不仅如此,当时的公务员考勤制度也相当严格,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可以说,国家从上到下井井有条。
  形势一片大好。
  好了多长时间呢?
  十年。
  万历朝的黄金十年,很快终结,因为它的缔造者,张居正同志死了(公元1582年)。
  为什么我们今天如此强调“法治”?就因为“人治”很危险,后果很严重。
  由于朱翊钧他爹驾崩的太突然,这位万历皇帝继承大统时还比较小,只有十岁。按现在算也就才上小学二、三年级,字还没认全,更别说当皇帝。因此,张居正除了干首辅大臣的活之外,还兼职给万历当老师。

  应该说,张居正这个老师当的相当称职。可惜,称职的有点过了头,啥都管,甚至连元宵节想点个花灯,“张老师”都不让。
  于是,万历找他妈李太后告状。结果李太后非但不管,还训斥了他一顿,让他听“张老师”的话。
  这让万历对张居正更加恐惧,见了他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大气都不敢喘。
  有句话说得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在张居正死后不久,万历就对他进行清算,收回生前封赏,抄家,子孙流放。

  而且,道家常说,物极必反。
  头十年,万历被压抑的太狠,啥也不敢干。于是,等张居正死了以后,他啥都干,除了正事儿。
  大概也正是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开始,万历皇帝躲进深宫玩耍,不再接见大臣。这一不见,是彻底不见。他爷爷嘉靖因为爱好修道,也爱玩神秘,躲在宫中,但最起码还见内阁成员,像严嵩、徐阶那帮人。万历可倒好,谁也不见。
  帝国的运作,和现代社会不太一样,朝廷内外的大事小情,最终都得皇帝拍板儿。很多事,大臣想管,但做不了主。
  再说皇帝都见不着影儿,谁有心思管边区少数民族打架斗殴这点破事儿。更何况,带头打架的人,看起来那么的恭顺。

  虽然努尔哈赤并不知道这些内情,但不影响他得出正确的结论。
  有了这一结论,努尔哈赤放下包袱,再接再厉,将手伸向了完颜部,当年女真族最辉煌的部落。不过,完颜·阿骨打如果在天有灵的话,应当感到欣慰,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女真将进入更加辉煌的时代。而且从某种角度讲,努尔哈赤及其子孙不仅完成了阿骨打当年未了的心愿(统治中原),而且还替他的家族报了仇(征服蒙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