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历史看大清-一个票友眼中的中国史》
第13节

作者: 历史票友_康永聪
收藏本书TXT下载
  找尼堪外兰报仇,自然是努尔哈赤当前最重要的事,然而过程中出现新的仇恨、新的敌人,努尔哈赤也要先摆平。否则,极有可能,他再也见不到尼堪外兰。
  而在追逃讷申之前,努尔哈赤也有些紧急的事情需要处理。其中一件,来自他的邻居栋鄂部。
  日期:2018-07-16 21:33:46
  (31)【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前面【引文】中我们提过,从祖辈开始,努尔哈赤所在的部落和邻居栋鄂部一直有摩擦,谁也不服谁,直到觉昌安一辈的时候,问题才得到了初步解决。解决的方式,一方被打服。当初觉昌安跟哈达部联合,沉重打击了栋鄂部。

  口服心不服。
  正好这个时候,努尔哈赤跟哈达部因为济湖寨的事,已产生矛盾。即便没有矛盾,哈达也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哈达。因为努尔哈赤的那个后老爷、与“宁古塔”家族有着不解之缘的哈达部领袖王台,此时已经去世。哈达内部,正为领导权的问题,争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心思管外人的事。
  于是,栋鄂部的头领们为此开会商量。其中有人提出:“当初宁古塔贝勒向哈达借兵,占领我们好几处营寨,现在他们之间闹得不愉快,我们应该趁此机会,干他一票,夺回失去的营寨,一雪前耻!”
  大伙异口同声,都说好,歃血为盟,同仇敌忾。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因为栋鄂内部也不和谐,本来商量好好的,到真操作的时候,你多他少,谁指挥谁,各种矛盾,最终头目们不欢而散。
  如果到此为止,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不会有什么影响。可惜很不巧,他们的计划被另一个人知道了,那个人的名字叫努尔哈赤。
  得到消息后,努尔哈赤决定先发制人。
  努尔哈赤对手下的将领说:“栋鄂部本想攻击我们,结果还没出师,自己先乱了套。我们应该先下手为强,以免受制于人。”
  有将领提出:“以往我们几仗,基本都在自家势力范围,轻车熟路,这次大部队要深入到人家地盘,取胜的话,还好说,一旦失败,恐怕很麻烦。”
  努尔哈赤说:“我们如果不先动手,等他们内部协调一致,迟早还要打过来的。战火,还是在别人家点燃,比较好。”
  众将都点头称是。
  日期:2018-07-17 21:28:33

  (32)【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努尔哈赤率兵攻打栋鄂部的齐吉答城(今辽宁省本溪市恒仁县北甸子乡南部)。刚一开始,进攻比较顺利。手下的士兵们或多或少都打过几场硬仗,对攻城拔寨颇有心得。按传统套路,木战车开路,架云梯登城,然后向寨内射箭,一般是火箭,目标为易燃物,趁着寨内着火,一片混乱,再由骑兵冲击防守相对薄弱的地方。经过这一系列攻击,一般的城寨很难守住,齐吉答城应该也不例外。不过,就在眼看要攻破城池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天降大雪。
  那或许是1584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早了一些。
  雪太大了,遮天蔽日。本来齐吉答城三面环水,一片开阔地。稍一起风,毫无遮挡,风卷积着雪花,打在脸上,睁不开眼。更严重的是,再大的雪花,终究要落下,要么融化,要么堆积,导致云梯湿滑,无法攀登;马蹄深陷,骑兵跑不动;就连搭弓射箭,也都很困难。努尔哈赤一看,这仗没法打,赶紧下令撤退。
  当然,这属于官方的说法。我还看到过另一种说法,根本没下雪,这一仗损失惨重,没打下来。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后一种说法,因为有时候《实录》不见得实录,但凡涉及对皇帝名声不利的记录,都要经过篡改的。如果直接记载战斗失败,恐怕前面那段“先发制人”的经典对白,就得理解为皇帝不听劝阻,导致损兵折将。这种写法,严重有损开国始祖的光辉形象,必须修改。
  当然,这仅仅代表我个人的看法。由于当时没有天气预报,即便有,也没有记录,所以那场大雪的无从考证。
  不过,不管真相如何,结局只有一个,齐吉答城没攻下来。
  班师回城的途中,路过栋鄂部的另一座城寨,名叫翁科洛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业主沟乡附近)。此时大概雪已停,但努尔哈赤心里火却燃烧起来,想到自己如此兴师动众,哪能无功而返,干脆就地取材,直接拿它开刀。

  基于这种认识,努尔哈赤整顿军马,向翁科洛城发动进攻。
  还是老套路,战车、火攻、骑射。城寨周围的悬楼、房屋燃起来,一片火海。经过上一仗,努尔哈赤也打急眼了,亲自登上寨楼,向城内射箭。
  以往时候,努尔哈赤打仗跟打猎一样,敌人跟猎物一样,想咋射咋射。
  这次,略有不同。
  正当努尔哈赤打得酣畅淋漓之际,一支冷箭射穿了他的头盔,刺进了头骨。幸好头盔质量过关,头骨够硬,箭没有刺得太深。这事儿搁一般人,肯定赶紧找个僻静处检查一下伤势如何。努尔哈赤无愧于他的英勇,不是一般的猛,连看都不看,直接把箭拔出来,搭弓射回去,杀死一个敌兵。而且一般人,就算有惊无险,也会有所顾忌。可在努尔哈赤这里,压根儿就没有退缩二字,只能越挫越勇。

  然而,俗话说,祸不单行。一转身的工夫,又一支冷箭,射穿了他的铠甲,刺进脖子。努尔哈赤依然勇猛,直接拔箭。
  这一次,严重失算。
  铠甲依旧给力,脖子依旧坚挺,刺得也不太深。然而,箭的质量不行。当那支箭刺穿铠甲的同时,箭头儿已经弯曲,然后弯曲的箭头儿横着刺进了努尔哈赤的脖子。
  拔箭倒也没问题,关键用力过猛。

  弯曲的箭,像钩子一样,直接从努尔哈赤脖子上拽下一块肉。瞬间,血流如注。努尔哈赤明白这回玩大了,赶紧从寨楼上爬下来。稍作休息之后,又狂饮了几壶水,努尔哈赤不甘心,想继续战斗,怎奈失血过多,几度昏厥。无可奈何,只好退兵。
  修养一段时间,感觉伤势已无大碍,努尔哈赤再度出征,兵锋直指翁科洛城。
  这一次,没有意外,一举攻陷城寨。
  努尔哈赤对上次的两箭念念不忘,派人对城中的俘虏进行背靠背调查,最终找到了那两个射箭的人,一个叫鄂尔果尼,另一个叫罗科。
  当士兵们将已经绑成粽子的两个人带到努尔哈赤面前,准备邀功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努尔哈赤竟然亲手为他们松绑,而且握住两人的手说:“壮士们!你们好样的!”
  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四目相对,愣得不知如何接话。
  可好事还没完,努尔哈赤当场宣布,授予他们“牛录额真”之职。
  牛录额真,是“八旗制度”中的一种官职。这个时候“八旗制度”还没正式成型,等后面我们再详细介绍。大家只要知道,“牛录额真”作为最基层干部,一般管辖三百户,只不过,管辖的范围比较复杂,属于军政合一,大到出兵打仗,小到婚丧嫁娶都得管。如果单从军事角度而言,这种编制大概相当于一个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