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和萧氏从淑妃和皇后,贬为庶人,囚禁在大内深处的冷宫,虽然说环境和待遇差了些,最起码还算是保住性命了,因为武氏一开始也没打算要杀死她们,直到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武氏彻底狠下心来,那就是一日,不知道高宗怎么搞的,想起了王氏和萧氏,于是去到冷宫,出现了这样的情节:
高宗说到:“皇后、淑妃安在?”而王氏如此回答:“妾等得罪,废弃为宫婢,何得更有尊称,名为皇后?”看到这样,天性多情的高宗也心软了,王氏看到有了转机,说道:“今至尊思及畴昔,使妾等再见日月,出入院中,望改此院名为‘回心院’,妾等再生之幸。”
这一幕是不是跟当日在感业寺为尼的武氏很相似,那么高宗心里有什么想法我们暂且不谈,他也只说了句“朕即有处置。”但是后来我们可以发现,王萧二人被严刑致死,显然,即有处置,即处死王氏和萧氏,下命令的不是别人,正是高宗,而武氏只不过在这个事件里充当高宗的打手和执行者而已。
高宗默许处死王萧二人,那么问题就在于王氏和萧氏怎么死的,抱歉,众说纷纭,先提提大唐新语这本来自唐朝年间刘肃撰写的,也算是新唐书+资治通鉴里王萧二人那怪异的死的模板吧?
《大唐新语12·酷忍27》提及高宗犹念之,至其幽所,见其门封闭极密,唯通一窍,以通食器,恻然呼曰:“皇后、淑妃何在复好在否?”皇后泣而言曰:“妾得罪,废弃以为宫婢,何敢窃皇后名!”言讫呜咽,又曰:“至尊思旧,使妾再见日月,望改此为回心院,妾再生之幸。”高宗曰:“朕即有处分。”则天知之,各杖一百,截去手,投于酒瓮中,谓左右曰:“令此两妪骨醉可矣。”初,令宫人宣敕示王后,后曰:“愿大家万岁。昭仪长承恩泽,死是吾分也。”次至淑妃,闻敕骂曰:“阿武狐媚,翻覆至此,百生千劫,愿我托生为猫儿,阿武为老鼠。吾扼其喉以报今日足矣!”自此,禁中不许养猫儿。频见二人为祟,被发沥血,如死时状。则天恶之,命巫祝祈祷,祟终不灭。知
日期:2017-11-03 16:09:13
我们对比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可以发现,竟然一丝不差,唯一的差距恐怕就是一些词汇上的修订和补充而已:
《资治通鉴·唐纪16》——故后王氏、故淑妃萧氏,并囚于别院,上尝念之,间行至其所,见其室封闭极密,惟窍壁以通食器,恻然伤之,呼曰:“皇后、淑妃安在?”王氏泣对曰:“妾等得罪为宫婢,何得更有尊称!”又曰:“至尊若念畴昔,使妾等再见日月,乞名此院为回心院。”上曰:“朕即有处置。”武后闻之,大怒,遣人杖王氏及萧氏各一百,断去手足,捉酒甕中,曰:“令二妪骨醉!”数日而死,又斩之。王氏初闻宣敕,再拜曰:“愿大家万岁!昭仪承恩,死自吾分。”淑妃骂曰:“阿武妖猾,乃至于此!愿他生我为猫,阿武为鼠,生生扼其喉。”由是宫中不畜猫。寻又改王氏姓为蟒氏,萧氏为枭氏。武后数见王、萧为祟,被发沥血如死时状。后徙居蓬莱宫,复见之,故多在洛阳,终身不归长安。
时间也确立了,是永徽六年乙卯,公元六五五年,11月不久,不超过12月,那么新唐书如何记载的呢?他的记载是:初,帝念后,间行至囚所,见门禁锢严,进饮食窦中,恻然伤之,呼曰:“皇后、良娣无恙乎?今安在?”二人同辞曰:“妾等以罪弃为婢,安得尊称耶?”流泪呜咽。又曰:“陛下幸念畴日,使妾死更生,复见日月,乞署此为‘回心院’。”帝曰:“朕即有处置。”武后知之,促诏杖二人百,剔其手足,反接投酿甕中,曰:“令二妪骨醉!”数日死,殊其尸。初,诏旨到,后再拜曰:“陛下万年!昭仪承恩,死吾分也。”至良娣,骂曰:“武氏狐媚,翻覆至此!我后为猫,使武氏为鼠,吾当扼其喉以报。”后闻,诏六宫毋畜猫。武后频见二人被发沥血为厉,恶之,以巫祝解谢,即徙蓬莱宫,厉复见,故多驻东都。中宗即位,皆复其姓。
但问题来了,新唐书的记载前边有一段话:而后及良娣俄为武后所杀,改后姓为“蟒”,良娣为“枭”。这表示了编书的宋祁,欧阳修并不相信这类记载,觉得太过匪夷所思,超出常理了,下面的这段抄录自大唐新语的仅能算作参考,因此,改姓蟒氏枭氏就没归纳在内,同样的矛盾也出现在旧唐书中,请看:
永徽六年十月,废后及萧良娣皆为庶人,囚之别院。武昭仪令人皆缢杀之。后母柳氏、兄尚衣奉御全信及萧氏兄弟,并配流岭外。遂立昭仪为皇后。寻又追改后姓为蟒氏,萧良娣为枭氏。
也就是说王氏萧氏是缢杀,但问题来了,既然为缢杀,那么旧唐书里面出现的那段源自大唐新语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庶人良娣初囚,大骂曰:“愿阿武为老鼠,吾作猫兒,生生扼其喉!”武后怒,自是宫中不畜猫。初囚,高宗念之,闲行至其所,见其室封闭极密,惟开一窍通食器出入。高宗恻然,呼曰:“皇后、淑妃安在?”庶人泣而对曰:“妾等得罪,废弃为宫婢,何得更有尊称,名为皇后?”言讫悲咽,又曰:“今至尊思及畴昔,使妾等再见日月,出入院中,望改此院名为‘回心院’,妾等再生之幸。”高宗曰:“朕即有处置。”武后知之,令人杖庶人及萧氏各一百,截去手足,投于酒甕中,曰:“令此二妪骨醉!”数日而卒。后则天频见王、萧二庶人披发沥血,如死时状。武后恶之,祷以巫祝,又移居蓬莱宫,复见,故多在东都。中宗即位,复后姓为王氏,枭氏还为萧氏。
日期:2017-11-03 16:55:55
唐朝当时的各类史书笔记,如《隋唐嘉话》、《封氏闻见录》里,都未曾记录王萧二人的死,就连《朝野佥载》把武氏一族的恶事记录个干干净净都未曾收录,因此,如今能查到最早的记录源自大唐新语。
但新的问题来了,人家刘肃记载的是截去手而已,新唐书成了剔其手足,资治通鉴成了断其手足,旧唐书那段成了截去手足,我们可以发现,完全多加了个足,如果说抄录的话,怎么会抄出如此诡异的见解,旧唐书为截,还算是接近大唐新语,可是新唐书的剔还有资治通鉴出现的断,这就已经距离很远了,而且刘肃并没有说王萧还活着,只是说了她们被打了一百板后被剔去双手投入酒缸中,让他们骨醉而死,问题来了,后面明明没有数日而死,新唐书和资治通鉴来的数日而死源自哪里。
有人如此对这种不合理的做法进行辩驳:1、旧唐书的记载有问题,我先前讲过,既然真的要处死王萧二人将其缢杀,那么为什么又出现下面的虐杀记载,这不是前后矛盾,新唐书所谓的反接简直就是胡说八道,所谓反接应该是手脚掉个个,但问题是接的上吗?估计那时候太医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道理自古皆然;
2、就是王萧二人接受廷杖100后竟然还能安然无恙,还能留着一口气等着被砍去手脚数日而卒,我真的服了,我再看到这一记载时也目瞪口呆,难道说在唐宫时期就有了那种灵丹妙药,后来我确认了,开玩笑,如果真有,得了痨病的李弘是怎么死的,有这样的灵丹妙药怎么不会拿出来救李弘,很明显,这是一种夸张的比喻,但是夸张到如此地步可算是服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