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皇的一生功过》
第30节

作者: 梦中旅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而永徽元年高宗也作出以下表现,但结果是臣子们的意见都毫无见解,长孙无忌说是朝廷政策独当,没有什么失误,自然也没有什么建议了,当时就跟如今的情形一样,噤若寒蝉,鸦雀无声,得了,高宗气死了,我们也看到了入过高宗当真大权在握,何至于受这样的气,这个不算,那么接下来的事就是臣强主弱后的最佳表现:
  永徽三年,武氏回宫三年后,高阳和房遗爱谋反一事爆发,当然到底是不是真的,现在也未知,结果是牵连进去的皇室中人甚广,可以说比太宗时期前太子承乾谋反事件牵连进去的人还会这么多。
  《旧唐书列传26·李恪》永徽中,会房遗爱谋反,遂因事诛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有子四人:仁、玮、琨、璄,并流于岭表。
  《新唐书列传5·李恪》无忌常恶之。永徽中,房遗爱谋反,因遂诛恪,以绝天下望。临刑呼曰:“社稷有灵,无忌且族灭!”四子,仁、玮、琨、璄并流岭表。
  《资治通鉴·唐纪15》——先是,驸马都尉薛万彻坐事除名,徙宁州刺史,入朝,与遗爱款昵,对遗爱有怨望语,且曰:“今虽病足,坐置京师,鼠辈犹不敢动。”因与遗爱谋:“若国家有变,当奉司徒荆王元景为主。”元景女适遗爱弟遗则,由是与遗爱往来。元景尝自言,梦手把日月。驸马都尉柴令武,绍之子也,尚巴陵公主,除卫州刺史,托以主疾留京师求医,因与遗爱谋议相结。高阳公主谋黜遗直,夺其封爵,使人诬告遗直无礼于己。遗直亦言遗爱及主罪,云:“罪盈恶稔,恐累臣私门。”上令长孙无忌鞫之,更获遗爱及主反状。

  司空、安州都督吴王恪母,隋炀帝女也。恪有文武才,太宗常以为类己,欲立为太子,无忌固争而止,由是与无忌相恶。恪名望素高,为物情所向,无忌深忌之,欲因事诛恪以绝众望。遗爱知之,因言与恪同谋,冀如纥干承基得免死。
  春,二月,甲申,诏遗爱、万彻、令武皆斩,元景,恪、高阳、巴陵公主并赐自尽。上润谓侍臣曰:“荆王,朕之叔父,吴王,朕兄,欲匄其死,可乎?”兵部尚书崔敦礼以为不可,乃杀之。万彻临刑大言曰:“薛万彻大健儿,留为国家效死力,岂不佳,乃坐房遗爱杀之乎!”吴王恪且死,骂曰:“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
  乙酉,侍中兼太子詹事宇文节,特进、太常卿江夏王道宗、左骁卫大将军驸马都尉执失思力并坐与房遗爱交通,流岭表。节与遗爱亲善,及遗爱下狱,节颇左右之。江夏王道宗素与长孙无忌、褚遂良不协,故皆得罪。戊子,废恪母弟蜀王愔为庶人,置巴州;房遗直贬春州铜陵尉,万彻弟万备流交州;罢房玄龄配飨。
  相对于新唐书旧唐书的只言片语,而资治通鉴提及的就更明确了,永徽三年年底房遗爱高阳谋反一事揭发,最后次年永徽四年春,二月甲申,一干人等被赐死。
  那么有人说高宗救了吗,救了,不过可惜没用,我先前说了高总权力被架空,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救不了任何一个人,相反地长孙无忌等顾命大臣已经商量好了,高宗只有最终的决定权,在这其间,没有否决权,没有任何提建议的权利,有人会指高阳等皇室宗亲死后高宗做出的举动:高阳等皇室宗亲死后,高宗立马下令将他们的财物放到观德殿上让王公大臣举行射礼,借机震慑那帮蠢蠢欲动的宗室大臣,由此可见高宗的求情实质也只是鳄鱼的眼泪,装模作样而已。

  这不能以这个作为高宗无情的推断,旧唐书又是怎么说的:高阳死后被封合浦公主,还有唐睿宗平反了这些高阳谋反案的牵连者,如果当真谋反的话,高阳死后应该跟安乐公主一般加个悖逆庶人的罪人谥号,但结果却是合浦公主,何为合浦,合浦是一个地名,以盛产珍珠闻名,成语合浦还珠就源自于此,因此合浦象征着高阳的身份尊贵,通过高阳等一干人等死后不但被罚,还被封赏,说明了一点,所谓的高阳和房遗爱谋反一案水分很大,而且明显就是属于那种被冤屈的冤假错案。

  日期:2017-10-30 14:44:27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在我看来,所谓的谋反首先必须有军队,肯定的是军队在外地,过去不像现在,如果要调回最起码日夜兼程也得十天半拉月,所谓的谋反仅仅只是一句话:“若国家有变,当奉司徒荆王元景为主。”但忽略前一句:“今虽病足,坐置京师,鼠辈犹不敢动。”
  看起来似乎是真有此事,但实际上呢?前一句是驸马薛万彻所说的:“现在虽然有脚病,坐在京城,鼠辈们还是不敢动。”的确是事,但不一定是弑君大事,房遗爱所说的“如果国家有变,当尊奉司徒荆王李元景为主。”也就是说是国家有变,尊奉荆王为主,但国家为何有变,高宗还在,而且依房遗爱的胆子怎么敢讲这么大不敬的话,在先前高阳和辩机的事他都是三缄其口,缄默不谈,现在倒好,我有个大胆的猜想,房遗爱的这番话,是得到高宗的授意,为什么,所谓的诸王谋反,实际上则是高宗和诸王公主串谋打算从长孙无忌手中夺回皇权的计谋,跟三国演义里面汉献帝衣带诏一个意思,衣带诏 :藏在衣带间的秘密诏书。

  高宗对于舅父的专制跋扈忍无可忍了,但因为念及老臣,而网开一面,可以让他们安享晚年,但是不可能在掌控权力。高宗做好最好的准备,也做好最坏的打算,最好的准备就是薛元彻那句话:只要有我坐在京城,鼠辈不敢横行霸道,而房遗爱所说的就是高宗最坏的打算,如果自己万一有个好歹,自己的叔叔李元景为王,也就是高宗什么都想到了,唯独没想到的是房遗直会告密,所谓的房遗直对高阳无礼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儿,那么高阳为什么这么做,很显然夺去他封爵的不是别人正是高宗,高宗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高宗知道自己肯定无法拉拢到房遗直,他太过耿直,太直是藏不住事的,只是高宗没想到的是此事会加速房遗直泄密,当房遗直当着他的面泄露此事的时候,高宗听着他那番话,累及房家满门,也就是房遗直不相信高宗会成功,于是反水,造成了什么,皇上命长孙无忌审问的,重新获得遗爱到主反叛的情况。

  高宗为什么要这么做,不是他不知道,而是他知道现在计划已经泄密,自己这个无权无势的皇帝救不了他们了,所谓的长孙无忌审问,只是一种心死的话,接下来的一切正如预料到的那样:长孙无忌获得了他与所有皇亲的筹谋,长孙无忌只想做权臣,不想做曹莽(曹操+王莽的简称),为了不让高宗有反悔的余地,他又做了接下来的事儿:司空、安州都督吴王恪母,隋炀帝女也。恪有文武才,太宗常以为类己,欲立为太子,无忌固争而止,由是与无忌相恶。恪名望素高,为物情所向,无忌深忌之,欲因事诛恪以绝众望。我们可以看到李恪有三个原因非死不可,第一个原因,他是隋炀帝的外孙,有前朝皇室的血;第二,李恪文武双全,太宗说他最像自己,曾想立做太子,但被长孙无忌一手制止,也由此交恶于长孙无忌,第三,就是李恪名望较高,人心所向,这是无忌最忌讳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杀鸡儆猴,就是想借机杀掉李恪以断绝众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