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来辩是非--我的黄金十年(07到17年)》
第47节作者:
爱抽烟的小白 日期:2017-12-06 11:31:08
初识
继续那天的展会之旅。
瞅着展会人不多的一个空隙,我去展馆外抽烟。展馆有个边门,我出去的时候,门口的工作人员要扫描我的胸牌,我说,就出去抽根烟,马上进来。她说,不行,所有进出的人都要扫描。
抽完烟我进去,那是早春时节,穿着西服在展馆里还凑合,在外面很冷。进去的时候,她拦住我继续要用扫描枪扫我的胸牌,嘴里丝丝的,貌似很冷。我说,你这不是自找麻烦吗,多冷啊,干嘛这么认真。她说,这是她的工作,要是被领队看到了有一个没扫,她拿不到当天的工资的。她这么一说,我留意的打量她,个子比我矮一个头,眼睛大而无神,这种女孩一看就是阅历尚浅,心地单纯,估计是个在校学生,来兼职打工的。
到了下午,我再次去展馆外抽烟,她照例的拿起我的胸牌扫描,我直直的看着她,她抬头,认出了我,我嬉皮笑脸的看着她,你今天尽扫我一个人了,她嘴巴一撇,你每天要抽多少烟啊,我歉意的说,不好意思。我默默的抽着烟,看着没有人进出,就跟她聊天,问她是哪个学校的。她的学校,离小晶的公司不远。她说话很有意思,上海话估计有些词是说不出来的,所以她巴拉巴拉说的时候,有些词要用普通话才说的出来。她说话的时候,不断的跺着脚,站在风口上,是很冷。
我返回展馆,在公司的展台里倒了一杯热水,向她走去。
日期:2017-12-06 12:07:30
善良
在我很小的时候,经常有逃难的外地人来我们那个小乡村,一般是以村为单位,敲锣打鼓的,那真的是万人空巷,他们表演一些简单的杂技,在文化贫瘠的乡村,已经算是文化大餐了。表演完毕,他们就分散到各家,求一顿晚饭。记得一次,是一个母亲带着一个孩子到我们家,怯生生的站在门外,对我们谄媚的笑着,母亲把她们请进来,她们拿出自己的碗,母亲邀请她们上桌吃,她赶紧拒绝,拿过一张长凳,蹲在长凳旁边,不肯跟我们同桌吃饭。母亲给她装了满满一碗饭菜,她千恩万谢的,跟孩子一起吃起来。那个跟我差不多同龄的孩子,埋头吃饭,头都不敢抬。经过交谈,她们那是山区,遇到灾年,就整个村子出来逃难,走道哪吃到哪,遇到好心人还赏碗饭,也经常吃到闭门羹。她们一碗饭很快就吃完了,母亲又给她们盛一碗,把菜基本都给她了。她苦笑着说,大姐你别笑话,遇到好心人,我们是尽量多吃点,不知道下顿什么时候吃呢,说完开始抹眼泪,母亲也眼眶红了。
吃完,那个妇女对她的孩子说,把你送给这家人吧,这家人心好,天天能吃饱饭,还有灯,多好。在她眼里,有个房子住,每天能吃饱,有灯光,就是幸福。那孩子吓哭了,扑到母亲怀里,坚决的说,不!在孩子眼里,妈妈在哪,哪里就是家。
临走的时候,母亲把没吃完的剩饭剩菜,全给那对母子了,她感动的要下跪,被母亲拦住了,她嘴里说,遇到菩萨了,我现在还记得这个情景。母亲虽然是一个没文化的农村妇女,但她教会了我人生最重要的品质-善良。
那次陪小Q去外滩,在去找酒店的路上,我看到地铁口有个卖煮玉米的。下着小雨,他身上都淋湿了。我走过去,买了2个玉米,叫他快点收摊。后来小Q说,本来她一直犹豫当天要不要给我,但看我对一个卖玉米的小贩都那么友善,她说知道我不是坏人,所以最终,对我敞开了心和身体。
看着这个展会小女生冻的发抖,我本能的想给她倒杯热水,这跟男女之情无关,仅仅是我的天性反应。
日期:2017-12-06 12:14:16
一更新,就有天涯水军给我发信息,提供顶帖服务。我写这个帖子,不为出名,也不为出版,只是我的个人心灵救赎,所以免了吧,各位放过老衲吧。
日期:2017-12-06 12:33:02
巧
把水递给她,她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我,不知何意。我说,天气冷,你喝杯水,我来帮你扫卡。她不敢走远,站在我旁边小心的喝水。要是你们领队来了,我就还给你,不打搅你的工作,你喝点水暖和下。过了一会她习惯了,我一边熟练的给进出的人扫胸卡,一边跟她聊天。我说是国际贸易专业的,问她是哪个专业。她这次眼睛瞪的很圆,看着我不说话,我痴了,对这种外表呆萌,清纯而身材还有料的女孩,没有抵抗力。刹那间,我想起一个人,福原爱,她很像她。
她说,她也是这个专业的。这个专业,有一个职称考试,跟英语四级一样,不过拿不到学位的。我问她过了吗,她耷拉着头,说考了一次没过。我说这个考试有诀窍的,我在自己的书上做了备注,可以借给她看,她像看到救星一样,使劲的点头。按现在的话说,这都是套路啊,她一点防范心理都没有。
她叫小婧,我以为和小晶同名,等看她QQ的时候,才知道是这个字。加了她QQ,我笑了,她的QQ头像就是福原爱,是她的粉丝。我说,我在大学的时候,体育兴趣课选的就是兵乓球,省队退休的一个运动员给我们当教练的,所以我兵乓球可是很厉害的哦。她说,一定要跟我切磋下。这不是吹牛,从小,没什么好玩的,父亲用木板给我做了一副球拍,当然是没有胶皮的,每天放学了就把家里的大木门卸下来,中间摆上钻头,就成了球台,一直打到天黑。上大学的时候,听说有乒乓球兴趣班,我马上报名了。这么多年,虽然生疏了,但是底子在那呢。
无巧不成书,跟她的交往充分诠释了这个词,注定我和她要发生故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