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史 全新解——传世文献+出土资料重述那段奠定中华走向的朦胧上古史》
第34节作者:
唐封叶 日期:2017-10-27 10:11:58
西北方平定之后,屁股安稳的文王开始大胆地经略东方。
文王受命称王后第三次出兵,讨伐的是黎国(又写作耆国)。文王时的黎国为子姓,是商王分封的同姓诸侯国,位于现在的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县南边的壶关境内。相对于近边的犬戎和密须,黎国距离周人的核心统治区,就远得多了。就是从周人东方的行政中心程邑出发,到黎国的地图距离也有近5百公里!文王为什么能从陕西关中,一下子跃进千里,进攻山西东南部的黎国?这就要重提前面说过的“虞芮之讼”。这虞国,前面我们详细讲过,是太伯之国,位于今山西平陆一带,季历讨伐今山西戎狄时是周人在山西的重要前进据点。文王继位后第一次冒失伐商失败后,虞国可能也被商人收拾,不敢再充当兄弟之国周人的山西基地。但是随着周国势力再次崛起,自“虞芮之讼”后,虞国又成为周人的前进兵站。商末的芮国,在今天山西芮城县。当时芮国是何姓不详(周代的芮国已是姬姓),可能为姜姓,因为北宋时期编修的《广韵》一书说:“神农居姜水,以为姓,其后为齐、甫、申、吕、纪、许、向、芮”,提到姜姓诸国中有芮国。也许因为姬姜长期联姻的关系,姜姓芮国跟周人关系很好,故而跟周人的分支国虞国闹矛盾的时候,芮国选择去找西伯昌评理。芮城县东北方的山西永济西,有著名的黄河蒲津渡口(当然商朝时不一定有这渡口名),是关中与山西间的重要往来通道。芮人倒向周国,周人自然就方便渡河东进山西。因此文王伐黎的行程,可能是从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的程邑出发,在芮国的接应下自蒲津渡东渡黄河,过了河在虞国进行歇息和物资补充,然后再向东北进发,前往今天山西壶关的黎国。一路都有照应,能得到休整补充,这应该就是周文王能顺利克黎的原因。
日期:2017-10-27 10:35:22
话说这黎国,与商朝的都城安阳隔太行山相望,航空距离仅100公里左右。黎国(今壶关)以北的今长治地区,还是太行八陉中第四陉—滏口陉的西入口。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先简要介绍一下太行八陉在我国军事地理中的重要作用。太行山纵贯河北、河南和山西之间,是华北平原和山西高原的天然分界线。气势磅礴的太行山如一道天然长城,阻隔了东西两边的联系。不过绵延千余里的太行山深处,却有8个自然形成的地势险要、崎岖难行的峡谷,可以沟通河北平原与山西高原,这就是所谓的“太行八陉”。而从黎国以北通过滏口陉穿过太行山,东面就是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所辖的峰峰矿区。从峰峰矿区南下到殷商都城安阳,直线距离仅30余公里,急行军也就是一两天的路程。因此,商末时的黎国,是商都安阳以西的一个重要军事防御据点;黎国有失,太行山对商都的屏障作用就丧失近半了,安阳的西大门也就算半开了。
日期:2017-10-27 11:06:11
正因为黎国的地位对商朝来说非常重要,所以文王打下黎国后,给商人带来的震动可想而知。《尚书》中有一篇叫《西伯戡黎》,说的就是文王打下黎国后,商矯hong王室贵族祖伊十分震恐,跑去劝谏纣王不要再贪图享乐,并赶紧制定对策。但是纣王的反应却是完全无视、毫不在乎:“哎呦,我难道不是一生下来就有大命在天的吗?”不过《西伯戡黎》这篇后边又借祖伊之口大讲先王不再庇佑商朝,百姓也希望其灭亡,并指责纣王荒淫,这着实有点不太像商朝未亡时贵族臣子敢说、应说的话,很可能是周朝时商人后裔宋国人的追记。因此纣王是否真的曾说自己“有命在天”,咱们也不能确定。可周文王这几年征伐灭国,尤其是攻打对商朝极其重要的黎国,也确实没见传世古籍上写纣王有什么行动反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纣王真的相信文王是在自己授予的征伐之权下,为自己平定叛国的吗?以纣王的聪明,就算前面文王伐犬戎、灭密须,他还没看出文王是打着为商朝平叛的旗号扩充自家实力;但文王讨伐与商同姓的黎国后,他肯定会明白文王的叵测居心。他之所以没有立即反击周人,应该不全是妄自尊大到不顾王朝兴亡、自身性命。最符合当时情形的解释,恐怕是当时的商朝,内有就贵族不满纣王任用“小人”,外有东夷为首的诸侯叛乱动荡,需要商朝大军弹压。笔者上节推测过,“文王受命元年”大概相当于纣王十六年左右,文王伐黎在受命后几年内;在介绍纣王与东夷的战争时我们也提到,据《小臣艅犀尊》铭文和殷墟卜辞显示,纣王十五年和二十年时商人曾发动对东夷的大规模战争。内外交困之下的纣王,深知决不能两线作战。他的军事算盘,应该是西守东攻:对西方先取防御状态,守住太行山,最低守住太行山东麓的滏口陉等各陉的东出口;对东方则集中力量一举彻底安定东夷地区。等到东方缓和下来,他再腾出手,全力对付西方周人。纣王说的“有命在天”的那些话,如果真的存在过,应该也是他安抚惊恐的商朝贵族的话,让他们不要被打到黎国的周人吓倒,而破坏了自己先东后西的战略计划。
日期:2017-10-27 19:08:15
文王受命称王后第四次出征,讨伐的是邘国。这邘国我们前面也介绍过,甲骨文中写作“盂”,其位置在今天河南沁阳西北。因邘(盂)与鄂地非常接近,其国又称“鄂国”。鄂国君主本姓姞。纣王的父亲帝乙在位时,姞姓邘国(鄂国)曾经反叛,并进犯商朝的属国。帝乙九年十月到十年九月,商王帝乙动员多个诸侯国的军力,对姞姓邘国(鄂国)发起历时一年的大规模讨伐。帝乙驾崩其子纣王上台后,可能是出于先大棒再胡萝卜的政策,纣王一度封姞姓邘侯(鄂侯)为三公。但没多久,纣王就借口邘侯(鄂侯)帮着被剁成肉酱的另一位三公鬼侯说话,把他给杀了,并腌成了肉干。姞姓邘侯(鄂侯)死后,其族人南下逃到了今天湖北随州安居镇一带,重建了鄂国。随后可能纣王为了填补姞姓邘国(鄂国)人南迁留下的空间,重新分封自家的子姓贵族到邘地为侯,仍沿袭“邘国”的国名。
日期:2017-10-27 19:10:00
文王为什么要讨伐商朝的畿内封国子姓邘国呢?这我们要详细分析一下邘国(盂国)的地理位置。沁阳西北的邘国(盂国)位于黄河以北、今天山西、河南两省交界处。殷墟卜辞显示,它是商朝的重要粮食产地、田猎区,军事上更是商矯hong王畿西南的重要军事基地。邘国(盂国)向西,有太行八陉的第一陉—轵关陉。经轵关陉通过王屋山、中条山之间的隘道,可以直达今天晋西南的侯马一带。邘国(盂国)的北方则有太行八陉的第二陉—太行陉。经天井关进入太行陉,可以北达今天晋东南的晋城、长治等地。所以此地历来是河南进入山西的交通要道。商代对今天山西一带的反叛诸侯或方国用兵,基本上都以此为出发基地的。战略地位如此重要的地方,无怪乎文王要讨伐了。
日期:2017-10-27 19:26:21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