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秘史:宫斗、爱情、历险、玄幻,为你塑造一个鲜活有肉的刘贺人生!》
第14节

作者: 布道者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萧生,你不肯按常规出牌,所以只作了个守门官。”
  萧望之大声回答王仲翁:
  “各行其志,从吾所好,有何惑焉。”
  好一句各行其志,从吾所好的洒脱。
  当立志成为一代明君的激情过后,刘贺最惦记的还是皇太后上官秋水。
  不能说刘贺没有想过她们之间辈分的错乱和对乱伦的顾忌。其实就像导火索一样,如果没有霍光,或者说没有霍显借着韩义提及这个话题,也许刘贺一辈子都不会想着去追他的后母,就算是他想到了,但这层窗户纸如果没人捅破,他也会把这个邪恶的念头埋藏在心里沤烂的。现在就像堤坝被打破了缺口,欲望的洪水泛滥了。

  刘贺再次来到翠华宫。
  刘贺已经做好了吃闭门羹的心理准备,想不到他还是见到了心上人上官秋水。也许,她也想见他。对于早已食骨知髓的少丨妇丨上官秋水来说,毕竟翠华宫着实在太寂寞了。这样的事,没有人能在这中间评判是非。
  “你这样频繁的来见哀家就不怕朝臣们说闲话吗?”
  上官秋水低着头,幽幽的说道。

  “我顾不了那么多了。我真的喜欢你,如果有可能,我宁愿不要这个位子,跟你一起远走高飞。”
  “你真的是这样想的吗?”
  上官秋水沉默了一会,抬头看着刘贺,严肃的问道。
  “是的,”
  刘贺郑重的点点头。
  “好,我答应你,你也不用放弃你的皇位,但我有一个条件。”
  上官秋水思考了一会,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
  “什么条件?你说。”
  “杀了大将军。”

  这句话从上官秋水的嘴里冷冰冰说出来,让刘贺大吃一惊。
  “什么?杀了大将军?他可是你的外祖父啊?”
  “不!他是我的杀父仇人,是我们上官家的仇人!”
  上官秋水几乎是歇斯底里的大叫,仿佛要把这些年压在她心里不敢对人说的积郁一下子都宣泄出来。
  “阿水,不要这样,我一定为你报仇。”
  刘贺想上前拥抱上官秋水,抚平她的激动。上官秋水下意识的推开了刘贺,往宫里跑去,将要到宫门的时候,她停下脚步,回头对刘贺说:
  “我等你为我报仇。”
  日期:2018-03-16 18:21:52
  第六章  长安二十七日之废了他
  26
  这几天,刘贺一连下的几道诏书再次惹恼了霍光。
  第一道诏书:朕闻高皇帝求贤若渴,身边智谋折冲之士云集,遂有天下,朕当效之。诸贤士大夫愿意为国效力从吾游者,朕必尊崇之。布告天下,使明朕意。
  第二道诏书:罢黜干部队伍的闲散人员——裁撤冗员。

  第三道诏书:减免苛捐杂税。大赦天下。
  第四道诏书:任命他的两个姐夫为侍中。
  第五道诏书:为昌邑哀王的外家李氏平反,寻找李氏在世遗孤。
  第六道诏书:以皇考的名义把昌邑哀王刘髆的牌位放到宗庙里。
  大将军府。
  “哼,提拔人才,罢黜冗员,却把自己的两个姐夫任命为郎官。平反武帝外戚李氏,滥封昌邑故人,陛下这种种作为连跟大将军打个招呼都没有,他想独揽大权也太急了吧?再者,既然为昭帝后,就不当再尊崇昌邑哀王了,这是礼法。”
  大司农田延年喷喷不平。

  “老夫一心为了汉室,殚精竭智,不遗余力四十多年,如今老了。没用了,他像扔下一双敝履一样抛弃老夫。对我尚且如此,我死之后,不知道他会怎样对我的子孙?”
  霍光面沉似水,目露凶光,看着田延年,似乎想从田延年的嘴里找到答案。
  “废了他!”
  田延年干脆说道。

  “废了他?”
  霍光有些惊讶。
  “对,废了他!”
  田延年再次斩钉截铁。
  ““如果废了他,我想知道,在古代有没有这样的先例?”

  霍光心动了。但他没有勇气也没有信心冒天下之大不韪。他小心翼翼的问道,希望在历史的故纸堆里为自己这种冒险的行为找到注脚。
  “有。伊尹相殷,其王太甲无道,伊尹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反而称赞他忠诚。大将军若能行此,亦汉之伊尹也。”
  田延年成竹在胸,几句话就把商朝的一段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给霍光说清楚了。
  “真的有这回事?”
  霍光心里还不踏实,再次问道。田延年肯定的点点头。
  “太好了!”
  既然有历史的先例,他依葫芦画瓢也就无可厚非的了。霍光目视远方,长长的出了一口浊气,仿佛找到了一根稻草,可以反手一搏了,心里也宽舒了许多。
  “不过,这不是一件小事,让老夫仔细斟酌斟酌。”
  同样是心腹,但霍光更看重张安世,不仅仅是因为张安世的地位比田延年高,更在于张安世是官宦大族。所以,关于废立这样的大事,霍光更需要军事地位仅次于自己的车骑将军张安世的支持和帮助。

  车骑将军富民侯张安世是武帝时的酷吏张汤的儿子。
  张汤这个人可不得了,绝对称得上司法领域的天才。
  张汤是杜陵人,父亲是长安丞。有天,父亲外出办事,让张汤在家里看门,厨房里的肉不小心被老鼠偷吃了。父亲回来后非常生气,把张汤狠狠的打了一顿。小张汤怨恨老鼠,就拿了一把䦆头,找到鼠洞,用火熏,用䦆头挖,终于把偷吃肉的老鼠给逮住了,也把老鼠吃剩下的肉找到了,然后张汤用绳子把老鼠绑起来挂在庭院里的树杈上,自己找了一块大石头坐下来,开始厉声陈述老鼠的罪状,拷打审问,再写出审问的记录和判决上报的程序,案卷齐备了,张汤又在厅堂下肢解了老鼠。

  张汤在院子里所做的这一切父亲就在旁边默默的观看。等审讯、肢解、记录完毕,父亲走过来,拿过张汤所写的判决文书,惊讶得下巴都要掉了,这哪是什么十来多岁的小孩子哟,这架势、这手笔比一个有几十年工作经验的老狱吏还要成熟老练。
  这孩子都成精了都。
  日期:2018-03-17 13:03:49

  27
  张家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父亲震惊于张汤司法方面的天赋,就让张汤专门学习刑狱文书,父亲死后,张汤为长安吏,接着,张汤的运气就来了。
  聪明人总是能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机遇,张汤就是这样的人。
  武帝的舅舅周阳侯田胜为诸卿时,曾经因为官司被关在长安的监狱里,张汤知道这是个贵人,就倾身结交,百般照顾。果然,没过多久,田胜就出狱了,还被封为列侯。田胜没有忘记长安狱中的小吏张汤,把他找来,带着他到各个权贵之家拜访结交,官职也一路高升,到了田胜的弟弟武安侯田蚡作宰相的时候,张汤已经被补为朝中贵臣侍御史了。
  当时的武帝崇尚儒学,推重儒生,张汤投其所好,在判决各类案件的时候,总要附会古义,凡事顺着武帝的意思,如果案件是武帝想要加罪的,张汤就把它交给执法严苛的监吏办理;反之,就把案子交给执法轻平的监吏去办。当然,奸诈而又喜欢穿凿附会的张汤品格中也有被人称道的一面。他虽官越做越大,但私生活很严肃,对于属吏和老朋友的孩子以及贫穷的本族子侄辈,他都会优加照顾。张汤为人还比较谦恭,每次去问候三公,不避严寒酷暑。因此张汤虽然用法深刻,内心也不能纯正公平的处事,却得到了一些好名声,丞相公孙弘就多次称赞过张汤。只有儒生狄山当面指责他是诈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