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杰一脸苦笑的点了点头,读书那会儿,他最怕的,就是化学跟物理。那些公式的复杂程度,不亚于他学英语。
教授看了眼手表。
“差不多了,有一个小时了,凑合着推,别太用力。”
孙杰点了点头,他先试着推了下,门没动,他在用了些力,估摸着跟上次差不多,门有了些松动,但是并没有开。他回头看了眼俩人,露出了一丝欣喜。
随后把双手放在了上面,用力一推,门啪的一声砸在了墙上,冰碎在了地上,在前面一些,俩人脸上流露出了失望。
“看来还是不对,不过比上次要好些。”
倒是教授笑了起来。
“怎么会不对?这就是真相了。”
“这地上是什么?水吗?”
韩灵指了指房间内门右下角的那滩水渍。
孙杰也顺着方向看了过去。
教授左右摇晃了下门,有了轻微的卡顿。
“是双氧水。”
他指了指固定在右边的门环,上面还有些湿润,地上也滴了一些。
“我在门环上倒了双氧水,好像倒得多了点儿。”
“双氧水?这。”
俩人都很疑惑。
教授微笑着给俩人解释了起来。
“要固定一扇门,除了上锁和卡东西之外,还有个办法,就是让门环卡顿。老式的木门,用来固定门的门环跟现在不一样,现在用的是不锈钢,老式用的是铁。门框那头是方片,门侧这头是圆环。你看,这道木门的门环有些年头了。”
俩人顺着老师指的方向看过了过去,方铁和圆环上呈暗红色,那些都是锈。
教授接着说了起来。
“圆环的缝隙很小,想要卡东西是不太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里面生锈。在化学上来讲,铁生锈的原理,简单点来说就是氧化。双氧水,学名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氧化铁,让铁迅速生锈。关键这玩意儿呀,很普遍,随处都可以买到。”
说道这儿他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凶手还真是个人才,自己要不是老伴儿无意间问道,还真想不到这个办法。
俩人被他这样一笑感到莫名其妙,还以为是笑他们笨,有些羞愧。
“所以凶手那天是足足用了十二个小时来让门环生锈?”
“嗯。”
教授止住了笑容。
“关键这东西暴露在空气中挥发的很快,我刚才倒的太多,积在了一起。挥发完之后,就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跟气味儿,这就是你那天摇晃门的时候,为什么会觉得卡顿,有咯吱声的原因。生的是新锈,摇晃几次就很容易掉,之后便会恢复正常。再加上沈辰有打扫房间的习惯,所以之后来没发现什么异状。”
如此说来,孙杰心中倒确实惭愧了。沈辰从她丈夫死后,应该很少开关这门,几次来都是开着的。自己这一摇一晃间,把这个线索给毁灭了。好在他脑子转的也不算慢,马上想到了新的问题。
“那卡在左边的冰是因为什么啊,老师?”
“这点上,就涉及到物理了。”
“吴叔叔真厉害,啥都懂呐。”
韩灵一脸崇拜的看着老师。
教授笑了下。
“这就是些皮毛罢了,你爸也会的。”
“呸,我才不信呐。”
韩灵撇了撇嘴。
“我妈说了,读书那会儿,就属他各科成绩最差了。”
平州,前怀林市局老局长韩宇住的小区。今天,天气不错,艳阳高照,万里无云,还泛着阵阵春风,他来到了小区中间的花园里散步。看样子心情不错,一圈又一圈,悠哉游哉,甚至哼起了革命小曲儿,《东方红》。
阿欠!冷不丁一个大喷嚏,后劲有点儿大,脸红脖子粗,打弯了腰,鼻涕也冒了俩条出来,他摸了摸腰包,竟然没带纸!最尴尬的是,前面好像迎来了一个熟人。
看到了地上的草丛,灵光一闪,一把抹了蹲下身来。
“咦,老韩,你在干啥呐?”
“老王,这草,真他妈肥。”
他指了指,心中一阵嘀咕,谁他妈这么缺德。
日期:2018-03-16 17:00:38
第二十七章 揭开密室(中)
“这就是我刚才提到的那个习惯,这门环再怎么卡顿,人都会下意识的去推左边。只要用点力,就算推不开,也很容易推出条缝隙,稍微大点儿,就能发现门没有锁,因为铁栓是在左边的。
在左上角卡东西就不一样了,右侧的门环有俩个,上下各一个,都生了锈。只要你没推开,左上右下,它们就会相互拉扯,变成俩头受力。凶手尽可能的将这种风险降到最低,不过在那种情况下,即使有了缝隙,俩人也不一定能够察觉到。”
“那么他是怎么让冰没有融化的?整整十二个小时,那么小的一块儿冰,不可能存在到发现现场那一刻。”
这是他心中最大的疑惑,他看过了张明那一整天的监控。他是下午六点左右才离开公司的,之后直接去了老师家过元宵。是不存在后来卡冰的时间。
教授笑了笑。
“这个问题我昨天仔细看了几遍案情资料就解开了,先说说冰的融化条件吧,要有俩点。一是温度要高于它的熔点,也就是零度之上,二是持续加温。丫头,你过去把对面的窗户打开。”
韩灵虽然满头雾水,还是依言走了过去把客厅的窗户打开,海风呼啸而至,将她头发吹的凌乱。
“不是这样,合拢一些。”
她将窗户合成了半扇。
“这样可以了吗?吴叔叔。”
“再往左开一点,对对,就是这样。”
即使站在门边,俩人脸上也感觉到了阵阵猛风。
教授指了指窗户。
“你仔细看看,死者房间是在进门的右侧,窗户是在大门的对面,当窗户半开的时候,与这道房间门连成一条线,是不是很像一条三角斜边?”
孙杰点了点头,确实,他俩现在就像是站在了风口上。
“这也是我为什么说过了那段时间,就没有办法再来复制整个案发一模一样的经过。怀林是沿海城市,空气中夹带着水分,比较湿润。窗户外面是一片空地,平日里整个怀林都充斥着猛烈海风,可以说几乎不怎么断过,尤其是冬天,在这儿呆上一段时间的人都知道这点。
我每天都看天气预报,案发那俩天,受冷空气影响,怀林很冷。这房子有些老了,屋内也没什么取暖设备,窗户一打开,温度很快就会降下来。所以,我能肯定一点,当时屋内的温度不会高于零度。
加上风是对着这道门吹的,夹带着寒意和湿气,会让冰融化的很慢很慢。而且它还有个好处,可以让融化滴下的水被吹到门上,而这门有些年头了,上面的红漆都掉光了,露出了里面的朽木,容易吸收水分,不会滴到地上,也不会留在门上被人察觉。
他利用天气,制造了一个自然冰箱,并不能像正常一样一直维持着冰。卡确实只要一小块儿,但并没是说一定就得往小的弄。他完全可以和我刚才弄的一样,敲块儿大点的冰,弄个简单的槽,卡住了就不会掉。
寒流持续了好几天,他可以在类似作案现场的空间环境下,做做实验,这点可以人为选择,估计个大概就行。就人家这种布局的巧妙和缜密,你们都应该好好想想。”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