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史 全新解——传世文献+出土资料重述那段奠定中华走向的朦胧上古史》
第14节作者:
唐封叶
之所以“下三滥”三字要加引号,是因为在现在的我们看来,武乙的手段有点上不得台面;但在上古人眼里,巫术可是很“高大上”的技能。那时的人,是真诚地相信各路神灵和各种通灵的巫术的,巫师在上古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上古人认为,在部族与部族、国家与国家有冲突的时候使用巫术,那是不亚于武力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话说古代的“神”,是具有地域性或民族性、部族性的。其实一直到现在也是如此,比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的主神名称都不一样。尽管我们在翻译古书、卜辞的时候经常把商人祭祀“上帝”,翻译成祭“天”,但事实上商人信的世间最高神“上帝”和周人信的最高神“天”是不一样的。季历为首的周人的势力急剧扩张,商人从宗教的角度来看,那就是周人的信仰神“天”变得太牛叉了的结果。因此所谓“武乙射天”,很可能就是武乙在用侮辱、射击周人“天”神的方式,来打击周人,从而希望在商朝军事力量一时无暇西顾的情况下,用巫术来实现遏制季历扩张的目的。
日期:2017-10-04 22:00:40
不过,武乙这套装神弄鬼的迷信举动显然没有奏效。反而在武乙三十五年(也即季历伐西落鬼戎那年),商王武乙自己也以非常蹊跷的方式驾崩了。据《史记·殷本纪》和《今本竹书纪年》的记载,这武乙居然是在黄河和渭水交汇的地带打猎时,被暴雷“震死”的。俗语有句话,“坏事做绝天打雷劈”,因为之前史书上说过武乙曾侮辱天神并“射天”,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说武乙是遭了报应。但是唯物主义的史学家们当然是不信这种荒诞说辞的。他们分析,上古的畋猎往往是震慑敌人的军事演习(即“大蒐礼”),而史书中说的“河、渭之间”当时应是周人的地盘,或接近周人地盘(河渭之间的地区毕竟非常大),因此可能是商王武乙看到当时周人有“冒尖”的苗头,所以特地到周国周边来搞军事演习,以打探侦察周国情况并做威吓,结果不小心遇到什么意外死的。甚至还有史学家大胆猜测,武乙是在为遏制周人而亲自发动的战争中被周人杀死的。不过后一种的猜想实在有点太过了。如果武乙真是被季历率领的周军直接杀死的,那商王朝得知消息后必然会立即发布讨周檄文,并出兵攻打周国,来为死去的商王报仇,但是史书上却并没有这样的记载。而且后来商人与周人表面上的良好关系又维持了十几年,这显然表明当时商王朝不认为武乙之死与周人有直接关系。其实就是前一种猜测,也不一定靠谱。当时部族林立,给商人惹事的刺头不在少数,西北的戎狄也是当时商朝的大敌,武乙来河渭之间畋猎,也未必就是找周人麻烦。
因为史料的缺乏,武功赫赫的商王武乙到底是怎么死的,现在仍然是个谜。但不管武乙的死因跟周人沾边不沾边,总归他的死对商人的精神士气是一大打击——堂堂商王居然死于荒野,这是上帝在厌弃商人吗?从这个角度讲,商朝周边所有与商朝明里暗里不对付的国家、部族(包括周人),都可以偷着乐呵一阵。
日期:2017-10-05 10:46:59
9,文丁杀季历
武功赫赫的商王武乙蹊跷驾崩后,继位的商王是他儿子“托”。托死后的日名为“文丁”,甲骨文中称他作“文武丁”。
文丁时期,季历照样向东方用兵,一点也不懂得“韬光养晦”。季历之所以如此胆大,这可能是文丁初期商朝还一直在跟“方”和“召方”这两个强敌作战,仍然抽不出空来管他的缘故。
《古本竹书纪年》载,商王文丁二年,季历指挥周军进攻“燕京之戎”(“燕京”为山名),也就是居住在今天山西汾河上游、太原市一带的戎族部落。不过常胜将军季历这次吃了亏,周军被打得大败亏输。
但季历笃信“胜败乃兵家常事”。他回去后整军经武,加紧训练。商王文丁四年,周军再次进攻今天山西东南部屯留一带的“余无之戎”,又取得了胜利。余无之戎应该也是商朝的劲敌,因为这次胜利,商王文丁册封季历为商朝的“牧师”。不过此“牧师”,可不是基督教中的牧师。甲骨文显示,商朝有一种官员,名称叫做“牧”,其职责就是给商王管理一方的畜牧业。但商朝时官职划分并不是那么严格,只要你表现好,商王信任你,也可能派你办其他差事,卜辞中就有“牧”领军打仗的记载。显然,文丁这时也还无力遏制周人,只能封其首领官职,用父亲使用过的怀柔政策来继续拉拢季历。当然这又证明,前商王武乙的死应该跟季历没有直接关系。
为了方便东进,《今本竹书纪年》说受封为“牧师”的第二年(文丁五年),季历把十几年前攻下的程国都城程邑(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整修了一下,并迁居至此。
日期:2017-10-05 14:08:29
接下来文丁七年和文丁十一年,周人又分别讨伐了“始乎之戎”和“翳(读意)徒之戎”,都取得了胜利。翳徒之戎据说在今山西东部,这始乎之戎不知道在现在哪里,一说在今山西平遥。
《竹书》讲述季历在今山西境内伐戎的一系列胜利,言语都非常简略。实际上当时周人能取得这些战绩,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知道即便从程邑(今咸阳东北)出发,到达今天的山西中东部,航空距离也足有四五百公里,还要渡过黄河这样的大河,十足是长途大远征了。周人在山西当地如果没有配合,没有补给点,取得以上战绩是难以想象的。这个当地的配合人、补给点,应该就是在山西平陆的太伯、虞仲的“吴国”(虞国)。
回过头来,话说在文丁十一年季历讨伐翳徒之戎胜利时,周军还俘虏了他们三个大头目,季历于是亲自到商都安阳去向商王献俘。这个献俘活动仿佛暗示,至少季历讨伐翳徒之戎的活动是出于商王的命令。热衷开疆拓土的季历武功赫赫,军事指挥能力确实有一手,可惜他的政治眼光和洞察力,显然比不上他的武功。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去,他最终就没能再回到周国。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季历刚到商都时,商王文丁对他是非常热情:又是赐予玉器美酒,又是封为西伯(西方诸侯之长)。但是没多久,事情发生了戏剧性变化,文丁突然变脸,将季历拘禁在一个叫“塞库”的地方。
文丁为何要拘禁季历?这其中缘由太容易琢磨了。周国原本是位于商朝遥远西垂的一个小属国,最初都城在陕西偏西部的岐山脚下。季历继位做周君后,他带领周人征战四方,迅速扩张,居然仅用短短20多年时间,实力就强大到足以击败千里之外的山西戎狄的地步。而从山西东南部到商都安阳殷墟,仅隔着一座太行山,航空距离不过约200公里。周人力量再照这样速度发展下去,那还得了?所以不要说文丁,不要说商朝,换了任何朝代的任何君王,面对这种情形,都要削一削季历了。何况商王容许或者命令季历在今天的山西境内大肆讨伐戎狄,应该有“以夷制夷”、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想法。现在威胁商人的山西戎狄势力既然已经遭到季历严重打击,季历的价值显然也利用得差不多了,可以“狡兔死、走狗烹”了。可怜的是,季历居然不自知,还亲自跑到商都去献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