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浪飘香》
第5节

作者: 二孛力
收藏本书TXT下载

  “给村里造福的事没人挡着,给村里造孽的事,我不管也成不了。我走不走,你管不着。”
  “行,你等着啊。”
  晓光动了脾气,要回去,被张丹拦住,拽走了。走出了很远,张丹才放开他的胳膊。

  天上一轮大月亮,只欠一点就是满月。黄白色的月亮发的是淡银色的光,在有路灯的村路上不明显,而在墨绿的树梢上,绛红的房顶上,都能分明地看出这银色,一只黑猫走过路边矮仓房的房脊,听到人声就站住看看,它的背上,也粘着银色的月光。
  “哥你真行,几句话就把周六儿堵回去了,昨天听奶说你想卖地,又看他来找你,我还寻思你们都商量好了呢。错怪你了哥。”张丹欢快地说。两人并排走着,她不住地看晓光,就像过去一样。
  “没事儿。之前不知道是这样,也不知道叔病了。难为你了,为了照顾叔,刚走出去,又回农村了。”
  “其实我真没觉得回家多委屈,我是从这长大的,习惯这,也喜欢这,刚出去上学我就想家,以为是那时候小,等我工作了,也还是总想家,在外头都挺好也想家,可能是我没出息吧。要是可以的话,我愿意住村里,住一辈子都愿意。但不能像现在这这样,辛辛苦苦忙一年,连活着都不够,都这样,村庄再美,环境再好,谁有心思欣赏啊。”张丹说着不觉低下头,微笑变得心事重重。晓光望着她的侧影,发现她很美,不是城市女孩精致的美,她的美质朴。简单的穿着,几乎看不出的妆——最美是她的笑,因为对别人好而由衷绽放地笑。

  “我想过,要是换个思路种地,同样的付出,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就比如说我们可以把水稻、山上的果树、地里的瓜都用一个标准种,把标准提高,我们不用肥料,尽量少用或者不用农药,提高品质,产量少一点都没关系,注册品牌,在网上卖,用微信记录从种到收,发到朋友圈、订阅号上,推给周边城市,咱这离城市也不远,等瓜果开园,想买的人开车就能过来了,咱这鱼虾蟹都有,弄一些特色菜,还能办农家乐。”

  “哥,你这想法真好,就是做起来太难了。”张丹兴奋地跳到晓光身前,可随即又失望地抿了嘴角,“得有能人带着这些人干,指望他们自觉不可能。上哪找跟哥一样的能人去?哥你什么时候走?”
  “不一定,这事处理完了再说。我回来之前刚辞了工作,不着急。”

  “为什么呀?”
  “在大城市,所有人都抢那几样东西,你不想抢,身边的人也催着你抢,很难抢着不说,你感觉那根本就不是你想要的,不知道那么活着为了什么,挺没意思的,正好借着回家,自己也想想。”晓光眼前又浮现出那个熟悉的影子,他眨了下眼,把那个影子抹掉了。
  张丹晓光一块回了于家,张丹绘声绘色地给二位老人讲晓光多了不起,他难为情,到院子里喂牛,听见屋里的爷爷说:“这孩子明事理,大事上不糊涂。”他摸着黄牛的脑门儿,笑了,心里升起了多年未有的自豪感。
  日期:2018-07-03 14:52:30
  卖地的事确实没有因为这一次阻止就终止,村长授意小组长带人拿着同意书挨家签字,一多半都签了,因为不敢单独说反对。最后剩的十几家,想法都不同,而除了张丹家,说出来的理由都一样:老于家签字,我们就签字。于家仿佛成了众矢之的,周村长又找人来说和过,被于家拒绝,他们又传话要“收拾”于晓光,这招见效,晓光的爷爷奶奶和张丹都害怕了,催着晓光走,晓光不走,他们就不让他出门。

  僵持了几天,眼看稻田该插秧了,引进了河水,干涸的稻田一夜之间成了泽国,村民纷纷下地,修补自家破损的田埂,这么泡两天,土泡软了,翻耕机就能下田耙地了。可很快就有人闻出田里的水有味道,最后发现是塑料厂直接把污水排进了稻田里,不仅如此,那些反对卖地的人家在山上的果园,也被打了除草的农药,刚坐果的果树,不少都被打落了。之后又有话传出,说要是不同意卖地,地就别想种了,最后让果园一个果子也收不成。又有几家村民扛不住签了字。而工厂仍在往稻地里排放污水,其他小组的地也受到了危害,他们你去找村长,村长的理由是因为于家不签字,工厂没法扩建,污水没处排,归根结底就是只要他家不签字,全村都别想好。开始有村民来于家,劝他们签字。

  “你们就签了吧,对不对也不是你们一家的事,就是卖错了谁也不能说你们不是。现在这么僵着大伙都跟着遭殃,那个水排地里,秧苗插里就死,插秧就这么几天,耽误了今年就算荒废了。”

  “我们签字大伙就不遭殃了吗?这样的塑料厂要是再多几家,村里得变成什么样?还能住人吗?”
  大伙说不过晓光,也觉得他说的是对的,但背地里的议论还是他家连累了全村,“地里没收成你也不能找他要去。”
  这样的道德压力是于家老两口最难承受的,每天愁眉苦脸,出门见人都想躲。晓光冒险走出家门,拍摄工厂的排污情况,一面整理材料,准备向有关部门反应,他要尽快解决这场风波,他知道如果因此耽误了大伙今年的收成,爷爷奶奶要内疚一辈子。而他只要出门,张丹一定会陪着他,还要带着家里那条温顺的黄狗。他们一天就整理好了材料,发到了县长的公开邮箱里。又打了县长的公开电话,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询问了情况,说会及时反映。他们等了两天,一切如常,没人来调查问题,连电话也没有。再打电话,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只说已经汇报,让他们等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