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过是几场错爱》
第21节

作者: 抱一者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到了楼下,我把装好全套用品的洗漱包给了她,她拿在手里很开心,一会儿又递给我了。“哥哥,这就放在你家里给我用吧。”我说好。文文敲家里的门,屋子里没任何声音,过了会儿,门开了,她妈赤着脚。估计是不敢发出声音,猫眼里看到是我们才开门的。陆姐招呼我进去坐,我没进去,只是告诉她是我去接的文文。接下来一段时间每天的生活都是这样,直到,我要出差了。

  日期:2017-09-13 20:12:03
  我有个朋友,李总,家里有个小机械厂,他父亲在管。他拿出了500万单独搞个厂,一年多了只做了一百多万生意,房租工资差旅费用等,花掉靠两百万。一直亏损。李总听朋友跟他说起,有个铁路项目上面用到他们新搞的这个产品,他很感兴趣,但是再一打听,心凉了半截,因为项目太大了,这个产品差不多需要5000万。五千万一个的设备合同,根本不是他们新搞的这个小厂能玩儿的,不管哪个方面都不符合。

  不客气的说,李总新招的这些手下都是老弱病残,李总也不善于跟客户打交道,他连去拜访的勇气都没有,但是还是有点不死心,就在一次饭局上跟我讲了。他问我,这个项目有没有去争取一下的必要与拿下的可能性。我提供了一个思路:去争取很有必要,拿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要知道,去争取意味着要花不少钱呢,拿下的可能性既然微乎其微,为什么要努力争取呢?这不是浪费钱吗?李总表示不解。
  我给他解释了一下思路,架势要做出来,就算没多少希望,但只要是真正工作做进去了,你就有了谈判分钱的资格——不是跟采购方谈的资格,而是跟竞争对手谈的资格。有多少标就是这样玩儿的:五千万正常,但不给你分钱,你就报四千万,反正能保本,跟你分钱,你就报六千万,那他不得起码分两百万给你?当然这是有前提的,前提是你工作做得还不错,你的报价是有参考价值的。
  李总一听,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围标啊!我说不一样,这不是哪一家在围标,而是买通竞争对手,分钱。数额相差数十倍。当然了,还是有风险的,前面几十万肯定要花的,但风险真心不大。李总请我帮他去运作这件事,说费用全部他来。我就答应了,这个项目竟然意外的拿到了,虽然是拿到一半,但也大大出乎了刚开始的意料。虽然我没在这个项目上挣到多少钱,但从运作手法来看,算我生平得意之作。而且是我自己动手运作的第一个大合同,毕生难忘。这次出差就是去见采购方的。

  日期:2017-09-13 21:29:54

  出差之前我跟文文说了,给她在冰箱里准备了很多水果与糕点,告诉她要去个几天才能回。她有点失落,我以为是没有我来接她放学她因此每天回去有点担心。我说要不我喊虎子每天来接她放学吧,她坚持说不用。那就算了。
  我准备说说这个项目详细的操作方法,有缘看到的人,如果又是做类似工作的可以参考一下,他山之石,应该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李总朋友提供了那里项目经理金总的电话,我打电话预约了就坐火车过去了。到W市我又打电话给金总了,告诉他我到了,问他我住哪一片比较方便碰面。他说哪里都行,无非是多坐会儿出租车。我就随意在火车站附近找了个酒店,还不错,四星。
  夜里很晚才跟他碰到面。都很意外,他意外的是我那时才二十几岁。我更意外,这么大项目的负责人,才三十岁,绝对的年轻有为。我后来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真是很厉害的一个人。
  他问我住哪里,我说就在火车站旁边XX酒店,他说他知道那个酒店,问我还可以吧?我说经常出差的人,又不是旅游,没那么讲究,安全卫生就行了,我感觉酒店还行,可以住。 

  他说:切入主题吧,你们厂年产值多少?
  我说:这是个小行当,我们厂很小,就是个年产值不过亿的小厂,但是据我所知,国内同行没有一家大厂,除非吹牛。
  他点点头:那哪家做这个项目都很吃力啊。
  我说:如果供货周期可以长点儿,加班加点生产,问题也不大。
  他:你们公司有几个销售?你每年做多少?
  我:九个,人员比较稳定。我每年销售额一千多万,有两个做得比我多,我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如果争取到这个项目,无论对公司来说,还是对我个人而言,都是历史性突破,我非常期待。我们会拿出诚意来,积极配合。盼望你能亲自带队去我们厂考察一下,指导工作。我今天到这里,主要的目的就是来报个到,再正式做个邀请。
  他说:好,我会安排项目上的人过去的,我自己倒是未必有空,到时候看吧。

  我说行,然后我们随便聊了几句,就告别了。我让我第二天去项目上看看,我还是说行。
  谈生意,就很少有不吹牛的人。但是吹牛也是很有考究的,说到自己的时候要谦虚,说到公司的时候可以吹,甚至大吹。目的是为了做成生意,而不是胡吹。低调的说自己,别人都会认为你谦虚而诚恳,帮公司吹牛并不会让人讨厌。
  住酒店,还有请客吃饭都要大气,不要为了省点小钱而丢人。为啥?因为你一副怕花钱的样子,别人就不信任你,认为你做不了主或者太抠门儿。你的承诺就只是空头支票。
  日期:2017-09-13 22:13:04
  谈得算是不错的,当晚回酒店之后,我就在思考:有没有可能真的去争取这个项目?需要克服哪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克服了,那就并非毫无胜算。
  那问题在哪些方面呢?新成立的小厂,没业绩,没大批量生产的能力,厂房设备规模太小,不耐看。就这样迎接考察,肯定会把他们吓跑。
  这些问题能克服吗?能的。胆大心细脸皮厚就可以了。
  胆大在什么地方?造假,业绩造假。资质文件造假。有什么风险吗?没有。不要说业绩造假,投标的时候,哪怕被发现是在恶意围标,哄抬投标总价,招标方也没有权利不返还投标保证金。这是由投标保证金的功能决定的,受法律保护,到现如今还有不少人不明白这个内容,我说的是很多搞商务的都没搞清楚这里面的法律精神。
  造假造全套:样本里面放上虚拟的业绩,刻了几十个萝卜章,做了百十份虚拟的合同。做了很多铜牌与假证,包括银行信用等级评定,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优秀供应商奖牌,审计报表等等。这些证书挂得满墙都是。这些东西一般没人查的,因为很难查。而且一般想不到会胆子这么大,不怀疑。

  心细是什么?造假要造得能够以假乱真,需要心细。
  脸皮厚呢?找一个不是同行但近似的厂谈合作,告诉他们,跟客户的高层关系密切,准备合作开发这项目。带到他们那里去考察,办公室里另外再挂一块厂牌。这近似于欺骗了,但是毕竟对他们没有任何损失,如果成了,适当出些费用,也还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自己租的厂房里那时一点生产都没有,怎么办?废物利用,说这是研发与试验基地,这就高大上了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