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不补偿一下,我一直觉得欠他们的。但我主动给,那跟他们来跟我提绝对不是一回事。
年后签订的第一个合同,我还是照常跟他们核算价格。签订的时候,我把周总夫人也喊上。多加了二十万给他们。我说:“你夫人提过几次去年那件事情的损失,我这次补二十万给你们。当然了,你们花销远不止这么多。但作为我来讲,我认这么多,合适,也已经尽力了,这个额外的费用我还得想办法从其他地方挤出来做平。以后我们就不提这个话题了好吧?事情已经过去了,也没法改变了。”
周总客气了一下:“这个事情怎么能要你出费用呢?……”周总夫人接过话:“谢谢你,Z总你回头能不能跟公司说一下,现在人员工资涨得厉害,看看以后能不能加一点价,我们也会感谢你的。”
加价?感谢?呵呵,他们其实一直都不了解我们的运作模式(至于具体的手法这里就不说了),每多给他们付出一分钱,都是我要从自己口袋里掏的。相应的,省下来的钱,也都是自己的。我会加价然后拿回扣?真是想多了。
这个钱是付出去了,但很显然,因为他们主动提,所以我是不开心的。按照我的核算,我们给他们的价格还是的,但是理论计算是理论,究竟有多少利润,我也不是特别清楚。有一个不太急着交付的合同,我准备临时租借一块场地与设备,自己试着做一下。做得顺利的话,除了更清楚成本构成,也可以顺便把这次的损失补回来。
第一次自己做,总体来看还算顺利,但也多花了不少冤枉钱。什么都是临时的,又是短期的,费用自然高得多。但就算如此,也比给他们的合同价要低一些。说明他们的利润仍然还是可以的。
自己做了一下全过程的生产,忙活了那么久,钱没省多少,但还是有收获的。基本搞清楚了成本的构成,以后谈判,不管是作为甲方还是作为乙方,心里都很有数了。过程中克服了一些困难,对技术也有提高。
这种消息的传播总是很快的,尤其是我有部分关键工作交给了周总厂里的技术工人,让他们下班后去加班的,更加不可能隐瞒得住----话说我干嘛要隐瞒呢?隐瞒也不符合我的利益。
结果是大家装作不知道,应该是感觉到危机了吧。周总私下硬是把那二十万退给我了,而且还跟我说,他夫人不知道退这个钱,让我在谁面前都不要说。而周总夫人,张罗着,帮我介绍对象,相亲。隐性相亲。这个女人没有格局,没有胸襟,没有大智慧,但不缺热情和小聪明,自有她的小手段。改天说说相亲吧,我觉得挺搞笑的。
日期:2017-09-07 14:36:46
人生第一次相亲,我事先并不知情。
周总说晚上他还有个朋友,约我一起过去吃饭。我以为是普通饭局,这种饭局对我来说无可无不可,没有多大兴趣,但也没必要拒绝我也就去了。反正我不会喝酒,周总是知道的,所以我也没什么顾虑。
下班后周总夫妇、司机,还有我四个人就过去了。周总有点喜欢拖拉的毛病,我是不知道他约到几点,反正跟我没关系,跟着他走就是了。进包房后发现里面坐了三个人,一对中年夫妇,还有一个女孩,女孩长得,怎么说呢,一般吧。
我们进门后这对夫妻扫视了一下我,我很不喜欢他们那副神情。男人站起来欢迎了一下周总夫妇,也没跟我打招呼。其实虽然初次见面,但一般来说,他们先到的,至少微笑点头,招呼我坐下之类的吧?我倒是算跟他们打招呼了,但得到的回应很奇怪,我认为是傲慢。算是热脸贴个冷屁股,微微不喜。
周总开始介绍:“这是付总还有他夫人和女儿,女儿刚从澳洲留学回来。”接着介绍我:“这是Z总,北京来的。”我说不敢当,公司派来跟周总公司对接的联络员,暂时到周总公司学习来了,称呼小Z就可以了。付总问我毕业院校,他夫人很奇葩,直接问:“小Z你每个月收入多少啊?”
我有点明白了,这是传说中的相亲啊,总算遇着了。但这个问题让我有点警惕,怎么回答其实是个问题,主要是顾虑周总。说高了吧,觉得我在这里,中间过程收入不少,说低了吧,也许会觉得我在公司没地位,是不是会有什么多余的想法。
我说月薪一万五(其实薪水还没这么多)。那女人有点小失望,“哦,大公司工资也不太高啊。”她女儿偷偷拉拉母亲的衣袖,示意她别这么说话。周总说:“Z总太谦虚低调了,他......”我举起杯打断他了:“周总,我敬你一口。”
交浅何必言深?我对他们女儿没兴趣,就算她是大富之家我也没兴趣。举个例子,小周总(周总独子)比我还大两岁,过的什么日子?经常借钱过日子,一心等着老爸死继承家产扬眉吐气(我绝不是诬陷他)。这年头靠老子都靠得那么辛苦,何况老丈人呢?何况后来以我在桌上的了解,付总只是有一个很小的加工厂,也仅仅是积累的时间长些而已,并不足以支撑他在我面前如此高傲。至于留学澳洲,呵呵,我难道不知道考不上大学就去澳洲留学在这个城市已经是经典套路了?据说澳洲的一个大学,里面一半是这里的学生。据说而已,并未确认。
我闷头吃饭,周总跟付总闲聊,用的是方言。期间付总夫人问我听不听得懂XX话(她们当地的方言),我说听不懂,这里话对我来说太难懂了,而且在这里大家跟我说话也都是用的普通话,没多少机会可以学习。一般别人问我能不能听懂方言,我说了听不懂,那就应该尽量用普通话交流对吧?神奇的是,我说听不懂,她就去跟周总夫人肆无忌惮的聊天了。其实我大概能听懂的,只是献丑不如藏拙,大家以为我听不懂的时候,往往能听到一些有意思的言语。我去过国内很多地方,虽不会说,但是听还是能听懂好多方言的。但我每去一个地方,都说听不懂,这都成习惯了。
这只是恶趣味,对工作上的事情,比如谈判,其实是没什么帮助的。比如有一次,我去跟一家公司谈合同,问我能否听懂,我说听不懂。他们内部就用方言叽叽喳喳的讨论不停,说低于多少多少就肯定不能接受了。那其实就是觉得我能听懂,故意那么说的,想假装被我知道他们的底限,那都是蒙人的。给什么价格,那要来自于多方打探行情,对自己而言熟悉的东西更要来自于对成本的精准测算。但是这个恶趣味后来对我也有很大的帮助,当成笑话讲出来吧。刚结婚的时候,有好几次,丈母娘用方言给我讲老丈人的“罪恶史”,说他以前重男轻女,她生了我老婆之后,因为生的是女儿,老丈人做了多少多少不可原谅的事情。最后总结陈词:“你评评理,他这样过分还是人吗?”每次遇到这样无法回答的问题,我就装作一片茫然,假装听不懂。
付总夫人给我的评价是:不算优秀,但也还可以,简单来说,马马虎虎,如果她女儿觉得还行,那就先处处看,女儿觉得怎样,回去再商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