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乱悠悠—讲述春秋战国五百余年乱中有序的历史》
第48节

作者: 村人老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2-11 10:10:42
  连称命人将齐襄公的尸体用被褥裹起来,和孟阳的尸体一起草草掩埋,然后和管至父集结军队向临淄进发。公孙无知早已经在那里等候了,他大开城门,接应二人。
  连称和管至父声称受齐僖公遗命,立公孙无知为国君。公孙无知即位后立即封连妃为夫人,连称和管至父为卿。朝中大臣们虽然心里不服,却不得不表示拥护,因为外面早已重兵把持。
  日期:2018-02-11 11:24:53
  诸大臣中最不自在的就是雍廪了,早年间他曾和公孙无知发生过争执,齐襄公正是以此为借口罢黜公孙无知,又减掉无知一大半的待遇。公孙无知即位后,雍廪再三稽首,请求赦免自己的罪过,态度极为卑顺,公孙无知倒显得很大方,赦他无罪,依然任命他为大夫。但雍禀依然心有余悸。
  另外,还有两人称病不朝,一位是高傒,另一位是国懿仲,公孙无知只当不知道,也不过问。因为这两人身份实在太过特殊,背景实在太过强大,他们都出身于齐国公族,被称为“天子二守”,也就是周天子所封的世袭监国,其宗主世代为齐国上卿,齐国国君是无权剥夺的,而且凡是齐国政务,皆要由国君与二卿商量后共同裁决的。两家具体什么时候取得这一地位不得而知,不过高氏是齐文公(公元前815—公元前808年在位)之子公子高的后裔,由此推断齐国二卿应该发迹于西周晚期,这也符合列国公族的形成时间。

  天子二守称病不朝,满朝大夫心中不服,所以,公孙无知的君位其实并不安稳,朝堂上看似平静如水,实则暗流涌动。
  日期:2018-02-11 14:01:36
  齐襄公被杀后,“不敢归鲁”的文姜终于回到了鲁国,她很快表现出了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变身为政治强人,倾力辅助儿子鲁庄公处理国家大事,数次出访周边国家,致力于鲁国的强大,也影响着鲁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后来鲁国先是在长勺之战中挫败了不可一世的齐桓公,接着连续两次战胜齐国的同盟国宋国,许多学者称这里面都有文姜的身影。
  再后来,走上称霸之路的齐桓公大搞诸侯会盟,偏偏把鲁国排除在外。为了破解战略封锁僵局,文姜再一次回到阔别已久的齐国,不过这次是进行外交斡旋,使鲁国重新加入齐国主导的诸侯联盟中。又过了几年,齐桓公联合宋、陈、莒三国对鲁国形成合围之势,深谙国际形势的文姜又出访莒国(文姜的母亲出自莒国),确保了莒国的中立,使鲁国没有了后顾之忧,集中优势兵力阻挡了齐国的强势进攻。

  日期:2018-02-11 16:16:06
  虽然我行我素敢做敢为的文姜从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但她敏锐的政治直觉,非比寻常的外交天赋和左右逢源的高超手段依然令诸侯不得不刮目相看,不少人称她为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当然这也不能阻挡更多人称她是“千古第一破鞋”。据传,文姜回到鲁国后,因为哀痛思念齐襄公,竟哭得嗓子肿痛发炎,经久不愈。于是内侍请来了莒国的医生为她调理,不料文姜竟又看上了这名莒医,遂留下同丨居丨。后来文姜出访莒国,又以看病为由住进了这名莒医的家中,莒医吓得够呛,他玩了一手金蝉脱壳,向文姜推荐他人替代自己,然后连夜逃离了莒国。

  日期:2018-02-11 18:21:29
  人们怎么看待已经无关紧要了,二次出访莒国成为了文姜最后的杰作。一年后,鲁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73年,文姜因病去世,这位当时最为著名的花边新闻女王终于谢幕人生舞台,留下种种传奇任由后人评说。
  鲁国以隆重的仪式安葬了她,追谥号为“文”(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文”并非谥号,只是因为她的文采出众而以此冠之,因为人们不愿用夫谥称呼不贞洁之妇)。 也就在这一年,鲁庄公与齐国再次会盟,同时履行了十几年前母亲为他定下的婚约。
  日期:2018-02-11 20:06:24
  ~~ 新台宣姜~~
  文姜固然是那个时期最富盛名的花边新闻女王,她姐姐宣姜的故事比起妹妹来也毫不逊色。宣姜是齐僖公的大女儿,姜是她的姓,宣字表明她是卫宣公的夫人。

  然而一开始她要嫁的人并不是卫宣公。
  公元前719年,卫国上卿石碏借助陈国力量平定了州吁叛乱,又依据礼制从邢国迎回了出奔的公子晋,公子晋即位,即卫宣公。然而事实证明,身负正统之名的卫宣公未必就强的过喜好谈兵的州吁。
  在卫宣公还是公子晋的时候,他曾跟父亲卫庄公的妾夷姜私通并生了个儿子,取名伋,但人们习惯性叫他另一个名字—急子,当然,急子出生后是不敢公示与人的,他被偷偷寄养在远离国都朝歌的偏僻山村。等公子晋成为了卫宣公,夷姜被宠幸,急子被接回宫,并立为世子,交由右公子职教导他。
  日期:2018-02-11 20:31:20
  右公子职和左公子泄是此时卫国政坛很活跃的两个人物,但是左右公子的名号究竟代表什么意思不得而知,其记载也仅见于卫国。

  日期:2018-02-11 22:24:50
  急子十六岁时,卫宣公为他聘婚,聘的就是齐僖公的大女儿。卫国的使臣回来后赞不绝口,夸耀这名女子有绝世之姿,结果卫宣公听后淫心大发,竟然起了霸占的念头,而且立即付诸于行动,他命人在淇河边修建新台,然后以祝寿的名义将急子支到宋国,接着派人到齐国迎接美女,接到了自己的寝宫新台,本来的儿媳变成了妾,后来又被立为夫人,这就是宣姜的来历。
  当时就有人作《新台》之诗,将卫宣公比作是丑陋的癞蛤蟆,倾诉宣姜那郁积的怨愤之情: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
  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
  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