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轶事:古国后裔一一这群人为什么被误认为类猿人?》
第33节

作者: 巴山牛_渝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到了最里边的缸壁下,潮湿的泥土全部呈现出大小不一的泥蛋状,有的似鹅卵,有的象蚂蚁蛋。遍地的泥蛋中,还有数条光滑的沟渎通向岩壁下的孔洞,沟壁洞沿上残留着一层黏黏的浓液,发出刺鼻的腥臭味,嗅之十分恶心。
  石娲站在泥蛋旁边,撮口疾呼,在清脆犀利的呖呖声中,几条大大小小的戾物,从洞中悄无声息地爬了出来,蠕动的身躯上黑红相间的纵纹,令我怵目惊心,扑面而来的腥臭味,让我干呕连连。
  正待拔腿远遁,石娲一把扯住我,叮嘱我站好别动,贸然奔跑,十分危险!听见她又是一阵婉转悠扬的莺呖,几条蛇形的戾物全部螺旋盘身,又隐入了栖身的孔洞里。

  日期:2017-10-04 15:30:02
  石娲说,这就是天蛇,而天蛇蛊不用养,她只负责照看这些国之重器。
  按她的说法,这墓地肥沃,养的蚯蚓肥大,天蛇以蚯蚓为食,沐浴在日精月华下自然天成,祖先的英灵栖息在这里,天长日久会依附在天蛇身上,从而化蛟成龙,一但修成正果,神力无限,可助我们重回枳城。
  这就有点自相矛盾了,不是说先王伉俪到天上成了神仙,享福去了吗?咋个又附体在这种又丑又臭的戾物身上了?诓骗我呢,还是吓唬我?
  见我懵懂,她解释说,人有三魂七魄,三魂分为胎光(天魂)、爽灵(地魂)、幽精(人魂),七魄有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
  所谓的人死,指三寸气断后,爽灵脱离人体进入冥府,世人唤作拘魂锁灵,又叫灵魂摆渡,入仙界者在冥界转籍,良善者等待轮回。

  皮囊葬入坟茔后,幽精守护着尸骸,不离不弃直到地老天荒,它们徘徊于墓地被人看到,称之为鬼影。
  而胎光上升于天,有德行的进入仙境为神为仙,作恶多端的不等到达天门外,早就化为无形,融入到蓝天白云中,永世不得轮回。这种人的爽灵也无一例外,全被锁在十八层地狱中。
  她说,胎光和爽灵如同天地永恒,不论贫穷富贵,生生世世都跟随着你,而幽精和七魄只守护你一生。当你的胎光和爽灵伴随你再次降生,会有新的幽精和七魄生成。
  按她的说法,人的生生世世,贫贱富贵、从文从武乃至性格胆量,都不会与前世雷同,这些都和幽精、七魄有关,因为幽精是人的骨肉躯体,七魄是位于身体七个部位的血液。
  人死后,幽精和七魄并不会消散,一直守在皮囊里,随着尸骨化为腐泥,如果泥土上有花草树木,它们会依附其上,幻化成各种各样的精灵。"芭"为石,这里葬的全是王族的历代祖先,一丛芭茅就是一对精灵,在暗中护卫我们活着的后裔。
  蚯蚓以腐泥为食,不可避免会沾染上幽冥之物,天蛇以蚯蚓裹腹,经大地和日月星辰包孕,再造成蛊,化为王灵之蛟,有掀波鼓浪的神威,排山倒海的力量!
  我不懂什么三魂七魄,但懂一些动植物知识,认为她这番话是真真假假,吓唬我的占多数。譬如天蛇,只是一种蛭类涡虫,如同寻常的蚂蟥一般,只不过蚂蟥叫水蛭罢了。

  天蛇也叫笄蛭,俗称“土蛊”,体长20-30厘米,最长可达2米。体黄色,身上有五条黑色纵纹,头部作扇状。生活于树根旁或墙脚下阴湿的土壤中.
  天蛇是一种比较低等的陆生扁形动物,它头部呈扇形,身体扁平不分节,左右对称。以土壤中的小动物和有机物为食,有个外号叫蚯蚓杀手。它用皮肤呼吸,靠身体上细微的纤毛运动,运动很缓慢。
  这种戾物是雌雄同体的一种动物,雌雄同体是一种比较低等的动物特征,指一种动物兼有雌雄两种**官。有意思的是,这种动物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如被切成两半,这两半均可再生出失去的另一半,形成两个新的完整的个体。
  天蛇有剧毒,毒性强于普通毒蛇。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二>曾记载:“一吏为虫所毒,举身溃烂,有一医言能治,呼吏视之,曰:‘此为天蛇所螫。’"
  我至今回忆起来,确实误会了石娲,她没存诓我的心思,如果不是自以为是,我早就发现了端倪 一一
  天蛇是雌雄同体,石氏的坟墓全部是夫妻合葬,这不会是巧合吧?
  再说了,现身的几条天蛇中,最大的一条长达丈余,屙的粪似鹅蛋,身子肥滚滚的粗逾水桶,而它们都听从石娲的号令。
  这一切都透着诡异,我为啥就不过过脑子呢?
  日期:2017-10-05 12:18:05
  转眼又到大年三十了,龙缸里不见一点辞旧迎新的气象,据石娲讲: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只有三个节日,也就是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从来不兴过什么大年。
  阴历的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为庆贺元宵,普天同庆,君民同乐;中元节在七月十五,祭祀列祖列宗和孤魂野鬼;十月十五是下元节,祭祖祀神、祈福禳灾、拔苦谢罪。
  至于这是古代巴国就有的,还是半途学来的,石娲搞不清楚,说自打她记事起,就是这样的。
  幸亏石宕在外面生活了二十年,知道腊月三十对我的重要性,他在外面是饱受白眼的孤儿一枚,对外面无牵无挂,毫不眷恋,我就不同了。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有父母兄长,不能与亲人团聚,心情肯定不爽,憋出病来咋办?
  他置办了一桌丰盛的美食,邀请我和石娲一起赴宴,无非是大块吃各种兽肉,大樽喝酸酸甜甜的果酒。这是特意为我举办的一次家庭聚餐,石宕一开始就言明,只叙兄弟情谊,没有君臣之分,大家乐呵乐呵尽兴。
  楮实子酿的饮料是烫热了的,我连饮了几樽,长期呆在洞穴而苍白的脸上泛起红晕,人也兴奋起来,与石宕聊起去年的今天,我俩在雪地里熏兔窟、抓野兔的趣事。
  没料到石娲和郑王妃接了一嘴,笑着说我去抓窜出来的兔子,一扑趴啃了一嘴雪,野兔没抓到,弄了个浑身满脸的雪花,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这事儿有,我尴尬地觑了石宕一眼,碰巧他正在看我的窘相,咧开嘴笑哈哈地说道:"妹夫别误会,我当大舅哥的不会在背后嚼舌根子。千真万确,是先王领着她俩,隐在树上亲眼看见的。"
  他这话虽然情真意挚,却有一个漏洞,石娲随父王巡视还说得过去,郑氏未嫁之前,只是一个奴隶家的女儿,怎么可能走出龙缸呢?
  见我把脑袋摇成了拨浪鼓,伶牙俐齿的郑氏"叽叽嘎嘎"地说了起来一一
  日期:2017-10-06 18:50:19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