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乱悠悠—讲述春秋战国五百余年乱中有序的历史》
第37节

作者: 村人老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1-30 10:06:27
  世子忽回国后将这些事情一五一十地禀告了郑庄公。庄公非常惋惜,他让世子忽领兵救援齐国,也是希望借此能和齐国结上姻亲,不过郑庄公还是了安慰儿子几句。倒是祭足一直怪罪高渠弥,“国君的儿子众多,其中不乏胸怀异志的,像齐国这样的大国,高攀还来不及呢,世子怎么给推辞了?你跟在身边,怎么也不劝劝?”高渠弥连说怎么没有劝,问题世子不听呀!祭足惋惜不已,连连摇头。

  其实此时高渠弥已经跟世子忽有了嫌隙。当初高渠弥想争取卿的位置,却遭到了世子忽反对,原因是他与郑庄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亹关系密切,历来公子与重臣交往过盛是图谋不轨的征兆。郑庄公听到世子忽诉述缘由后还因此旁敲侧击警告了高渠弥,但是他最终还是重用了高渠弥,因为高渠弥确实是个人才。从后来的发展来看,这是郑庄公一生中少有的错误决定,正是这个错误的决定为郑国埋下了一个安全隐患。

  日期:2018-01-30 14:22:26
  ~~郑庄公去世了~~
  病榻上,郑庄公陷入了追忆之中,他想起了小时候,想起了和弟弟一起玩耍的情形,想起了母亲的厉声呵斥和最后的眼泪,想起了父亲带他去洛邑路上的谆谆教诲,一切就像昨天发生的,时间可过得真快。
  祭足进来了,郑庄公的思绪拉了回来。他示意祭足坐下:“寡人有十一个儿子,除了世子之外,子突、子亹、子仪都有贵人之相,特别是子突,才智过人,又在这三个孩子之上,但这三人都没有善终之相,所以我想把大位传给子突,你看如何?”
  祭足赶忙跪下:“世子一直位居储君,而且屡次立下大功,郑国人人敬仰,国君要废嫡立庶,臣不敢奉命!”
  郑庄公沉默了,子忽确实不如子突刚强,但他并无过错,而且他抗击北戎,在诸侯中早已经威名远扬,怎能轻易废除?何况祭足也极力保他。许久,郑庄公叹口气道:“那就把子突逐到宋国吧!”

  祭足拜服倒领命。
  日期:2018-01-30 15:34:40
  祭足走后,郑庄公又叹道:“只怕郑国从此多事矣!”庄公知道子突的性格,他不会善罢甘休。但无论哪个儿子继位,都需要老臣的辅佐,祭足不愿扶立的人,即使得以传位,也难以长久。
  老友祭足,我把身后之事托付于你,你可不要让我失望啊!
  几天后,郑庄公去世,享年五十七岁。

  日期:2018-01-30 15:53:49
  郑庄公在位四十二年,辉煌一生。他南建栎地,东筑启封,他与周王室、宋国、陈国、许国、卫国、息国、北戎、南燕、戴国数度交锋,均是大获全胜,终其一生,从未有过败绩。他精于权谋,善于外交,纵横捭阖于中原,就连东方大国齐国都愿跟随他东征西讨,郑庄公以一个中型国家实力书写出大国风采,俨然是春秋初期霸主,以至于有“天下诸侯,莫非郑党”之说法。
  日期:2018-01-30 16:55:36
  郑庄公是正统的姬姓子孙,然而却是春秋政治舞台上最先反抗礼教的人物之一,无论是作为儿子还是臣子,郑庄公都不符合儒家为子当孝、为臣尽忠的思想。他是桀骜不驯的,又是隐忍坚毅的,他不屑于礼教束缚,然而却又不得不归附于礼教,或者他本是一个极度的实用主义者,尊礼还是反抗,只是根据而现实做出的选择而已。他立足于郑国国君本职,又充分利用周朝卿士的身份,凭借着自己的智谋以及权术,发展壮大郑国,也推动着整个东周的政治社会趋势。

  毛主席对于历史上很多的帝王将相有过独到的见解及评价,声名显赫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只被他一句“略输文采,稍逊风*”轻轻带过,但是主席对于郑庄公却有着极高的评价,说他“是很厉害的人物”,“在国内和国际斗争中都很懂得策略”。
  日期:2018-01-30 18:22:03
  然而,到了郑庄公晚年,郑国战略模式的弊端开始显现,与王室关系的恶化,实际上使得郑国丧失了道义的制高点,影响了郑国的政治空间。而且,随着东方齐国、西方秦国、南方楚国、北方晋国四个地处边缘的国家陆续整合完毕各自的区域势力,强势崛起并且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原,郑国将光芒褪尽,笼罩在四大强国的阴影之中。尤其是南楚北晋两强开始争霸天下,处在中间的郑国沦为了缓冲地带,晋楚两国互相交兵示威,骄傲的郑国开始了它夹缝中求生的苦难生涯。郑庄公的担心变成了现实,“郑国从此多事矣!”

  而郑国诸子争位、内乱不止更加剧了这一状况。
  日期:2018-01-30 19:05:13
  春秋中期地图,许多小国没有标注,被简化了,但可以看出郑国的位置正处在晋楚两国中间。随着齐秦晋楚的崛起,郑国这种中原之中的地缘红利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夹缝求生的痛苦。
  日期:2018-01-30 20:00:08
  ~~洗牌~~
  郑庄公去世后,群臣辅佐世子忽即位,是为郑昭公。
  郑昭公即位后,派遣大夫们出使列国,他特将祭足派往宋国,一是加深与宋国的友好关系,巩固既得利益,二是因为宋国居住着他那暗藏野心的弟弟公子突,他要祭足去探明公子突的现况。
  郑昭公不会想到,他这一招竟然弄巧成拙,正中宋国下怀。
  公子突的母亲是宋国女子,出自雍氏,而雍氏是宋国的名门大族,居官者甚多,很受宋人尊敬,国君宋庄公对于雍氏一族也非常器重。当公子突被逐到宋国后,不甘于人后的他曾多次跟舅舅们暗示自己的远大志向,雍氏一族自然是非常支持他,就求宋庄公出手相助。
  宋庄公还是公子冯的时候,曾经得到过郑国的一再庇护,按说宋庄公应该知恩图报,为了郑国安定打消雍氏一族的想法,但是宋庄公可不这么想,他是宋国国君,当然要为宋国利益计较,郑庄公懂得扶植代理人,宋庄公也懂得扶植代理人,所以他不仅没有阻止,反而兴冲冲地将太宰华督叫过来一起参谋,而华督可是策划这类事情的著名高手。

  日期:2018-01-30 21:54:47
  祭足来了,宋国用了一种特殊的礼节接见了他—全副武装的甲士一拥而上将他绑起来。
  祭足喊道:“外臣身犯何罪?竟遭贵国扣押!”
  宋庄公笑着说:“特请大夫去军府商议大事!”于是祭足被带到军府之内。
  傍晚时分,华督来到了军府,带着好酒,说是给祭足压惊。

  祭足冷冷地说:“在下出使贵国只为修两国之盟好,不知道是犯了什么过错,贵国要这样对我?是我这个使者不称职么?”
  “哪有的事?”华督笑着说,“贵国的公子突被遣送到敝国,寡君看他是在可怜,有心想帮一帮他!”
  祭足听了这话心里一颤,最担心的事情还是要发生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