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虚:蒿城事纪:不讲故事,只说真实经历。(秘闻科普)》
第56节

作者: 黄歌断竹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9-08 08:50:39
  59.【闻】蒸馒头
  过去的老人多半都是下苦过来的,民国那个著名的“浪荡公子”孔二小姐孔令俊,年轻时豪奢风流,解放后可怜的吃不饱饭。
  连这等人物都逃不了,普通老百姓自然也是三餐不饱,每日为了生计奔波。
  这其中有天灾,不过更多的却是人祸。不过咱中国的机会,老百姓坐茶馆莫谈国事,所以大家心里有数,我就不说了。
  我姥姥也是下苦过来的,不过她老人家和王老太一样,都是念过书的,以前有次社区填表格,她写的都是繁体字,那些工作人员非常吃惊。

  既然是下苦人,那做饭的手艺肯定不会落下,附近街坊邻居都知道她有一绝,那就是馒头蒸的好吃。
  馒头这玩意中国哪都有,不过在北方一般叫蒸馍,有白面蒸馍、玉米窝头、野菜窝头。
  过去的人哪有白面吃啊,都是拿些玉米面蒸些个窝头充饥。这东西颜色发黄,吃起来还有股甜味,但是在过去家家户户整天啃窝头,谁吃多了都会觉得难受。
  所以那时候的人都盼着能吃口白面馒头。

  蒸馒头听起来是个很普通的事,但它也是个技术活。现在的人总有些自以为是,觉得一些常见的东西都很简单,甚至瞧不起。你还别说,叫一个从来没蒸过馒头的人照着教程去蒸,他也弄不出来。
  为啥呢?因为馒头这东西要放碱面,掌握不好剂量就会把馒头弄的又咸又酸,掌握不好火候又会把馒头蒸坏,变成一些颜色发黄的面疙瘩。
  所以嘛,知易行难,人最可贵的就是有品德,不要整天瞧不起这瞧不起那,现在网上的键盘侠太多了,见到什么都要喷几句。真正有本事的人从来不喷,他们都是尽可能的帮助弱者提升,又怎么会蔑视人家呢?
  且说姥姥蒸了几十年馒头,有一次下楼碰到一个街坊。那街坊是谁我不清楚,反正给她开玩笑说:“您干脆开个馒头店得了,我正愁喝稀饭没馒头吃。”

  听到这话姥姥只是一笑:“想吃馒头了?”
  “是呀!咱这谁不知道你蒸的最香?”
  “那我今儿个就蒸一笼,下午你过来取点。”
  “哎呀,那敢情好!”说完这街坊就喜滋滋地奔菜场了。
  为啥要去菜场呢?因为要买咸菜!陕西人喜欢喝粥吃馒头,再来点咸菜那味道可是一绝。
  等到中午姥姥调好碱面之后就开始发面,那面团一个个的经过发酵以后逐渐变得松软,再码到笼屉里就可以大火蒸了。
  约莫两个小时后那笼馒头就出锅了,姥姥满意地一笑,习惯性闻了闻锅里飘出地蒸汽。
  因为这蒸馍快出锅时,那味道是最好闻的,有一股子面香味!姥姥也特别喜欢闻这味道。
  只是这回姥姥却皱起了眉头—那味道怎么有些古怪?
  并不是印象中的面香,而是一股酸酸地味道…
  蒸坏了!
  姥姥立即就明白发生了什么!
  那味道分明就是碱面放多了,才会蒸出来的怪味。
  可是自己蒸了几十年,从来都是按比例放的碱面,怎么会蒸坏呢?
  关掉燃气灶,姥姥就把锅盖揭开了,一股浓烈地热蒸汽掺着碱面特有的地味道顿时弥漫着整个厨房…
  姥姥向锅里一看,顿时傻眼了—锅里哪是又蓬又白的馒头啊,分明是一堆发黄的面疙瘩!
  那些个疙瘩又小又瘪,看起来受热也不均匀,有的发白有的发黄。

  这东西根本就不能入口,吃到嘴里保准是一股子酸味!
  “怪了!”姥姥嘟囔一句。这事是真的邪门!不禁碱面超量,火候居然也出问题了!
  姥姥可不是第一次蒸馒头,咋可能出现这么严重的失误呢?
  索性那笼屉不大,只是浪费了一点点面团,姥姥重新码了一笼上去。
  一个小时后,新的馒头出锅了,这回姥姥是按时按点掐时间算的,结果一打开锅盖就懵了。
  那里面的馒头比之前蒸的还不如,缩的连疙瘩都是,简直变成团子了!
  “怪了事了,俺咋可能蒸出来这东西?”姥姥实在是想不通了,她检查了碱面,确实是碱面而不是淀粉,自己用的面也是以前的牌子,怎么就会出问题呢?
  就在她思索的时候,外边响起了敲门声。

  打开门果然是早上碰到的街坊,那人一进来就堆笑道:“大妹子馒头蒸好了吗?”
  姥姥摇头直叹气:“我蒸了两笼,都是一堆硬疙瘩!”
  那人吃了一惊,赶忙跑到厨房去看:“不应该啊,我这三十年都没听说你会把馒头蒸坏!要是冯老婆我还信!”
  听到这话姥姥直接就笑了。冯老婆是楼下一个老太太,她男人是个厨子,以前就是给公社食堂做饭的,改革开放后自己弄了个小餐馆。而冯老婆从来不做饭,并不是因为她懒,只是没那个天分,做出来的东西不是少盐就是变味。
  到最后冯老婆也放弃了,从此家里不是买着吃就是叫女儿做,只有逢年过节才是冯老头掌灶。
  她是这街道出了名的笑柄,总有人拿我姥姥和她作比较。
  “我也想不明白。”姥姥拿起一个“团子”瞅了半天。
  “我咋觉得有邪呢…”这人忽然一句话,彻底点醒了姥姥—她在老家听过一个故事:曾经有个姑娘特别会做饭,后来嫁给地主当姨太太。没多久地主就被她的手艺迷住了,从此下人们做的饭地主就不吃了,他只吃姑娘单另做的。

  因为姑娘长得秀气,手艺也好,地主就对她恩爱有加,每次从城里回来也只给她带首饰。这种行为逐渐让正房太太不舒服了,所以就琢磨着怎么让姨太太失宠。
  刚好正房夫人的二表哥是个邪门外道,他就趁机做了一套法,从此姨太太做的饭特别难吃,简直是糟践粮食,地主也就对她不那么宠爱了。
  姥姥觉得自己此刻也有可能是撞邪了,等街坊一走她就跑到神婆家求助。
  那个神婆就是《石碾子》那章里的神婆,和姥姥是老乡。神婆也不含糊,来到家里先是在墙壁四角撒上白面粉,然后端来一碗水就开始“立筷子”。

  立筷子这法术在中国很普遍,只是一个简单的扶鸾术罢了,作用就是拘禁在附近作祟的野鬼上来问话。
  果然在姥姥的期待中,那个筷子真的被立起来了,孤零零地站在碗里。
  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现象,一根筷子居然违背物理现象直立在碗里?
  不过姥姥也不是第一回见这事了,她向神婆投去一个询问的眼神。
  神婆则死死盯着筷子:“亲倒祟立。”
  筷子纹丝不动,神婆继续开口:“冤倒陌立。”
  筷子还是纹丝不动。
  神婆见状冷笑:“既然无冤无仇,你又何苦出来作祟?给你十息时间,速速离去吧。”
  话音刚落,那筷子就在碗里摇摆不定,仿佛是犹豫不决。
  十秒钟过后,那个筷子还是立着不倒。
  神婆叹了口气,随手抓把面粉撒进去,抓住筷子掺水搅拌几下,等那面粉变成面糊以后,她连碗带筷子一齐砸在地上:“尘归尘土归土,安息去吧。”
  “不知道哪家的野鬼,已经把它弄走了。”神婆开口道。
  姥姥赶紧道谢:“多谢大姐,留家里吃顿饭吧?”
  “小事,我还有事先回去了。”神婆摆摆手。
  送走神婆以后,姥姥把碎碗、筷子收好扔到外边垃圾站,然后又开始蒸馒头。
  果然这次蒸出来的馒头又香又甜,没有一个出问题。
  那街坊也拿了十个回去,连连夸赞姥姥手艺好。
  不过这事并没有结束,第二天神婆不请自来,皱着眉说:“妹子,你最近没得罪人吧?”
  姥姥吃惊道:“没有啊。”

  神婆点点头:“那个鬼应该是前些年跳楼那女娃。”
  “不会吧!我家可跟她没仇啊!”这下姥姥是真的吃惊了,那个跳楼的也就是《徘徊者》那章提到的女鬼,我是亲眼见她显灵过的。
  “那就奇怪了…哦如果不是她,那就是有人给你下咒了。”神婆若有所思。
  “下咒?”
  “嗯。咱这街道好些人都会点门道,不过多半是邪门歪道…”神婆说这话时冷笑连连。
  “算了,反正已经没事了,你最近注意点,看看谁跟你不和。”神婆交代完就走了。事后姥姥观察了许久,也没有发现谁对她态度不好,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
  这件事发生在十几年前,至今也不清楚是跳楼女鬼作祟,还是有人刻意下咒搞怪。反正也过去这么久了,我也没兴趣探究。
  不过那个地主姨太太被正房表哥施法诅咒的事,应该是个真的。
  为啥呢?因为这个法术我就会。
  有人可能要说了:“你一个信佛的,怎么还学这些邪门歪道?”
  没错,我是一个佛弟子,但同时我也是传统文化继承者。

  巫鬼方术不过是我所涉猎的一科罢了,其中占星、驱鬼、佛道、压胜、历算等等数之无穷,我会点邪术也是很正常的。
  说它是邪术其实也不对,这个法术属于压胜术,论历史比佛教产生的还早。藏传佛教里融合苯教的法术,就有很多压胜手段,那些上师也没说它们是邪术。
  术法这东西,用正为正,用邪为邪。杀人犯法谁都知道,但要是刺杀敌国侵略者,反而是一种正义的行为。
  那个“诅咒人做不好饭”的法术怎么用我就不说了,省的以后教出来几个邪人因果还要赖在我身上。

  这里只教你们解咒的方法:在你家附近注意观察,看看有没有谁家门上挂草绳,或者谁腰间缠着草绳。只要发现了草绳和类似手工编织的绳子,就对那户人说:“天是普安天,赶紧解咒吧。”
  那个人就明白被你看穿了,一定会解的。如果他装死狗不承认我也没办法,你们就去找庙里高人解吧。
  另外神婆讲的那两句话没多深奥,第一句是说【你是家亲还是外祟】第二句是【你是冤亲债主还是陌生人】,通过筷子的倒、立来确定。
  有兴趣的人自己百度,不是啥高深的术法。
  本章就到这里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