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里真正的神仙体系和阴谋论》
第25节

作者: 向秋多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1-10 11:43:07
  三十九,说一说最酷的手印和手决到底是什么
  想必很多人都看过火影,对里面的手决,真言,那简直了就,那么真正的手印和手决到底是有什么用的,怎样有用。
  手印和手决是东方神秘文化中的精华,可惜的是找不到源头和八卦河洛一样,无论佛家的手印道家的手决,都没有记载其历史的出处,总之就是由传承而来的。
  原理是这样的,佛家密宗里人的身体内有真实存在的七个脉轮,而头部里有五百个脉轮,当这些脉轮通过修习打开后,全身的气脉明点就通达了,这里的气不是西方认为的自然界的气体,而是体内的一种小宇庙能量,因为气脉明点和宇宙中的情况是一样的,明点对应着星体,体内的小宇宙对应着空天的大宇宙,这与手印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十个手指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内脏的气,接手印的时候就相当于连接出一种能量通路,而同时通过念咒而产生效果。

  这就是手印加真言,称之为身密,由内心的意念观想为心密,但是要发挥作用并不是简单的事,要求是很高的, 要达到修为空性见,明心见性,证悟了以后,才会达到效果。如果没有证悟,结手印就是在装X。
  道家的手决原理也是一样,但是两者来源不同,而且仪式和作用也不一样。
  无论是佛还是道家,作法的目的不是为个人,为自私,所谓法的高低,并不在于修炼的长短,在于心性的高低,心性越是广大,为众生为天下,法就高,心性越是为自己,为自私,法就低,这是佛道两家公认的原理。
  那小日本为什么会这些呢?说起来搞笑,当年的小日本到中国来偷师,但却不明就理,于是就到处收集资料,但不得要领,因为根本就没人愿意教,于是也没有传承。认为得到了书就得了法,于是把收集到的资料拿回去汇总,把抱朴子里的密祝,加上佛家唐密的手印,加到一起一段乱入,因为他们认为这两者都有神秘的不可思议的力量,但这力量是什么,如何发挥,如何修习全不知道。
  如果知道的话也不会将两家的不同的理法混到一起,当然不仅是乱入,顺序都抄错了。所以看见忍者打架,执行任务时都要念密祝结手印,全中国的修行者都在笑,无非装B而已。

  日期:2018-01-11 10:27:17
  四十,为什么祖宗福佑后人是多代香火
  关于祖先崇拜是怎么来的,以前讲过的,现在再恶补一次,中华文明的起始点在天下共主时期,在信仰体系也是由此为基础产生的,天下共主部落的部落图腾就是神系,其他部落的图腾就是族神,也就是妖系,最早只有这两个系,有氏族名,没有姓和名。
  随着氏族的发展,按执行种类进行分家,比如打猎的是一家,煮饭的是一家,种地的是一家,各自发展壮大后形成了姓,有了姓就有了家族,就产生了家神,就是鬼。

  家神也罢,族神也罢,中央神系也罢,都是以信仰中心的,而信仰的作用是什么呢,是统一思想,整合能力,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可以说有信仰的一家人和没有信仰的一家人,几代以后差距就会很大。
  为什么先秦时代那么多人重视名节,拼了命也要护全诚信,因为你做得越高端,你的后世子孙会得宜,比如一个人的城信当地有名,因为诚信公认的有名望的人,这个人在时,就加紧培养后代,后代又是孝子贤孙,这个人故去后,后人又郑重的祭祀他,半点不敢有差池,这在当地人眼里,他有多出色后代也会有多出色,于是推举官员时就一定是这个人的后代,这叫举孝廉,其实和现代西方人的选举情况是一回事。

  但这个情况大家都在效仿后就出现问题了,什么呢,形成了家族壮大而误国,这种情况从战国之乱到三国士族,再到隋唐门阀,至于到民国四大家族,都是这样,国家谁做都无所谓,政权给谁也不在意,只要能保证这个家族兴旺就可以。
  简单的模式就是,你做好了,后代就因为你的榜样和社会名望而产生信仰,而这个信仰集体当然是越多越好,信仰带来的,不仅是表面化的社会效应,还有后世内在的精神效应。这样一代一代又一代,一代比一代生得多,就这叫人丁兴旺。人丁越兴旺,集中信仰的力量也就越大,是不是无论经商还是入仕都会比其他人顺利呢?
  网友认为风水占主导,其实风水只是客观环境而已,风水也是人的道德福报的体现,无德之人就算是占了风水,衰败得反而越快,风水与人其实是相互作用的,有德有福之人,随便去哪,都能有好的风水,无德无福之人随便去哪,想占都占不了好的风水。
  所谓香火就是信仰的一种表现,中国人随着王朝推翻,特别是从黄帝开始一直都在推翻,推翻到后来,中央神权早就没人信了,再到各地族内部的分化,族神也没有多少人理会了,所以最可靠的就是家神,到现代一问同一个姓的都很亲切,但是同一个氏族则没有概念,同一个天下就更扯远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