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轶事:古国后裔一一这群人为什么被误认为类猿人?》
第24节

作者: 巴山牛_渝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9-05 11:35:49
  我是巴王石磊的驸马,他驾崩了,参加葬礼应该是理所当然。譬如老丈人驾鹤西去,吃软饭的女婿儿不去吊唁,忙前忙后图表现,肯定会被老婆一脚踹出门去!
  我是受封的"裤衩驸马",活脱脱就是一个傍权贵吃软饭的女婿,按说抬尸体打扫秽物都是我的活儿。其实不然,直到葬礼准备妥当,腊月初十天刚蒙蒙亮,寸步不离洞口的仆妇,才奉命跪请我去参加葬礼。
  所谓葬礼,根本不是我在外面无数次耳濡目染过的那样,要论这贵为王者的葬礼,实在不如一位贫困山民的丧葬有排场。
  这是我第一次跨出洞口来到龙缸底部,免不了四下里打量,见得一条小溪从左侧的峭壁下涌出,又没入右侧的一个大洞,把缸底稍显起伏的菜地切成两半。一座用圆木搭建的简陋小桥,横亘在不宽的溪流两岸,对岸的缸壁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洞穴,经过长年累月的烟熏火燎,一眼看去,宛若被泼了墨汁,整个缸壁都是黑黝黝的。
  朝枳城方向竖立的图腾柱前,不大的坝子上跪着四、五十个用各种兽皮裹在身上御寒的臣民,九级土阶上的图腾柱下,骇然摆着两具遗体,石宕和石娲兄妹俩,正绕着遗体手舞足蹈,一如吴晓君祈雨时的动作。
  在仆妇的引导下,我当先跪在远离人群的最前面,偷眼觑了一下,这里只有一位与我一样,同样裹着虎皮的小个子妹儿,跪在我右前一步,只能看见她的背影。我心里明白,她应该是吴晓君的郑氏老婆,我的舅母子。哦.正确的称呼应该是这样,她是刚即位的巴王石宕的正妃。
  问题来了,石娲的生母樊氏太妃又在哪里呢?心念一动,能在图腾柱前享受臣民匍匐的人能有谁?
  与巴王遗体并排躺着接受臣民顶礼膜拜,只有王妃才有资格!难道石娲的生母,我的丈母娘也死了?
  忆起古代有殉葬的习俗,难不成我亲眼看到了?心下大骇中,每当石娲转过身来,我就悄悄地观察她,可惜得很,长发掩盖住了她的脸,我根本看不见她的表情。
  日期:2017-09-06 17:28:43

  吴晓君剃的是寻常山民的马桶盖发型,大半年过去了,早已蓬头遮面,跣着足一颠一颠跳动着禹步,舞姿不如石娲娴熟优美,相形见绌之下,大开大合机械地模仿着。没有鼓点没有铜锣,只有兄妹俩手里握着的小铜铃,随着舞蹈"叮当叮当"直响,此情此景,铃声铿然,摄人魂魄。
  我明白这是在做法事,祈求天神保佑所谓的巴国,一想到灭绝人性的殉葬,我就不寒而栗筛起糠来。我不爱石娲,不可能爱屋及乌,见过她生母一次,没听她讲过一个字,谈不上怜悯她的不幸。我是害怕将来有一天,自己给石娲殉葬!
  石娲干过不少偷龙转凤的养鬼术,那巫术阴毒,如果是真的,肯定会年纪轻轻的夭折,这不是害了我吗?
  正在惶恐不安晕头晕脑中,两个仆妇架起我来,拖着我挪上九级土阶,正想着殉葬的我,吓得如同被剔去骨架的烂肉,面如死灰泪如泉涌,恰似被人架上杀场。
  觑见郑氏王妃低垂着脑袋绕尸转悠,自顾自在前面款款而行,我才明白葬礼已经进行到瞻仰遗容的仪式了,抖抖簌簌中,我在仆妇的搀扶下,近距离瞻仰已经死翘翘的岳父岳母。
  岳父老态龙钟,瘦小的身板皮包骨头,恰象一具干瘪瘪的木乃伊。岳母脖子上有一道淤紫色的勒痕,明显是上吊缢死,瞧她脸上僵化的笑容,她是笑对死神,自己杀了自己,乐呵呵地踏上黄泉路。
  由她联想到自己,我悲从中来,止不住唏嘘不已,潸然泪下。嘿、嘿!这副悲痛欲绝的模样居然歪打正着,不但石宕兄妹,就连一众臣民,都认为我是条有情有义的真汉子。
  在臣民们一个接一个绕着尸首看他们国王两口儿最后一眼时,稍许平静的我又四下里打量,没发现收殓用的棺材,环顾四周的峭壁,也没有人凿孔架木预备悬搁棺材。在我的印象中,巴渝境内多悬棺,应该是古代巴人的殡葬习俗。
  <舆地纪胜 . 益部耆旧传>说:"昔楚襄王灭巴,封废子于濮江之南,号铜梁侯"。这是错误的,不可信,因为有楚襄王时,巴已经亡国二十多年了。"废子"即太子,石龙的后裔又在眼前,谁会相信。
  据<图经>记载,巴王杀濮王灭其国后,在巴国境内,生活的濮人还相当多,可知只是灭其国,并没屠其族。直到汉晋,巴渝的山水之间,还有濮人在活动,被称为百濮。现存的岩棺陪葬物中,许多都是汉晋的物件。
  后来我在遍查资料时才明白:岩棺是濮人留下的,与巴人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