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三国述评——一个大坑,不知何时能填平》
第56节

作者: 猪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傕、郭祀、张济,加上投降的胡轸,与董卓原来的部将樊稠、李蒙、王方等在长安城下会合,兵力已从数千人上升到十余万人,将长安城包围得水泄不通。
  日期:2017-07-14 14:50:13
  长安城坚固难功。围城第八天,吕布手下的叟兵叛变,(叟人,古族名,属氐羌族的一个分支。又称“搜”。汉时分布于今四川西部、云南、贵州、甘肃部分地区。以作战凶猛著称)打开城门放进凉州军队。吕布率军与李傕军厮杀,兵败赶往王允所在的未央宫青琐门,在外面呼喊王允一起撤离,王允不走,对吕布说:“如蒙社稷有灵,安定国家,是我的心愿。如果不能,就奉身而死。皇上还小,依恃我辅佐,临难苟免,我不忍心。请你努力谢关东诸公,勤以国家为念。”这是王允忠诚的一面,虽然其人无能,但其忠诚之心还是让人钦佩。吕布无奈,只好率兵向城北突围。郭祀此时在城北门外,吕布打开城门,正好与郭祀相对。这时候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场景,就是武将单挑。这是相关史书上记载的唯一一次武将之间的单打独斗。吕布对郭祀说:“我们都让各自的人马退后,只我们两个人独自决一胜负,怎么样?”郭祀也不示弱,立即挥退人马,与吕布单挑。结果吕布以矛刺伤了郭祀。郭祀的士兵前来救走郭祀。吕布不敢追赶,率兵离开长安,前往南阳投奔袁术。

  失去吕布的长安城更是不堪一击。李傕等放纵士兵抢掠城内百姓,长安百姓几乎被这些凉州军人屠杀殆尽。

  日期:2017-07-14 14:51:05
  卫尉种拂、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司隶校尉黄琬等文武官员都被杀害。王允带着汉献帝到长安城东面北头门即宣平门内躲避。很滑稽的是,居然在这个时候大赦天下。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李傕等人带兵包围了宣平门,在城门下叩拜献帝。献帝问他们:“你们放纵兵马胡作非为,究竟想干啥?”李傕等回答说:“董卓忠于陛下,无故被吕布所杀。我们只是为董卓报仇,不敢犯上作乱。事情办完后,我们自己到廷尉那里接受处罚”王允走投无路,只好下楼束手就擒。李傕问他:“董卓有什么罪过?”王允居然无话可说。李傕杀了王允和妻子、儿子王盖、王景、王定及其宗族十余人。只有王允兄长的儿子王晨、王淩逃脱,回归故里。王允死时五十六岁,故吏平陵县令赵戩弃官经办了王允的丧事。(平陵县,今咸阳市秦都区平陵乡大王、李都村一带)

  朝政从此由一帮凉州小军阀所掌控。这帮人都是些胸无点墨嗜血成性的杀人魔王,根本就不懂朝政,只知道胡作非为。
  日期:2017-07-14 14:51:57
  由于董卓、牛辅的死亡,凉州军其实是处于群龙无首的局面。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才被迫抱团化解劫难。危险消除后,仍然回到群龙无首的局面。各自为大,谁也不服谁。
  他们逼迫献帝作出了以下任命:李傕为车骑将军、池阳侯,领司隶校尉,假节;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三人均开府,与三公共同形成六府,这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行政结构。关键是这三人谁也不服谁,都要选用自己亲信的人 做官,只要有一次不如意就发怒发威,辱骂经办官员。经办人没办法,就用排队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李傕第一,郭汜第二,樊稠第三。真正三公推荐的人选根本就排不上队。

  张济为镇东将军,后为骠骑将军、平阳侯,带兵驻扎在弘农,防止关东盟军西进。
  远在凉州的韩遂、马腾等人也率领各自人马来到长安。李傕等以韩遂为镇西将军,遣还凉州,马腾为征西将军,屯住郿县。至此,凉州有头有脸的军阀除宋健仍然窝在枹罕做土皇帝外,其余的都卷入了中原混战。
  此时是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六月,距离董卓被杀仅仅只过去了两个月。
  日期:2017-07-14 14:53:05
  该怎样评价这短暂时间里发生的一系列影响历史进程的大小事件呢?怎样评价王允这个人呢?如果王允及时赦免了凉州军人,如果王允听从属下的建议,以皇甫嵩统领凉州军队,联络关东盟军,协商谈判国是,如果贾诩没有说出那番天外飞仙似的话,历史又会演变出什么样的故事呢?
  各位看官请恕在下无能,难以回答这些问题。在下只能作个推测,作个评述。
  一个推测是,无论王允成功与否,诸侯割据的局面都难以得到根本的改变。只是演变的方式会有所不同。要想回归大一统格局,靠献帝和王允显然不行,必须由许多其他的因素,比如有一个强力的皇帝,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有几个远筹帷幄的谋臣和所向无敌的武将,这些都是目前皇室所不具备的。假以时日会不会有所改变呢?这个无解,谁也不知道。但会是一种希望,当时仍然敬奉朝廷给朝廷进贡的有幽州刘虞、荆州刘表、徐州陶谦、交州士燮等,(包括后来的曹操、孙策都保持对朝廷的进贡)不管他们是否出于本心,起码在行为上他们并没有反对朝廷,如果能够妥善利用,合起来也是股不容小觑的力量,也未必不能为朝廷所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允的失败是将汉朝复兴的唯一的那点渺茫的希望给破灭了。所以后世治史者虽然一致谴责贾诩的煽阴风点鬼火,但还是一致认同是王允的错误决策导致了最后的结果。

  简单地评述一下吧。中国历史上最不缺乏的就是眼高手低的爱国者,王允只是其中之一。这帮人大多是在野的所谓清流,最喜欢做的就是不管客观实际,只管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别人,近乎于野蛮地干涉朝政,干出许多误国误民甚至祸国殃民的事情。其实把事情换给他们来做,他们也做不好。比如宋朝旧党骂新党,骂走新党自己上台执政远不如新党。汉末党人骂宦官残暴,但自己杀起人来也不眨眼。宋朝旧党上台,可以把新党从西夏人手里收复回来的西北领土拱手送还给西夏人,成千上万西北战士的血就这样白流了。明朝东林党人在围剿李自成和防御后金的战争中,不断地以爱国、攘夷的道德口号,妄自尊大、急功近利地给前线武将,甚至皇帝本人施加压力,导致皇帝不敢与后金议和,前线武将经常在无钱、无粮、无援的状态下打仗,或者是在本来具有坚守防御消耗对手的优势情况下,被迫出击进攻,导致惨败。清末革命党人纯粹为了夺取政权,不顾清末宪政改革已有进展的事实,一味地利用江湖帮派组织不断地制造暗杀、暴动等案件,阻扰新政。为了夺权不惜出卖东北、西北的国家利益。袁世凯逼清帝退位后,革命党人在实力不济的状况下,又在政治上玩阴谋,出尔反尔,不守合约。国民党取得政权后,把中国变成为一个党治国家,背离了现代民主国家的发展方向。抗战胜利时,国共两党如果能够搁置党争,建立联合政府,中国的前景将是如何的光明啊!当时世界可是仅仅只有美、英、苏、中四个大国啊,法国、德国都只能是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