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让我们遇见,为何又要别离?》
第24节作者:
橙子黄 “如果过完年不能来,那暑假一定来。明年暑假我一定来!”
“那就说好喽。”
“暑假一定会来!”
“那我们回家吧。”郝珺琪伸手过来握住我的手。她的手和打晚米果的那个晚上一样冰冷冰冷的。
第二天大家起得都很早。大人们忙着整理东西。我也忙着整理我的东西。我把所有的学习用具都送给了郝珺琪。
父母亲将许多东西留下来送给郝珺琪的爷爷。锅灶上的东西父母都没有带上。母亲将几件穿过的衣服送给郝珺琪的母亲。郝珺琪的母亲欣喜地接受了。
朱金山家的独轮车已经借来了。两辆独轮车摆在大门口。大人们把东西搬出去绑在独轮车上。
离别的时候到了。许多人集中到郝珺琪的家门口和我们说再见。一些人跟着我们出村。父母亲叫大家留步。一些人留住步子和我们挥手。但有好几个非要再送一程。父亲没有坚持。
独轮车在青石板上跳跃。阳光在我们头顶上跳跃。
日小财小永福等几个人也来送行。那个在瘦子耳畔嘀咕的人没有来。可是我依稀看见瘦子躲躲闪闪的跟在几个大人的后面回去了。
我和朱金山和郝珺琪和日小,财小,永福等几个人小跑在队伍的前头。我们跑得远了,便停下来等候。待大人们跟上来啦,我们又跑起来。我们似乎都忘记了那是别离。
穿过亭子,穿过夹在两山间的泥土路,父母亲再次停下来。我听父亲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那几个和父亲玩得最铁的人也留步了。他们和父亲挥手。
朱金山,日小,财小,永福他们也和我挥手。
郝珺琪的母亲和那几个人返回。她要带郝珺琪回村,但是郝珺琪不同意,郝珺琪非要跟着我们。
“路好远,你走不动的。”郝珺琪的母亲说。
“我走得动。”
“还是跟妈妈回去。一去一回有十里路呢。”
“我一定要送哥哥上车。”
父亲看着郝珺琪的母亲。
“那就让她去吧。”母亲说。
“回来爷爷用独轮车推你。”郝爷爷说。
“看,爷爷都同意了。”
我们一行六人继续往前走。过木板桥,穿过永泰村,接着穿过炉湾村,我们走上了一条宽约三米的山路。这条路和山外的公路相接。拖拉机可以在这条路上行驶。
有些地段的路面非常平整,而有些地段的路面被雨水冲刷的凹凸不平的,路面中间现出条条水沟,路面里的石头凸现出来。
山路弯曲,时起时伏。我们过了一个很大的坡。那个坡很陡。父亲和母亲各自走到郝爷爷和郝有德前去拽独轮车。我看得出他们上坡非常吃力。
上到坡顶,我们停下来休息。郝爷爷和郝珺琪的爸爸脸上都冒汗了。我的脚都走痛了。爸爸已经背了郝珺琪一程了。
下坡的时候父母还是走到独轮车前,这时,他们不再拽独轮车,而是倒退着逆推独轮车,防止独轮车往下冲。郝爷爷和郝叔叔则拽着车把,人往后仰,不是人推车,倒是车拖人了。
我因为速度过快,扑倒了。还好摔在泥巴路面上,手掌着地,划出条条痕迹,但是没有破皮流血。郝珺琪追到我身边时我已经从地上爬起来了。
好长的下坡路。
接着我们可以看见那条马路了。马路从西边的群山里钻出来,穿过田野,穿过王坞散散落落的泥瓦房,往东伸向远方。
外婆叫来的车子还没有到。大人们把独轮车停在公路边,将车上的东西卸下来,放在路边的平地上。车架腾出来了,郝爷爷和郝叔叔坐在一辆独轮车的车架上休息,父母亲坐在另一辆车的车架上休息。
那是一条沙石路,两旁的路树长得高高大大,叶子已经落尽了,枝干上停满了灰尘。大卡车通过,扬起一路灰尘,灰蒙蒙的,要过好久,才可以重新看清对面的房屋,干枯的水田,和水田尽头的小山丘。马路水沟边的枯黄的野草的叶子上积了厚厚的一层灰尘,房屋顶上的瓦片也积了厚厚的灰尘。
我不希望车子那么早到,可是车子还是很快就到了。是一辆黑色的小轿车,活像一只乌龟。外婆从车子上下来。她快速走到我身边。我则往后退。外婆双手搂着我,说“这么大了,这么大了”。我怯生生的叫了句外婆。
郝叔叔帮忙把东西搬进车子的后备箱。后备箱挤满了。有些小件我们随身带进车子。
我和郝珺琪依依不舍。父亲已经坐在副驾驶座的位置上了。母亲、外婆已经坐进后座了。他们连着催我上车催了好几遍了。
我不能不坐进车了。车门“哐”的一声把郝珺琪隔在外面,我感觉是隔在另一个世界。
郝珺琪在外面敲击窗玻璃。外婆将窗玻璃摇下来。
“书包里有我送你的东西。”郝珺琪泪水汪汪。
“知道。”是打晚米果那个晚上捏的娃娃吧。
“再见。”郝珺琪挥着小手。
“明年见。”
“我等着。”
“关窗了。”外婆说。
窗户渐渐上升。郝珺琪的影子渐渐模糊。
车子发动。从倒后镜里我看见郝爷爷、郝叔叔和郝珺琪一直站在独轮车边上。郝珺琪挥动的手越来越小,直至消失殆尽。
我打开书包,除了那个晚米捏的娃娃还有一样小东西,郝珺琪用纸包了一层又一层。是她天天戴在脖子上的一个小玉坠。
“我在想,等哥离开的那一天,我就变成一只蝴蝶,停在哥的肩膀上,或者停在哥坐的车子顶上,我就可以天天和哥在一起了。”
郝珺琪的话响在我耳旁。我的泪猛地溢出了眼眶。
我没有兑现第二年暑假去看郝珺琪的诺言。父母亲忙着装修学校分配的家属房,任我百般哀求,都不同意。
我很郁闷,总是想象着郝珺琪蹲在东门村头,等候着我的到来的景象。
我想像着,郝珺琪一定会从日升候到日落,待到天渐渐黑了,依然不忍回去。
郝珺琪一定会想,说不定下一个时刻郑启航就出现了。她一定要让郑启航亲眼看见她的期待。郝爷爷肯定拽她的手了,肯定会说:“傻孩子,郑启航不会来了,咱们回家,天都要黑了。”郝珺琪的双眼一定泪水盈盈,说:“起航哥哥说了来,就一定会来的。”
但是起航哥哥没有去。
一晃又是一年。
因为在东门把学业耽搁了,我读五年级读得非常吃力,语文数学都勉强及格分。父母虽然不高兴,可禁不起我的软磨硬泡还是答应带我去东门。
“也该去看看了。”父亲说。
“是啊,两年多了。不知道郝爷爷身体是否还硬朗。”母亲总是和我一样称呼郝珺琪的爷爷为郝爷爷。
去东门的头一天,母亲去商店买了许多吃的东西。父亲将他们不穿的旧衣服旧鞋子整了一蛇皮袋。我悄悄地将之前早就买好了的一个环形玉坠塞进口袋。这是我要送给郝珺琪的礼物。她送给我的玉坠我一直戴在脖子上。
第二天我们很早就起床了。我们走路去汽车站。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