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12-08 10:39:49
漫评唐德宗的削藩之战(三十七)
德宗派去安抚李怀光的使臣安抚李怀光失败之后,德宗这才意识到情况远比他原先想象的还要严重,自安史之乱以来,朔方军便一直是大唐朝廷最为倚重的平叛部队,可如今这支大唐帝国的功勋部队却随时有背叛大唐的可能,因此鉴于此次事态的严重性,德宗于是立即下令加强戒备,同时命奉天城内的文武大臣做好准备,一旦李怀光有变就立即移驾梁州(今陕西汉中)。
不久,德宗又加授李晟为河中、同绛节度使,将原属李怀光的辖区划给了李晟,意图以李晟来取代李怀光在大唐军界中的地位,然而德宗所做的这一切已为时已晚。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二月二十五日深夜,李怀光突然发兵杀进了李建徽和杨惠元二人的军营,一举吞并了他二人的部队。由于事发太过突然,李建徽与杨惠元二人只能是仓皇逃离,李建徽侥幸单骑逃脱,而相比之下杨惠元就没这么幸运了,他在逃亡的路上被李怀光的追兵赶上,不幸遇害。
在吞并了李建徽和杨惠元的队伍后,李怀光大为得意,因为这意味着他在造反的路上已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因此李怀光在得意之余,公然向德宗和奉天的流亡朝廷叫嚣道:吾今与朱泚连和,车驾且当远避!
而面对李怀光这种狂妄的叫嚣,此时的德宗除了大骂几声娘希匹之外,也还就真的只能按李怀光所说的有多远跑多远了,要不然再不抓紧时间跑路的话可就真的要来不及了。
兴元元年二月二十六日,距离李怀光叛乱之后一天都不到,德宗就与奉天城内的文武百官们匆忙收拾行装逃离奉天,前往梁州避难。不过德宗的逃亡之路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是险象环生,李怀光在德宗逃离奉天的第一时间内就立马派出了追兵追赶德宗。不过幸运的是,李怀光派出的负责追杀德宗的三个主要将领孟保、惠静寿、孙福达三人心中还是忠于李唐的,所以他们对李怀光的命令是阳奉阴违,故意在路上拖延时间,德宗这才侥幸逃过一劫。不过这也充分证明了李怀光叛乱在朔方军当中有多么的不得人心,以至于有这么多人敢于无视李怀光的号令,最后甚至就连李怀光的长子李璀也站了出来反对李怀光叛乱…
日期:2017-12-09 16:36:46
漫评唐德宗的削藩之战(三十八)
话说李怀光发动叛乱之后,本想立即发兵攻打李晟,可他一连下了好几次命令,朔方军的将士们就是不从,他们对李怀光说,如果你让我们攻打朱泚,我们绝无二话,可你要是让我们背叛朝廷,那就别怪我们不服从你了。这下李怀光还真拿这帮手下们没办法了,为什么同样是叛乱,人家朱泚就能一呼百应,而自己却偏偏被搞的众叛亲离呢?
其实李怀光没必要疑惑,因为人家朱泚手下的泾原兵可都是一个个对大唐朝廷怀有切齿仇恨,所以叛乱起来自然是动力十足。而李怀光手下的朔方兵那可是当年郭子仪一手带出来的,对大唐是忠心耿耿,你硬赶鸭子上架,逼他们造反,他们自然不乐意了。所以怪就怪你李怀光自己在叛乱之前没做好市场调研,虽说这年头造反是件很流行的事,但如果你事先没有做好市场调研就选择盲目跟风的话那肯定要栽大跟头的。
此时此刻,除了部下不配合自己外,李怀光与自己原先的铁杆盟友朱泚之间的关系也在迅速恶化,本来李怀光在造反之前朱泚还是与他称兄道弟的,可自从李怀光叛乱后,朱泚一看李怀光造反就造出了这副德性,因此就越来越轻视他,甚至以对待臣下的礼节来对待李怀光。李怀光一看朱泚这么傲慢无礼,自然是气的咬牙切齿,然而又不得不忍气吞声,因为他现在已经背叛朝廷了,可不能再开罪朱泚了。事情到了这地步,想必李怀光一定非常后悔,因为他如果不造反的话好歹也是大唐军界的第一人,可如今部下不待见他也就罢了,居然还要受朱泚那厮的鸟气,李怀光的郁闷可想而知。为此李晟给他伸去了橄榄枝,他写信告诉李怀光现在我给你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你赶紧去给我打朱泚,这样朝廷还能勉强看在你往日有功的份上让你将功赎罪。然而李怀光却并没有接受李晟的这个忠告,在他看来,事已至此,已经不可能再回头了,因为就算现在朝廷暂且可以赦免他之前所犯下的过错,但难保日后不会被秋后算账的。
兴元元年三月,距离李怀光发动叛乱并没有多久,李怀光就因为受到内外重重的压力而难以在关中立足了,因此只好被迫率部撤离关中,撤回他的老巢河中。然而李怀光的“回家之路”并不轻松,一路上不断有人叛逃,虽然最后李怀光还是勉强撤回了河中,但也已经是狼狈不堪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