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掘墓人---司马懿的奋斗》
第38节

作者: 子非嘉澍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12-25 18:46:37
  47、 无敌是多么的寂寞
  好了,没有了曹爽的世界,真安静。这一年,是正始十年。在曹爽以及其所代表的曹家人被清洗殆尽的这一年,司马懿下令,改年号为嘉平。用曹家人的血洗刷的正始十年,结束了。
  改年号,就是要对过去告别。曹魏帝国这本大厚书,翻开了新的一页。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司马懿这一年七十二岁,风烛残年的岁数。这个在风雨飘摇的三国时代浸淫于沙场和朝堂之上将近五十年之久无法撼动的,多智近妖一般的存在,终于到了没有对手的境地。
  只是,没有人知道,无敌,是多麽的寂寞。
  虽然天下无敌的司马懿收起了锋芒,目光慈祥的发布与民休息的政令,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蜀汉这个时候再次兴兵进攻曹魏。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我对于蜀汉的印象,那只能是穷兵黩武。有时候真的奇怪,没钱没粮武力值又渣的蜀汉究竟是谁给的勇气一次次的对庞然大物般的曹魏发动进攻的,是梁静茹么?
  虽然现在蜀汉没有了诸葛丞相,但诸葛丞相生前最为看重的二逼青年姜维现在是蜀汉的第二号人物,而且姜维一直将继承诸葛丞相北伐遗愿作为此生唯一的人生目标。虽然二号人物不太靠谱,但是所幸一号人物是明白人。这个一号人物就是诸葛亮在临死前定下的第三代丞相接班人,费祎。对于姜维的瞎折腾一向是持否定态度的,费祎对于北伐的态度是,我们比诸葛丞相的能耐差远了,诸葛丞相尚且无法北伐成功,何况你姜维。倒不如休养生息,等以后有牛人了,再打出去也不迟。

  平心而论,费祎的态度是最现实的,也是蜀汉应该采取的国策,毕竟打仗打的是经济基础。
  于是,费祎对于姜维的北伐请求是一概的打压。逼得急了,给上五千一万的人马,去玩一下吧。嘉平年的这一次军队人数多一点儿,但也基本上是挠痒痒级别的。担任先锋的是廖化。我记得《三国演义》里有一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说的就是现在这个情景。魏国根本就没有动用中央军队,邓艾、郭淮率领的边防军就把廖化打回去了。
  如果说在司马懿七十二岁这一年的蜀汉北伐算是毛毛雨的话,那么在这一年发生在曹魏帝国内部的一场叛乱着实让司马懿惊出了一身冷汗,而让已经极度虚弱的司马懿要亲自披挂上阵去平叛。
  这就是史称淮南三叛中的第一次叛乱。
  虽然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以极小的代价清除掉曹爽以及大部分的曹家势力,从而牢牢的掌控了曹魏帝国的权利中枢,但是斗争形势依然危机四伏,司马家并不是稳操胜券,谁会在这场博弈中胜出依然不甚明朗。一方面,司马家族赖以依靠的西北地区虽然是铁杆的粉丝,但是淮南的军队一直有不受司马家制约的趋势,这让司马懿非常担心。但更重要的是,司马懿这一年已经七十一岁了,在医疗条件落后的三国时代绝对算是高龄老人,而这一年离他撒手人寰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另一方面,司马家现在虽然荣耀无比,但其实已经有些青黄不接了。司马懿的得力助手司马孚只比他小一岁,此时也是古稀之年。司马师虽然说是司马家新一代的中坚,但身体也不好,尤其以眼病为甚。而司马昭此前还没有什么作为,资历太浅。

  怕什么来什么,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淮南这就乱了。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为了稳住中间派淮南军政长官王凌,将太尉这个副国级领导人的职务给了王凌。于是王凌就以太尉的身份驻守淮南,相当于现在全国人大委员长兼任国防部长。以三公的身份统领一方军政,这在曹魏帝国也就司马懿有过这待遇,可以说司马懿为了取悦王凌也是下了血本了。当然王凌也并非是曹爽一党,但作为与司马懿资历差不多的王凌也不是司马懿的死党。
  作为与司马懿同样混迹官场几十年的王凌,眼看着司马懿通过一场高平陵之变,利用曹魏政坛上的勾心斗角已经攫取了最大的利益。曹魏帝国现在已经快要成为司马家的天下了,小皇帝曹芳竟然要向司马懿请安。王凌认为,要保住曹魏天下,或者说要搞掉司马懿,就是要另立新君。
  太尉?谁稀罕你的太尉。老子也要君临天下!
  于是认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王凌,将姓曹的有继承权的都捋了一遍,最后将目光锁定在了其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治下的楚王曹彪。
  是的,舞台是很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上场的资格。心比天高的王凌,将很快明白这一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