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很有趣儿——大宋三百年长篇历史小说连载》
第36节

作者: 月润江南
收藏本书TXT下载
  得知消息的柴荣出离愤怒,无奈闭关时期,谨防走火入魔,只得忍气吞声,全力操练水军,同时严令淮南战区总司令李重进重兵集结寿州,分兵扼守要道,深沟壁垒,严加防范。

  寿州城下的后周部队一时声势浩大。
  大兵压境,攻城甚急,南唐寿州守将刘仁赡有点吃不消了,加急信粘着鸡毛一封接一封地发到李璟手里。
  公元956年7月,李璟再次下诏命齐王李景达率军五万增援寿州。
  可是李王爷显然被赵匡胤打怕了,心有余悸的他将部队拉到濠州(今安徽凤阳)之后,就再也不敢前进半步,还美其名曰:遥为声援。
  日期:2017-07-23 07:18:31
  南唐急先锋林仁肇(zhao)坐不住了,主动请缨,自率水军直扑后周设置浮桥之地—下蔡(今安徽凤台),欲断周军退路。
  此时屯兵驻守下蔡的正是时任后周中央殿前禁军总司令(殿前都指挥使)的张永德,张总司令闻知南唐援军来袭,立刻调兵遣将,严阵以待。
  林仁肇见周军已有防备,马上想到了千百年来为军事家屡试不爽的狠招:火攻!
  南唐水军以船载薪,顺风纵火,直冲周军浮桥而来。
  俗话说,千好万好不如命好。
  正在张永德束手无策,千钧一发之际,风向居然完全变了!
  这场火攻的最终结果是:林仁肇被自己点的火烧了个屁股冒烟,狼狈遁逃。

  人算不如天算。
  唉,点背不能怨社会啊!林哥哥,慢走…
  趁着南唐水军后撤之机,张永德连夜开炉打铁,弄成了碗口粗的数根大铁链,贯穿大江两岸,称之为“锁江”,目的很明确:防止南唐军再用火攻偷袭浮桥,毕竟,人不能光指望靠运气混一辈子。
  张铁匠打铁打上了瘾,又打出了一个全新的创意。
  张永德派出善于泅水的敢死队员,在没有任何潜水设备的情况下(当然,那时也不可能有),下潜至南唐军战船底部,用铁链将其牢牢锁住。
  第二天一开战,南唐士兵发现任凭自己怎么玩命的划,战船就是纹丝不动,正发愣呢,周军已经顺着河边小路窜到船上来了,拿惯了浆的南唐士兵哪是拿惯了刀的后周士兵的对手,南唐军大败,十几条高级战舰全部成了后周的战利品。

  连胜两场的张铁匠,仗着运气好、手艺好,越来越看不惯久战无功的另一禁军大佬李重进。
  这么一个未建寸功的家伙,丢了淮南N多重镇,却还是稳居高位,级别居然比我还高,真是越想越气啊!
  张永德干脆一纸奏章上书朝廷,“善意”提醒柴皇帝:要注意这个只吃饭不干活的家伙,他现在手握重兵,恐怕靠不住啊。
  中国人喜欢窝里斗也算是一个老传统了。
  皇帝柴荣只好亲自出来当一回和事佬,做一番解释安抚工作,并新设一个殿前都点检的职位(请记住这个职位),由张永德担任(张永德的殿前都指挥使一职由赵匡胤接替),在级别上将张永德拔高到与李重进同级,虽然暂时平息了事态,但是张永德和李重进之间已经深深地埋下了猜疑的种子。
  日期:2017-07-23 11:59:22
  【火线出击】
  后周显德四年(公元957年)正月,寿州已经被围困了一年多,城中粮竭兵疲,人困马乏。
  坐镇濠州“督战”的南唐援军总司令李景达,无奈之下只得派遣猛将朱元等率军沿淮河溯流而上增援,援军进抵紫金山(今安徽寿县东北,位于淮河南岸),扎下十几处营寨,与寿州城遥相呼应。
  寿州城下的后周军队,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
  前线军情告急,超级工作狂柴荣再也憋不住了,二月,柴荣任命后蜀降将王环为水军总司令,赵匡胤为陆军先锋司令,亲率大军二征淮南。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因病去世不久,赵匡胤正在家里守孝,但是军情紧急,柴荣下诏夺情起复,命令赵匡胤火速出征。
  大周帝国需要这员猛将。
  接到命令,赵匡胤只得在父亲灵前拜了三拜,带着对父亲的无尽思念,眼含热泪,整装出发。
  此时的淮南战场上,局势颇为微妙。
  为了运输粮草,接济寿州,南唐士兵在猛将朱元的率领下干起了水泥匠的活—沿着紫金山南麓修筑了一条绵延几十里的甬道。
  急先锋赵匡胤一眼就看出了战役的关键所在。

  于是,赵匡胤没有和朱元废话,率领先锋部队直奔甬道,三下五除二,来了个推倒胡!
  南唐人辛辛苦苦修起来的生命脐带就被赵匡胤一刀给剁了,顺便还搭上三千南唐士兵的性命。
  赵匡胤乘胜追击,率大军连克紫金山数座营寨,将南唐援军打得不敢露头。
  而从不心疼钱的南唐人此时来了个锦上添花—又顺便送了份大礼。
  日期:2017-07-23 11:59:54
  【小人的逻辑】
  原来,南唐援军虽然以齐王李景达为统帅,但是实际上都是由监军—五鬼之一的陈觉说了算。(“景达虽为元帅,兵事皆决于陈觉。”)
  关键时刻,往往是小人作乱的最佳时机。

  陈觉一向与朱元不和,眼瞅着最近朱将军顺风顺水,接连收复江北诸多城池,陈老鬼肚子里的邪火就一阵一阵的往上煽。
  于是,陈领导决定给最近表现太火的朱元,浇点冷水,清醒清醒—别忘了领导始终是领导!
  也难怪孔老夫子一提到小人就头疼,这些家伙的思维方式确实不正常。
  陈觉以朱元曾经是后汉三镇叛乱之首—李守贞的部下为借口,直接从根子上对朱元同志的人品进行了根本的否定,而逻辑很简单:乱臣贼子的手下必定也是乱臣贼子!
  陈领导由此得出了最终的结论:朱元此人“反覆难信”。
  其实潜台词就是:朱元再有才又如何,人品不行啊,弄不好又是一个李守贞。

  这也是中国人的老传统了:对人不对事,动不动就归纳到道德层面,以贬损他人人格为荣。
  耳根子软的李景达居然听信了陈觉的谗言,决定解除朱元的职务,派大将杨守忠接任。
  火线换将,兵家大忌。
  朱元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于是,这位曾经连克五城为南唐立下汗马功劳的猛将,索性带着手下一万多将士,连同紫金山的防守阵地,投降了后周。
  笑纳了这份大礼后,柴荣也没有客气,命令赵匡胤率军趁势一股脑儿地扫平了紫金山的南唐营寨,寿州外围的南唐援军全线溃退。

  寿州再次暴露在后周军队的铁蹄之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