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 从安史之乱说起》
第53节作者:
泪痕春雨 如果有人说,我选择后者!我只能说,这就好像,桌上放着一件完美的艺术品,还有一块肉骨头。有人非要选择后者一样。
如果有人说,贪图利益的人都会选择那根肉骨头;只有喜欢高雅艺术的人,才会选择那件完美的艺术品。因为肉骨头能吃,完美的艺术品能干什么呢?对此我只能说,大哥你不是传说中的旺财吧!
日期:2018-06-30 09:53:01
当年河北反抗安禄山的形势一片大好,到底是如何出现的?
不同的人控制了话语权,就会写出不同的历史。
就如说起抗日战争如何胜利时?在我朝绝对控制话语权的时候,自然与老蒋无关。因为在当年的历史书中,老蒋不但一直在峨嵋山吃桃子,更一直破坏抗战。
但是在老蒋控制话语权的地方,自然与我朝无关,因为在他们写的历史书中,我朝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到底谁是谁非呢?多年以后,进入网络时代,人们自然会知道,上述的说法,其实都是政治宣传,绝非真实的历史。
当年河北反抗安禄山的形势一片大好,到底是如何出现的?
颜杲卿一系说,主要就是他们的功劳,王承业等人就是打酱油的;而且在整个过程中,还是标准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王承业说,一切都是他们的功劳,颜杲卿等人就是一个打酱油的。
到底谁是谁非,这个实在难说的很。至少,如果我们真认为相关历史,就是好人、坏人相争的故事,肯定难以看到历史的真相。
日期:2018-06-30 09:53:33
关于王承业历史资料,翻遍史书好像就有两条。
一条记录,就是王承业侵吞颜杲卿的功劳;并且随后为了杀人灭口,所以拒不救援常山郡,于是导致常山郡再度沦陷,并让颜杲卿一家惨死。[注6]
单看这条记录,王承业死一百回,也不冤枉他。
问题是,另一条记录却是,皇帝后来派一个文职官员接管王承业的军权。于是这个文职官员就不断侮辱王承业。这样看,这条内容与第一条内容是衔接的,而且没有毛病。问题是,后来的内容就有毛病了。
那个文职官员不断侮辱王承业,有一个人非常生气。这个人的名字叫李光弼!
李光弼生气到了什么程度?李光弼坐镇太原时,因为与这个高级文职官员不合,所以特意强调他经经常侮辱王承业,并擅自击杀了那个高级文职官员![注7]
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因为在王承业与颜杲卿的相关记录中,王承业就是把坏人两个字刻在脑门上的坏人。有人不断侮辱他,应该是大快人心的事啊!
既然如此,李光弼杀这个高级文职官员时,扯出他曾侮辱王承业又所谓何事呢?从这层意义上,我们不能说第一条记录完全胡扯,但是它肯定兑了太多的水。因为相关内容显然证明,人们普遍认为王承业是好人,否则,有人侮辱他,何以惹得李光弼公开为他鸣不平呢?
从这层意义上,王承业与颜杲卿之争,实在称不上正义、邪恶之争。仅仅是颜氏兄弟后来的历史地位太高,所以相关历史就成了正义邪恶之争。
日期:2018-06-30 09:54:13
所以,抹开超级英雄对历史记述的影响。
河北出现如此重大的胜利,主要是因为三个原因。
第一、从整体力量上看,优势明显在大唐政府一边。所以河北的军政长官,大都不敢死心塌地的站在安禄山一边。在这种背景下,只要条件允许,他们都会找机会站回大唐帝国一边。
第二、叛军需要不断扩大战果,所以河北普遍地区留守的军队非常少,在这种背景下,只要人们感觉条件允许,就可以轻易灭掉自己境内叛军,并且把大唐旗帜挂起来。
第三、叛乱开始后,唐玄宗第一时间派两个高级将领(羽林大将军王承业、金吾将领程千里)坐镇山西;并且扬言要调集西北军主力,大举反杀河北。在这种背景下,河北普遍地区的军政长官,自然得思考何去何从。
但是不管怎么说,颜氏兄弟在此过程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且表现出了极高的人格魅力。
关键是,他们后来的都是忠义的化身,所以历史书在说到这段历史时,自然会把相关荣誉,最大限度的留给他们兄弟,而人们也不会有太多异议。
日期:2018-06-30 09:54:48
当然了,相关胜利,很快就遭到了安禄山的反攻倒算。
安禄山能实现这种反攻倒算,是因为他在中原战场上,进行的异常顺利。所以有充足的精力、兵力回师镇压河北地区的叛乱。
更主要的是,整个河北地区的正规军,都是安禄山一伙控制着;颜杲卿领导的义军,都是临时征募出来的预备役军人;关键是,他们没有职业的军人为各层骨干,所以战斗力本身就有限;最要命的还在于,他们绝大多数人,选择站在大唐政府一边的动机,其实就是类似墙头草的选择。
在这种背景下,听到前线的安史叛军,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而且又看到安史叛军主力杀回来,他们自然又会重新思考前途命运了。于是不久前声势浩大的义军,突然变得不堪一击了。
总的来说,乱世之中,大家都难免会象墙头上的草,哪头风大朝哪头倒的。
开始,安禄山那边的风大,所以河北24郡,那是望风而降,集体倒向了安禄山一边。
后来,大唐帝国那边风大了,叛军控制薄弱的17个郡,又纷纷挂起了大唐的旗帜。
再后来,安禄山那边的风大了,众多挂起大唐旗帜的各个郡,又纷纷扔掉了大唐旗帜。
再后来呢?李光弼、郭子仪率军从山西杀回河北,关键是还一再大败河北叛军,所以河北普遍地区,又再次纷纷挂起了大唐的旗帜。
再后来呢?叛军突然攻克长安,李光弼、郭子仪率军退出河北,河北普遍地区自然又开始挂起了安禄山的旗帜。
日期:2018-06-30 09:55:07
总的来说,在那种乱世,人们就如同站在了股市之中。
大家都认为哪支股票会涨,哪支股票通常都会迅速涨起来;大家都认为哪支票票会跌,哪支股票通常就会迅速下跌。
在叛乱开始的阶段,如果皇帝能用事实证明,优势无可争议的就在大唐政府一边。那通过一系列虚张声势的运作,就可以把叛乱平定了。
一切是显然的,只要大家都认为安禄山毫无胜算,那站在安禄山身后的人,自然都会找机会跳离安禄山的贼船,如果出现这种局面,那安禄山就成了孤家寡人。
但是很不幸,大唐帝国开局就失利了。
于是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叛军就席卷了整个河北、河南,并且一鼓作气杀到了潼关脚下。面对这种局势,所有的人难免都会报以一种观望的态度,因为面对此情此景,谁敢说安禄山一定会失败呢?
看着此时的大唐帝国、大唐皇帝,人们难免会让人想起一件事,那就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人们一旦都持这种态度,平叛工作相对就复杂了。因为现在单纯的政治攻势,已不会起多大作用了。
三节前,我就说要写唐玄宗的应对。但是为了让大家对相关背景,有更多的了解,所以又杂杂拉拉的写了三节。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唐玄宗的应对
日期:2018-06-30 09:55:27
[注1]:以羽林大将军王承业为太原尹,以卫尉卿张介然为陈留太守、河南节度采访使,以金吾将军程千里为潞州长史,并令讨贼。
[注2]:杲卿称疾不视事,使子泉明往返计议,阴结太原尹王承业为应,使平卢节度副使贾循取幽州。
[注3]:至太原,通幽欲自托于王承业,乃教之留泉明等,更其表。多自为功,毁短杲卿,别遣使献之
[注4]:承业自上表献之,以为己功。玄宗不之知,擢拜承业大将军,牙官获赏者百数。
[注5]:进明屯平原城南,休养士马,真卿每事咨之,由是军权稍移于进明矣,真卿不以为嫌。真卿以堂邑之功让进明.。
[注6]:兵少,未及为守计,求救于河东,承业前已攘杀贼功,兵不出。杲卿昼夜战,井竭,粮、矢尽,六日而陷,与履谦同执。
[注7]:光弼以景城、河间兵五千入太原。前此,节度使王承业政弛谬,侍御史崔众主兵太原,每侮狎承业,光弼素不平。及是,诏众以兵付光弼。众素狂易,见光弼长揖,不即付兵,光弼怒,收系之。
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