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很有趣儿——大宋三百年长篇历史小说连载》
第27节作者:
月润江南 在高平之战中临阵脱逃的樊爱能、何徽等七十多员将领全部被阵法,曾经在阵前倒戈投降的一千多名士兵也没有姑息,一律斩首!
同时,柴荣重赏有功将士:阵斩北汉第一猛将张元徽的马全义升为中央警卫团团长(散员指挥使),神箭手马仁瑀升为中央禁军机枪连连长(弓箭控鹤直指挥使),而高平之战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中后卫—赵匡胤,被擢升为中央殿前禁军总参谋长(殿前都虞侯),一跃而成为禁军的高级将领!
要知道,赵匡胤的老爸赵弘殷同志,辛辛苦苦奋斗了一辈子,其军中的职位也比儿子这个殿前都虞侯的官职低得多。
何况,赵匡胤从一名大头兵到中央禁军的高级将领,满打满算用了多长时间呢?
仅仅3年!
真可谓,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紧接着,柴荣又宣布了一个更重要的决定:在后周军队中进行全面的军事改革,从军事编制到人员选拔,事无巨细,统归新任殿前都虞侯赵匡胤同志全权负责!
高平之战中的完美表现,让赵匡胤成为了柴荣心目中实施强力改革的不二人选。
从此,赵匡胤扮演了一个类似于蒋介石北伐前的重要角色—黄埔军校校长!
日期:2017-07-18 19:12:26
【赵校长的黄埔生涯】
自从唐朝后期以来,地方藩镇割据局面逐渐形成,中华大地出现了两种武装力量。
一种就是各地节度使直接指挥的藩镇军队,这支武装基本上由各地节度使等地方实力派说了算,中央政府是无法调动和支配的,只能是睁只眼闭只眼,听之任之。
另一种就是隶属中央政府的禁军,主要任务就是拱卫京师,负责皇帝的安全工作,这支武装才是中央政府可以掌控的实际军事力量。
如果对这两支武装力量进行比较,我们就不难发现,地方部队的战斗力远胜于中央禁军。
为什么?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兵源不同。
地方藩属部队招徕的士兵主要来自当地的边民,这些边民生性彪悍,体格健壮,通俗一点说,兵源相当好。而中央禁军多是京城附近王公贵族的子弟,很多人加入禁军并不是为了谋求军功而是贪图禁军的高工资高福利,顺便能欺负欺负老百姓,耍耍威风,这些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儿自然没法和体壮如牛的青年农民相比。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所处环境不同。
地方藩属部队基本上都负责镇守帝国边关,经常需要实打实的和隔壁的邻居们动动刀子(比如契丹人、党项人等等),其战斗力在不断的实战中得到逐步的提升。
而中央禁军很少有真刀实枪的机会,一年到头弄来弄去就是那几招花拳绣腿,战斗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唐朝后期,皇帝动不动就被地方部队逼得到处乱跑的原因。
而更为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五代最流行的那句话:“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
为了在乱世中站稳脚跟,每一个拥兵自重的地方实力派,都非常重视军队的控制,因此对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也就不遗余力,如朱温为了防止士兵逃跑,加强军队控制,就实施了给士兵刺面的办法(宋朝后来将这种办法用于刑罚,于是水浒里面的好汉多半都被毁了容)。甚至还推行“跋队斩”的制度,即作战时,每队士兵都必须奋力拼杀,冲锋在前,以保护本队主将的安全,如果士兵不卖力,主将当场阵亡的,则全队处斩,绝不姑息,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以此逼迫士兵死心塌地给老朱卖命。(“太祖之用兵也,法令严峻,每战,逐队主帅或有没而不反者,其余皆斩之,谓之:跋队斩,自是战无不胜。”)
正是这一系列的原因才造成了中央禁军总是弱于地方部队的现象。
枪杆子才是硬道理!
中央的武装不如地方的武装,自然就导致中央政府无力掌控地方藩属,才形成了唐朝后期直至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要想结束这种混乱的割据局面,只有一个办法—以战止战。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锻造一支忠诚可靠的拥有超强战斗力的中央禁军!
现在历史选择了赵匡胤,注定由他来解决这个困扰了中华大地一个多世纪的难题。
事实证明,历史的选择是正确的!
日期:2017-07-18 19:14:10
【黄埔精英】
得到领导信任的赵匡胤校长,受宠若惊,干劲十足。
为了尽善尽美、全心全意地把领导交代的任务办好,赵校长干脆连家也不回了,直接以军营为家,吃住办公一条龙,开始操持黄埔军校的大事。
既然要搞军事改革,当然首先要搞清楚后周军队的基本框架。
当时,后周的禁军分为两支,一支为侍卫司,一支为殿前司。
侍卫司是后周禁军的主力,而殿前司只是皇帝的贴身卫队,兵力根本就不能和侍卫司相比。
因此,可以说高平之战前,侍卫司基本上就相当于后周禁军。
但是在高平之战中,率先溃退的恰恰就是侍卫司骑兵司令(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侍卫司步兵司令(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何徽所统领的侍卫亲军,而立下大功的却正好是来自殿前司的赵匡胤、马仁瑀、马全义等年轻军官。
由此可见,侍卫司虽然兵力多过殿前司,但是不见得战斗力强过殿前司。
因此,柴荣才给赵匡胤下达了“兵务精不务多”的指示。
赵匡胤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提升殿前司的地位。
赵校长将殿前司的兵力编制大大扩充,使得殿前司与侍卫司的兵力基本上达到了平衡。从此,殿前司与侍卫司平起平坐,并且地位日益突出。
赵匡胤的第二个动作就是进行全国范围的海选,广纳天下壮士,吸收优质兵员。
赵校长开始实施轮番的政治宣传和广告攻势,用高工资、高福利、高待遇刺激广大未婚男青年踊跃投身后周的革命事业,经过大范围的海选、PK,终于遴选出了一批精壮彪悍的士兵,全部充实到了殿前司队伍。
同时,他还下令在地方藩属部队中挑选好苗子,选送京城,加入殿前司的行列,在加强中央禁军武装力量的同时,也变相地削弱了地方藩镇的实力。
赵匡胤的第三个动作,也是最重要的动作就是,安插亲信。
赵校长利用主持禁军整顿的机会,将罗彦环、郭延斌、田重进、潘美、米信、张琼、王彦升等得意门生逐一任命为殿前司的中基层将领,而且将原隶属于殿前司的部分亲信将领如韩令坤、慕容延钊以及老爸赵弘殷安插进入侍卫司,成为了侍卫司的重要将领。
而早在赵匡胤投军之时,就已经与禁军中的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李继勋、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王政忠、杨光义等九人结拜为“义社十兄弟”。
值得一提的是,赵匡胤此举其实也深受谋略大师郭威的影响,当年,郭威在军中曾同一帮玩得来的小伙伴—主要是中下级军官—结为生死兄弟,号称“十军主”。
这群小伙伴还曾歃血为盟,发了毒誓:兄弟十人,龙蛇混合,他日富贵勿相忘,有违此言,天打雷劈。(“凡我十人,龙蛇混合,异日富贵无相忘,苟渝此言,神降之罚”)
后来,郭威正是凭借小伙伴们的鼎力拥戴,终于一飞冲天,君临天下。
如今,赵匡胤有样学样,很快就如法炮制,也在军中捣鼓出了一个小团体—义社十兄弟。
此时,作为十兄弟之一的赵匡胤虽然年龄不是十人中最大的,但是进步却是最快的,而且职位也是最高的,于是赵匡胤利用自身禁军高级将领的身份,进一步促成了这个兄弟连的团结合作,将这个圈子联系得更加紧密与牢固,进一步地拓展人脉,从而组建了一个以赵匡胤校长为核心的“黄埔系”。
而这群赵匡胤苦心培养起来的黄埔精英们也确实没有让校长失望, 六年之后,他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对赵校长的忠诚。
经过赵匡胤大刀阔斧的改革,后周禁军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部队面貌焕然一新,整体战斗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由是甲兵之盛,近代无比”,其中尤以赵匡胤一手组建的殿前司最为精锐,从而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