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重新认识一个真实的武松,兼批金圣叹。》
第11节作者:
柳忘言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以怕老婆的形象,闭嘴。
这段文字,反应出武大的自私,还有武大的狡猾。
日期:2017-11-07 12:43:19
当武松怼他哥哥“装幌子”之后,【武大那里敢再问备细,】这次武大不敢说话了,才是真的害怕了!武大怕老婆是假的,怕弟弟才是真的!
我一开始以为,武松说他哥哥打幌子的意思是想表达,‘是你老婆在勾引我,你懂,别和我装’。
如果武松是针对嫂嫂,这样怼他哥哥。武大完全可以为自己老婆解释,或者说一些安慰武松的话。前面,武大几次三番的,想与自己弟弟沟通,也是这个意思。但是,武大没有料到,武松的火气是针对自己的。当武松把话挑明了,当武松用一个“装幌子”直接碓到他心里的时候,武大就傻眼了,自然也就不敢再说啥。他内心里面的所以龌蹉念头,被武松看得清清楚楚。
武松走后,潘金莲喃喃呐呐的骂了一大堆话,【武大见老婆这等骂,正不知怎地,心中只是咄咄不乐,放他不下。】
上面讲过,刚开始武大见到老婆哭红的眼睛,心情是很高兴的。现在开始情绪低落了。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武松怼他那一句话造成的!
在武松怼他之前,他的情绪没有不高兴,虽然被老婆骂一通,那多正常啊,他经常被老婆骂,早习惯了。【正不知怎地】这几个字就是告诉我们读者,武大情绪不高兴,不是因为老婆在骂人。
如果武大是因为老婆骂人,而不高兴,恰恰可以把‘正不知怎地’这几个字去掉。
【放他不下】这四个字怎么理解呢?作者很明白无误的告诉你,武大很惦记武松。
“惦记”这两个字一定是表示关心吗?不。这个词是中性词,随便怎么理解。
比方说,某某人要是惦记你,他有可能是惦记你的钱,也有可能惦记你的小命。当然,我这话不是说武大。
那么武松已经挑明了“你就会打幌子,和我装逼,想用阴险的手段算计我”。这时候,武大会怎样“惦记”武松呢?
当然不会惦记武松的小命,但,也绝对不是关心。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去想吧。
日期:2017-11-07 13:13:49
【自从武松搬了去县衙里宿歇,武大自依然每日上街挑卖炊饼。】
这句话好理解,自从武松搬家以后,武大的生活,又恢复了往常的平淡而幸福的模样。(柳忘言说:他以后不用天天在,午后十三点回家了)
关键是下一句,我们怎么理解?
【。本待要去县里寻兄弟说话,却被婆娘千叮万嘱,分付教不要去兜揽他。因此,武大不敢去寻武松。】
这段话,分明是一段解释。解释给所有人听,让所有人都知道,武大不敢去找武松,是有原因的。
解释什么呢?就是“惦记”俩字。上文已经说了,如果把惦记俩字,当成关心来理解。那么,武大实际又没有去找武松了,能说武大关心武松吗?所以有解释了:武大怕老婆!老婆说了,不许找武松!武大就听老婆的话,不去找武松!
关于惦记俩字,解释清楚了吧?
关键问题,这段解释是谁,站出来解释的?不是武大,是作者!
我没乱说,去看看文字,是不是作者说的?关于武松、潘金莲、武大,三个人的故事,作者始终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向我们读者讲述他们的故事。这一分钟,他站出来替武大说话,替武大解释。啥意思?偏偏这个解释,是符合逻辑的,读者很容易接受。好玩吗?
这一分钟,我就想揪住施老先生的胡子,说,老家伙,又想骗我?又想逗我玩?
水浒本身就是描写老百姓生活的一本书。在我们生活中,出现了武大家里发生的那种矛盾,会有什么样的社会舆论呢?
就像武大训斥老婆一样:小点声,会被邻舍笑话。武大这个担心是有一定道理的。
武松搬家以后,邻舍一定会说:武大,你兄弟怎么搬出去住了?
武大:哎呀,和我老婆吵架。
邻舍:你兄弟年纪小,不懂事,去劝劝。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多好。
武大:我也这么想啊,总惦记着他,可是....老婆不让去。
邻舍偷着笑,.....这武大,怕老婆怕成这样!
看见了吗?作者就是这么狡猾的,把家庭矛盾发生以后的社会舆论,以及武大的言行,描写出来了。
【。本待要去县里寻兄弟说话,却被婆娘千叮万嘱,分付教不要去兜揽他。因此,武大不敢去寻武松。】
这一段话,作者并非是替武大做解释,而写的是,武大发生家庭矛盾以后,产生的社会舆论。
而这种社会舆论的产生,是由武大,有意散播的。
他自己根本就不想去看望自己的弟弟。所以他把责任推到自己老婆身上。原因何在呢?就是因为武松怼他的那一句话,让武大心中忐忑不已。他根本就不敢面对自己的弟弟!
说到这的时候,我们知道武大这个人的心理,有多么的阴暗,多么让人厌恶?
顺便说一点题外话,像武大这种心理的人,在我们生活周围多的是。我见得多了!所以很容易就能读懂武大!
日期:2017-11-07 20:22:31
【本待要去县里寻兄弟说话,却被婆娘千叮万嘱,分付教不要去兜揽他。因此,武大不敢去寻武松。】
这句话,金圣叹是怎么评价的呢?
金本:〖因此,武大不敢去寻武松。【夹批: 按下,妙手。】〗金圣叹说,这一段,作者暂时放下,是妙手。为何妙?作者为何这么写?金圣叹不清楚。
过了十几天平静的日子,武松要出差,临行,准备了一些酒肉,来到了哥哥家里。从书上来看,这十几天,武松与哥嫂,没有任何往来。经历了这场风波之后,经过了十几天的冷静,武松主动打破了双方尴尬的局面。那么武松的内心有何想法呢?或者说有何变化呢?
【武大恰好卖炊饼了回来。见武松在门前坐地,叫士兵去厨下安排。】
这句话是啥意思呢?也就是说,武松来了,发现哥哥没在家,根本就不肯进屋。而是在房门外面坐着。
有些人认为,武松不肯进屋,是因为武松厌恶潘金莲。所以,哥哥不在家,他就不进屋。这种说法有些简单化,并且不符合情理。为啥这么说呢?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武松与小潘发生冲突,从道德层面来说,武松没有任何错误。凭什么不能堂堂正正的进屋呢?如果是厌恶潘金莲,武松堂堂正正的进去,尴尬与愧疚的应该是潘金莲。让自己厌恶的人,愧疚一下,反而是解气的事。武松为啥不能大大方方的去做呢?
其实,武松非但不是厌恶潘,正是对潘有了感情,才会顾及潘的感受。道理很简单:你要是厌恶一个人,你才不会顾及他的感受,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既然来了哥哥家,自然就会进屋。
我上面的分析,是基于人之常情的状况,来分析的。而武松呢,又不是这么简单。他的不肯进屋的原因,不仅仅是简单的顾及潘的脸面。而是他有自己的决定和想法。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