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中国古代的神魔小说》
第12节

作者: 张延晨19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良氏随即把公子廉亮叫出来,跟唐敖三人行礼。唐敖说:“表侄长得眉清目秀,器宇轩昂,日后必成大器,今年多少岁,都读了什么书?”廉亮答道:“小侄今年十三岁,因为家里没钱所以上不起学,跟着姐姐念书,九经已经看完,现在读的都是《老子》和《庄子》之类的。”
  良氏道:“虽然我家的房子很旧了,但还有三间空房子,去年有个读书人模样的人来这里教书,这孩子也跟着读书,用房租当学费,挺好的,谁知道这个人今年又去了别的地方,以致于这孩子学业又荒废了。”
  唐敖道:“表兄去世没有留下产业,表嫂怎么过日子,表侄要是在外面读书,一年学费多少钱?”

  良氏道:“这孩子读书的时候每年不过一二十金。说起家里吃穿住用行,这两年粮食价格比较低我们母女俩也做些针线活,日子还过得去。”
  唐敖听完拿出两封银子递给廉亮然后跟夫人说:“这些钱是留给表侄读书用的,表侄是可造之材,读书的事情绝对不能耽搁,如果努力用功,将来回了故乡,自必科名联捷,家道夏兴,表嫂有这样的孩子,福分不小。”
  良氏拜谢垂泪道:“恩人大德,今生难以报答,我的病虽然女儿捞参还能维持,但病入膏肓,和风中之烛也差不了很多,将来无论我还在不在,恩人如果要回故土,这两个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多费心,很多事情还是要靠你费心。”
  唐敖道:“既然表嫂这么说了,咱们又是亲戚,这是我应该做的,只管放心!”
  辞别回船,唐敖提起锦枫如此至孝,有把这姑娘聘为儿媳的意思(近亲?!)
  走了几天到了大人国,林之洋因为这地方和君子国接壤,风俗言谈和土产都跟君子国差不了太多,君子国商贩很多,这地方离君子国很近估计情况也差不多,所以不去卖货,因为唐敖要去游玩,约多九公一起上岸,唐敖说:“我听说大人国只能乘云不能走路,每一次想起这种事情,恨不得立刻就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到了地方真是天从人愿。”多九公说:“到是到了,但是还得走二十里才有人烟,咱们必须赶紧走,我怕回来晚了路上不方便,而且前面有一座很高的山岭上头很多岔路,他们的国家就把这座山岭当作城,山岭外边都是稻田,山岭里才有人住。”走了很长时间,离山岭不远,田野里已经有人,这里的人比起其他地方的要高出半米到一米不等,走动的时候,下面有云托着脚,随其而动,离地大约三十厘米,一旦站好云就不动,三人上了山坡,道路曲曲折折,绕过两个山峰,前面都是岔路,无论怎么走都是绕弯子,不能走过岭去。

  日期:2017-05-11 12:28:12
  第十四回 谈寿夭道经聂耳 论穷通路出无肠
  话说三个人走了很长时间,不能穿过岭去,多九公说:“看这情况,咱们是不是走错路线了,正好那边有个茅庵,为什么不找个和尚问问路?”很快到了庵前正要敲门的时候,前面来了一个老头,手里提着一把酒壶一个猪头,走到庵前推开门想进去,唐敖拱手说:“请问这个庵叫什么名字,里面有没有僧人?”老头听完道了声得罪,然后到里面把酒壶和猪头都放下,然后出来拱手说:“这庵里供奉的是观音菩萨,我就是和尚。”林之洋很惊讶,说:“哥们你是和尚,为什么不削发,你既然打酒买肉,难道也养着尼姑了?”老头说:“里面虽然有一个尼姑,但别误会,她是我妻子,这庵里并没有多余的人,只有小僧夫妇自幼在这里看守香火,说道僧人这个称呼我们这里从来就没有过,只听说天朝自汉朝以后,在庙里的人都要剃光头,男的叫和尚,女的叫尼姑,所以我们这也遵守天朝的规则,凡是遁入空门的虽然不吃斋也不剃光头,但是称呼和叫法是一样的,就像我被称为和尚,我妻子被称作尼姑,不到你们三位是从什么地方到这里来的?”

  多九公把来意告诉他,老头躬身说:“原来三位是天朝来的,我不知道,多有得罪,要不就到屋里喝杯茶?”
  唐敖说:“我们还要赶过岭去,没有多余的时间在这里耽搁。”
  林之洋道:“你们和尚尼姑生孩子叫什么,难道也想和我们一样吗?”
  老头笑道:“我们夫妻只不过是在这里守护香火,既不犯法违规,也不做盗为娼,一切的行为都与其他人一样,为什么生了孩子名字就不能一样呢?你要是问和尚生了孩子名字叫什么,只是问问你们那里看管文庙的人生了孩子叫什么名字,我们的孩子就叫什么。”
  唐敖道:“刚才看见你们这里的人走路的时候都踩在云上,是不是天生就有的?”
  老头道:“这种云是与生俱来的,不是人力可以比的,云的颜色以五彩最好,黄色次之,其余的没什么差别,唯独黑色的最差。”多九公道:“这个地方离船来回一趟挺远的,我们恳请大师指路,能趁早离开。”老头于是指了指路,三人曲曲弯弯的绕过岭去。
  到了大街上,人来人往,一切的景色和君子国差不了很多,但是每个人都登着云颜色不一,有个乞丐脚登彩云走过。”唐敖道:“请问多九公,云的颜色,既然是五彩的最好,黑色的最差,为什么这个乞丐踩的是彩云?”林之洋道:“岭上那个秃驴,有吃肉,又喝酒,还娶老婆,明明就是个酒肉和尚,他的脚底下踩着的也是彩云,难道这个叫花子和那个和尚都有什么过人之处吗?”多九公道:“以前我来这里的时候也打听过,原来云的颜色是有高低,脚底下踩的彩云或者是黑云,都是性格的表达,这要取决于行为善恶,并不是代表高低贵贱,如果光明正大,自然脚踩彩云,要是一肚子坏水,脚底下自然是黑云,云由足生,色随心变,一直都是这样,所以有钱有势的人脚底下可能都是黑云,贫穷而又善良的人脚底下就都是彩云,话是这么说,但是这里民风淳朴,脚底下是黑云的百里难寻一位,这是因为这里的人都以黑云为此,遇见恶事都退后,遇见善事都是趋之若鹜踊跃争先,丝毫没有小人的习气,所以邻国都把这里称作“大人国”,远处的人不知道详细的情况,认为大人国的人很高大,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唐敖道:“我也正在纳闷,经常听到有人说海外的大人国的人身高好几米,为什么只和我们一般高,原来只是以讹传讹。”多九公道:“身高好几米的是长人国,不是大人国,将来唐兄到了那里,就知道大人和长人是截然不同的了。”
  日期:2017-05-11 12:28:38
  忽然街上的老百姓都往路边闪躲,让出一条大路来,原来是有个当官的路过,头戴乌纱帽,身穿圆领官服(明朝的?!),上面有个红伞,前呼后拥,很是威严,就是脚底下盖着一块红布,让人看不清楚云的颜色。
  唐敖道:“这里的官员因为脚底下踩着云,所以用不着车马,但脚底下用红布盖着是什么原因?”
  多九公道:“这号人,脚底下的云颜色肯定不会好,颜色像黑色但又不是黑色,像是灰色,人们称作晦气色。凡是踩这种云的肯定是做了什么亏心事,人虽然让他给骗过去了,但是这云却很理性,在他脚底下生出这种黑云,让他在人前丢人现眼,他虽然用布给盖上以掩人耳目,但是他不知道这是掩耳盗铃,好在他们这种云是随心境而时常变化的,只要痛改前非一心向善就能恢复原状,要是长年累月脚底下都是黑云,不光是国王要摸他的底治他的罪,就连老百姓也因为他死不悔改自甘堕落而不愿意理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