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三国述评——一个大坑,不知何时能填平》
第7节

作者: 猪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4-24 18:06:34
  顺便说说桓灵二帝的差别。桓灵二帝一向被人相提并论,以至形成二人都是相同的昏君。特别是诸葛亮的《出师表》里说过“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被选入中学教材里,其影响非常广泛,更加深了桓灵一体的认识。
  其实,二人是有差别的。再次声明,集权体制下的皇帝都不是好东西,这里并不是为桓帝翻案,只是为了正确认识历史人物。
  政治上,桓帝比灵帝成熟。
  桓帝与宦官厕所密谋,发动宫廷政变,消除了外戚梁氏势力,自然会重用宦官,所谓一日五侯,就是桓帝所为。但他知道掌握宦官与文官集团的平衡,在宦官势力过大时会予以压制。桓帝有所谓的“三断大狱”,一是诛灭梁冀;二是废免邓氏;三是禁锢党人。第一不用说了,第二、第三就是在宦官与党人之间寻找和建立平衡。在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废免邓皇后的过程中,曾经如日中天的“五侯”及其继承人全部由县侯降为乡侯,终结了与这批宦官的六年蜜月期。桓帝时的党锢时间也不到一年就结束了。李膺杀张让弟弟张朔,济北相腾延杀侯览、段珪宾客数十人,桓帝都没听从宦官的诬告处理李、腾二人,反而升了二人的官。

  同时桓帝在用人上也比较灵活,在朝廷中枢里不再以郭、马、袁、杨为主,(前二者是开国元勋及外戚的后代,后二者就是两家著名的四世三公豪门子弟),西北边陲将领也不以邓、马、耿、窦等世袭将领为主,都另外从基层、民间提拔人才,“凉州三明”就是因此才崭露头角,成长为方面人才。
  灵帝则一味地依赖纵容宦官,在评定黄巾民变时,豫州刺史王允拿到了张让门客与黄巾军联系的信简呈报给灵帝,灵帝居然训斥几句就算了。无限延长党锢时间,加剧党人与朝廷的矛盾。设置鸿都门学,截断太学生的仕进道路,引发和加深新的社会矛盾。
  经济上桓帝比灵帝节俭。
  桓帝也卖官,灵帝卖官还是从桓帝那学的。但二者还是有差别。(卖官是商鞅变法内容之一,秦汉时都卖官。汉时武帝为征匈奴采纳桑弘羊的建议开始卖官)桓帝卖官始于延熹四年(公元161年)。那年是个灾年,瘟疫、水灾、地震接踵而至。还有多个地方的羌人反叛。赈灾平叛都要钱,桓帝继承的是个烂摊子,没有钱的。于是,就先减官员俸录。不够,再找诸王侯借半年租。(欠借的钱桓帝后来用濯龙中藏钱,就是私房钱还的)还是不够,没办法了,就只好学汉武帝卖官。卖的官都不是重要位置,主要是关内侯、虎贲、羽林、缇骑营士、五大夫。(关内侯和五大夫为爵位,有位无封地。前者有少量的食邑和收取几户农户的税收,可世袭;后者仅本家得免役。其余的只是宫廷卫士之类的士兵)这些低级别官员并没有影响朝政的能力。桓帝卖官后又以种种理由来削减这些官员的俸禄。卖官得来的钱主要就拿来赈灾平叛。

  灵帝卖官则没有限制,什么等级的官都卖,甚至三公职务都卖。这些职位对朝政影响就非常大了,官员不称职,甚至能直接影响朝廷的兴衰。比如前面提到的张温、崔烈之徒。并且灵帝卖官得来的钱主要是拿来自己挥霍享受。
  个人享乐上,桓帝没有灵帝那么骄奢淫逸贪婪无度。
  桓帝好色,后宫妃嫔、宫女最多时达六千多人,这点和灵帝不相上下。但桓帝除了给母亲起造过宫殿外,几乎没有新建什么宫殿。桓帝时皇宫内经常失火,许多宫殿都被烧坏了。也许主要是没钱吧。因为他曾想扩建鸿池,被侍中赵典谏止。以至于灵帝继位后,看到破烂的宫殿和空空如也的国库时嘲讽桓帝不能作家居。
  灵帝就太能作家居了。将加收的田亩税和卖官钱拿来翻新南宮,扩建西园。有学者算过一笔账,灵帝仅从每亩增收十文钱的加税中就获利200亿。而这200亿还不够他修建宫殿。这才又开始卖官。
  桓帝比灵帝亲民。
  桓、灵二帝时期,在自然环境上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自然灾害特别多,水灾、旱灾、蝗灾、地震不断。特别是瘟疫盛行,这在以往是没有过的。有学者认为这是延熹九年(公元166年)罗马使团来朝时从西亚带过来的,因为以往中原大地从来没有过流行时间这么长、波及面这么大的瘟疫。赈灾和治病、防疫就成了这个时期经常会遇到的事情。以《后汉书》记载为准,桓帝时赈灾、治病、防疫,减免租赋等举动共有十三次,灵帝时则只有三次。桓帝为保障粮食供应,还禁止酿酒。并从诸侯王和有粮食的大户那里借粮食赈灾。

  桓帝时期,人口达六千多万,是汉朝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其人口数量与国土面积就是和盛唐时相比也毫不逊色,俨然有中兴之气相,这是灵帝无法比的。桓帝还做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诛灭外戚梁氏后,桓帝又抄了梁冀家三十几亿的家产,在官府公开拍卖,充公使用,并因此减除天下税租的一半。还把梁氏占据的山岭花园等产业发还给贫穷的百姓来经营。这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贪官的赃款赃物发还于民的吧。(有学者考证,梁氏的家产远远不止30亿,总资产应该在150亿以上。多出的120亿被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成员,主持抄家、拍卖的洛阳令袁腾私吞了。没有袁氏家族的支持和参与,一个洛阳令是办不成这事的。这也是袁氏家族从此后成为大富豪的原因)

  从二人的谥号上也能看出差别。桓,不是恶谥。按谥法解释,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动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是对桓帝主要在西北开疆拓土功绩的肯定和赞扬。灵,则是典型的恶谥。不勤成名曰灵。乱而不损曰灵。好祭鬼怪曰灵等,无一不是彰显灵帝之恶。

  灵帝曾经问过侍中杨琦:“我和桓帝比怎么样?”杨琦是弘农杨氏家族成员,不屑于巴结灵帝,说:“陛下要和桓帝比,就像虞舜和唐尧比德一样。”意思是说,桓帝已经是个无德之人,你和他比更无德。再翻译得更直白点就是:桓帝已经不是个东西了,你就更不是个东西。灵帝自讨没趣,又不能把杨琦怎么样,只得假意夸奖杨琦是个硬汉子,给自己找台阶下。
  晋武帝司马炎也卖官鬻爵,搜刮钱财供自己挥霍,司隶校尉刘毅对此的评价是“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也。”认为司马炎还不如桓灵二帝。刘毅是汉室宗亲,曹魏时人,离桓灵时代不远,他说的话应该比较准确。唯一错误的是没分清桓灵二人的差别。
  灵帝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将汉字由文字工具提升为书法艺术,书法和书法家由此成为中国独有的艺术和艺术家。(靠书法谋生的人应该每天拜拜灵帝)还有两件事,史家也乐于提及,就是熹平石经和鸿都门学。熹平石经是统一了儒家经典,并以石刻的形式公开在太学内立碑,供天下读书人誊写,儒家经典的教和学都有了标准教材。鸿都门学则被称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综合性艺术专科学校,但灵帝成立鸿都门学的本意的培植官僚体系的人才,以弥补因为党锢而造成的官员缺失,也是为了打击和惩罚不愿合作的太学生们。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