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遇到了渣女》
第15节

作者: zjazj09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以前我就听说过袁崇焕的事迹,想到山海关据此不远,本想去老龙头看看,体会一下大明江山最后时刻袁崇焕是怎么从战将到“叛将”的。遗憾天气和时间不配合只好作罢。但我还是面向山海关方向默想很久。最后只好用给她讲故事的方式,寄托了我的愿望。我也不管她是不是能听明白,我用最简练的语言,最通俗的表达,向她介绍了当年辽金是如何侵略中国,如何把中国变成他们大清国的一部分的史实经过。当然也感慨了一下袁崇焕的人生得失。袁将军得益于魏公公,随着魏的不得势,作为一个为魏建造过生词的人肯定也会失势。自以为满腹报国心,就可以得到皇上朝廷支持,他哪里懂得只爱国报国,不合皇帝心意就是反动派的硬道理。最后也不知道是被逼当汉奸了还是冤枉了,总之是被伟大领袖杀了。历史上这样丢命的人还少吗?我在感慨的时候,看她只是听,也不知道她听懂多少。

  我们沿着海边走了很远,又参观很多当地人自家建造的别墅。每一个都很漂亮。问了几个海鲜店,价格都比较贵。既然到海边了,再贵也要吃海鲜。饭后回宾馆已是晚上九点多了。在海边虽然比我们那里凉快一些,但还是满身潮湿出汗。我们一起冲个澡,就睡在一起说话。这些年养成习惯了,只要睡在一起,就免不了…
  我枕在她的胳膊上慢慢地吃她的R头,她一边用手轻抚我的头发,一边轻声说别急,慢慢的吃吧。每吃几分钟她都会主动动一下身体,自己用手拿住另一个RF放到我嘴边。来来几次,她就会说受不了了,停一会吧。这个时候她就会主动放平身体。我就直接趴上面依旧吃个不停,直到她双手抱紧我的身体,下身挺直贴近我的时候,我才会靠近但不进去。而这个时候都是她最难受的,反复用腿夹住我的双腿不停寻找机会…直到她大叫恳求我的时候,我才会长驱而入。不知道是年龄因素还是身体因素,我刚结婚时候,每次时间基本都是十五分钟左右,而现在只要我想坚持,两三个小时没问题。后来看过一个资料(好像是荷兰一个专家),男人只要用玩的心态去做,就可以坚持时间长。不知道是不是有道理。

  十一点前后,她说困了,想睡觉,可是我觉得还没尽兴,想到明天还要有不少的行程,只好睡觉。大概是喝啤酒多了,两点前后起夜去卫生间,回来看到朦胧中的她,又有点起兴,于是又抱住她亲个不停,而她只是回应几下又平躺睡了。我乘机趴在上面不停让下面两个冤家慕擦,来回摩擦一会她就抱紧我开始吻我…于是又来回几个回合才感到疲劳想睡觉。
  最能使男人睡得香的办法就是ML了,早上七点半起床的时候,感觉休息的特别好。很有精神,也感到浑身轻松。她说早上起来腿有点酸。
  早饭后去那个什么鸽子公园看看,之后一行人驱车去看辽宁那个什么湿地公园,那里有养鹤,放鹤,还有一个什么湖。
  日期:2017-10-26 15:45:33
  一个人就算是天才,只顾发挥才智,不懂适应环境,缺了心眼,显然很难成功。因为世上人形形色色,有人这么想,有人那么想。不能说他们是错,只是和你想的不一样,就会给你设置困难和阻碍,阻止你实现目标。袁崇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是个世俗的世界,天才未必能成功,普通人也未必就穷困。
  “天妒英才”这几个字就是给天才解释的,在他们小小年纪展现出众才华却没获得成功后,弄个后悔药吃一吃,显得没那么难受。
  一切成就获得在于思考,源于头脑终于行为。
  只要有头脑,不论贫穷富有,天才与普通,世界将为之开道;倘若没头脑,前行一步都是机关,充满算计与陷阱。
  不信?可以看看一位伟大天才的命运。

  秦朝建立长城,明朝修复长城。我们现能见到的长城是300年前明朝修复的,可他们却杀死了自己的长城-袁崇焕。
  他出生小县城中进士40名,当了名文官。当时努尔哈赤率领后金攻打辽东,袁崇焕热血沸腾,要为国家出力,以文官做武将的事,学习兵法韬略。
  很快,袁崇焕经人推荐进入兵部,发挥军事才能,取得宁远大捷。这很棒哦,那么多武将都败给后金,袁崇焕一个文官小县令,在领导主张撤退回山海关时,一人在宁远取得捷报。
  此次打败努尔哈赤,致使他于次年9月死于后金盛京沈阳。
  袁崇焕一下声名鹊起,海内外称颂,接着他又取得宁锦大捷,取代反对坚守山海关外,兵部尚书王之臣的职位。他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手握尚方宝剑的蓟辽督师。

  当和他一起中进士的其余几百人在县令及知府职位上挣扎时,短短9年,袁崇焕成为帝国最高拱卫者与新时代百姓票选第一红人。
  奴恨锦州杀伤夷众大半,若留下城墙,汉人又如锦城据战,又将广宁诸城尽拆,使汉人无据,方好上阵厮杀。自此,逆贼渐东,地方无虞。
  然而天才只是天才,打仗是一回事,与朝廷周旋又是一回事。
  俗话说“千里马遇伯乐”,没有伯乐的千里马,没准比普通马都不如。
  袁崇焕的崛起在于一位太监:魏忠贤。
  他主张抗金,打到山海关(现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外,因为山海关离北京太近,万一失守,北京就没天险可以守卫。
  可你魏忠贤说打就打吗?不知道打仗的士兵不事生产,穿衣吃饭赶路骑马很费钱 吗?
  魏忠贤最大的能耐就是搜刮钱,可他自己分得不多,全部拿去支持袁崇焕抗金了。
  比如他从中高层富有阶级抽重税,把钱给辽东打仗。打仗没马,他开个特例允许太监大臣在宫中骑马,但必须一年献好马一匹,得来的马统统送去给袁崇焕。
  所以这份军功章里,有袁崇焕的一半,也有魏忠贤的一半。

  但人是有寿命的,人的保质期通常不很长,明末皇帝保质期更短。很快,魏忠贤依赖的天启皇帝过世,崇祯皇帝继位,他打击魏忠贤,东林党人开始掌权。
  袁崇焕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他可是为讨好魏宗贤建立过生词的。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换的是天子,变化的是环境。魏忠贤能捞钱会花钱,之前我们说过曹操懂用人,懂得用钱买人心。
  魏忠贤也很能,可见能够从几千名太监中爬到皇帝身边,没两把刷子真不行。作为天启皇帝最为信任第一人,他捞钱的手段向来是你越富我越捞,你越穷我越不捞。

  为啥?穷起来啃树根卖儿卖女,还有什么不敢做的?大不了就是一死。可富有者,有吃有穿有享受,凭啥要去死?这就让明朝国库很充实,袁崇焕打仗不缺钱粮。
  放崇祯时期,东林党人当政,从穷人手里收钱,越收越没,国库很穷,打仗没钱,李自成造反,各地灾荒。
  同时,崇祯皇帝疑心很重,今天觉得你好,明天又觉得你有造反可能,他在位十七年,换了五十个大学士,任用两个奸臣。
  但袁崇焕并没觉得环境变了,他觉得皇帝给权利,就得把后金打下来才行。
  毛文龙不服,杀;
  没钱打仗,要;
  暂时打不过,议和。
  袁崇焕是个天才,缺了心眼,讨好了魏忠贤没讨好崇祯皇帝和东林党。
  他以为既然打就全力以赴打,恰恰后金6万铁骑到达北京城外时,他打完胜仗,想问皇帝要粮食给手下的兵饱餐一顿,他被皇帝羁押立刻做成生鱼片,著名的“3543刀”。
  袁崇焕被杀后13年,邮局下岗人员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而死。
  袁崇焕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他的《白冤疏》中,“臣守宁远,寇被臣创,决不敢侵犯臣界。只有遵化一路守戍单弱,宜於彼处设一团练总兵。遂以王威为请。
  兵部以王威新奉部劾,不肯即予,留难移时。”,他说后金一定会打疲弱地区,我有计谋可守得住。

  奈何崇祯皇帝不听他的话。
  那时的袁崇焕并不去想,为什么皇帝不听,和5年前封他为兵部尚书赐予尚方宝剑相比,现在为何那么冷淡?他的想法只是先打完后金,其他一切好说。
  有时候一门心思盯着目标是对的,但对环境缺少心眼,不懂得适应环境的变化做适当改变,无异于自取灭亡。
  袁崇焕绝对是个出色的帅才,但他真不是个合格的职场人。
  他不懂得在职场中,先伺候好领导做好变色龙,在领导的喜好得到充分满足,他得到充分授权后再去做想做的事情的道理。
  毕竟,大老板是崇祯皇帝,公司失败灭亡,受到最大处分的也是崇祯皇帝。
  袁崇焕要做的,应该是尽力提出自己意见,达不到之后就隐忍下来,保住性命才是第一位的。
  这里打不过,崇祯灭亡后不还有南明小朝廷可以继续打呀?不行自己拥立个小皇帝接着打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