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掘墓人---司马懿的奋斗》
第23节

作者: 子非嘉澍
收藏本书TXT下载

  看到辽东发生政变,曾经被公孙度和公孙康打的满地找牙的高句丽有了想法,高句丽王与朝鲜半岛的东濊,濊貊部落等国组成联军讨伐公孙渊。插一句,这里说的东濊,濊貊依然是逃亡到朝鲜半岛的中原遗民,比箕子到朝鲜能略晚一些,周朝时是周天子的属国。大约是在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齐桓公攻灭,逃到朝鲜半岛的,从根本上来说依旧是华夏民族政治更迭的延伸,与现在的韩国人没关系。现在说公孙渊面对的高句丽联军,这种联军看上去声势浩大挺唬人,但是其实人越多越麻烦,参加联军的大部分都是抱着打秋风的目的参加的,再加上如果没有统一的组织协调,基本上就是一旦首战不利就兵败如山倒。刚刚成为辽东主宰的公孙渊也期望着凭此一战为自己正名,在保家卫国的正义感召下动员了辽东大军,一战打的高句丽联军溃散如散沙。首战告捷,公孙渊甚至有了一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错觉。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但是少年得志的公孙渊的问题就是没有自知之明,太顺对于一个心气太盛的年轻人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当自视过高的公孙渊面前着手下排山倒海的奉承话,对着地图指指点点的时候,竟然有了一种枭雄的感觉,似乎在乱世中做英雄也并不那么难。
  换句话说,公孙渊膨胀了。
  公孙渊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对着曹魏俯首称臣,他认为自己在魏国和吴国之间已经拥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想玩一下纵横捭阖。于是,公孙渊积极的派人和吴国孙权联系,向孙权称臣,在魏吴两国之间玩暧昧,希望能有浑水摸鱼的机会。

  日期:2017-10-06 21:25:18
  32、孙权的大航海时代
  这里介绍一下憋屈的孙权的情况。
  孙权他老爸虽然死得早,他哥孙策也活的不算长,但他却一直到229年的时候孙权才得以登基称帝。这一年孙权47岁,可以说已经是一个标志的糟老头子了。对比一下魏蜀两国,在223年和226年的时候,魏国的曹睿和蜀国的刘禅已经分别登基为帝。也就是说,孙权这个东吴大帝当得比刘备的儿子和曹操的孙子当得还晚。当年因为关云长败走麦城被杀的事情,刘备不顾一切的跟东吴撕逼,孙权被逼无奈向曹丕俯首称臣才对付过去。

  孙权这个皇帝当得确实憋屈。

  说到孙权还得强力插播一段广告。三国时代的吴国,虽然说战斗力一般,经常轮番被魏蜀两国虐,但是说起航海的技术来说在当时的世界绝对是一流水平。而且不夸张的说开启了中国的大航海时代,如果按时间来说比哥伦布的那个大航海时代早了一千多年。吴国的舰队当时就能够远航出海,虽然没有哥伦布跑的远,但也经常穿梭在东海与南海之上。越南北部沿海地区就被吴国占领着,称为交州。以交州为起点出发,吴国垄断了海上的航路,与东南亚诸国甚至印度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关系。但是这都不是吴国最牛逼的事情,孙权做的最应该为后世国人记住和称道的事情是,他的舰队发现了台湾岛,并且在台湾形成了实际的控制。可以说,现在我们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说的就是从三国时代的吴国开始。我这可不胡说,有正经的史书记载。《三国志吴志》载:吴黄龙二年(230)正月,吴大帝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这个夷洲就是台湾地区的古称。

  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的功劳簿里,应该有孙权同学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过,公元232年的孙权依然是以一个倒霉蛋的面貌出现在三国时代的中华大地的。所以,当公孙渊的使者带来礼物表示要友好往来的时候,孙权激动地老泪纵横。这么多年了,终于有人主动来跟我东吴送礼了。孙权大喜过望,大手一挥给公孙渊回赠了大批的奇珍异宝古玩字画,公孙渊这就算是赚到了,几匹马换回来了一堆的宝贝。首战告捷,公孙渊决定在玩火的路上再多走几步,因此开辟了江左到辽东的海上航路,东北和南方的贸易繁荣人民富足。

  公孙渊与东吴的眉来眼去,终于让魏明帝曹睿觉得忍无可忍了。太和六年,公元232年,诸葛亮星落五丈原前两年,蜀汉的北伐的形式已经越来越大于意义时候,曹睿认为是时候叫醒这个梦中人了。魏明帝曹睿命当时曹魏帝国东北方向的最高统帅乌丸校尉田豫率军讨伐公孙渊,要说这个公孙渊也确实不败给,竟然把曹魏帝国的东北方面统帅打的找不着北。曹睿本来想敲打一下公孙渊让他老实一点儿,没想到倒反过来被公孙渊给上了一课。

  又是一场莫名奇妙的胜利,要说公孙渊这小子的运气确实不错,或者说这小子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公孙渊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错误的认为曹魏害怕自己和东吴联系。既然要玩,那就不妨玩的更大一点儿,公孙渊索性就直接跑到东吴拜码头,认孙权作老大。
  孙权简直感叹自己何德何能,在有生之年还能有人来俯首称臣,让自己过一把威孚天下的瘾。虽然也叫皇帝,但是没有魏国兵多将广,也没有蜀国根正苗红,总觉得比别人矮了半头,但现在有人来称臣,怎能不让人喜出望外。孙权于是大喜过望,立刻重重的赏赐公孙渊,并隆重的派出一万人的军队渡海册封公孙渊为燕王。
  收到了东吴的金银财宝之后,头脑发热的公孙渊忽然就冷静下来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如果接受了吴国的封赏,那么就意味着跟曹魏彻底翻脸了。公孙渊同学的小算盘飞速的打了起来,如果这个时候曹魏发兵讨伐,自己通知东吴然后东吴派人来救,从距离上来看黄花菜都凉了那是肯定的了,再加上季风以及海上航行的不确定因素,就更没谱了。公孙渊为他之前的鲁莽行为后悔不已,既然只能得罪一个,那还是对海那边的孙权说声对不起了。于是公孙渊下令将东吴的一万大军分散到辽东各地,并分别包了饺子,还将东吴大臣的人头割了送到洛阳以示对曹魏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并且还表了很多感人肺腑的忠心。

  曹睿刚死了乌丸校尉田豫,蜀国北伐那边还没有彻底消停,隔三差五的来一趟北伐,虽然没有太大的威胁,但是像个苍蝇一样成天在眼前嗡嗡也够烦的,也确实没有精力跟公孙渊没完没了。也就送了个顺水人情,封公孙渊为大司马、乐浪公。

  但是孙权那里可是要气死了。孙权想老子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当年把刘备、曹操以及曹丕都玩得团团转,没想到玩了一辈子鹰最后被鹰啄了眼。关键这小子不按套路出牌啊。
  但是气归气,远隔大海也确实没有太多办法。
  公孙渊这一套大忽悠的套路下来,靠着东吴的赏赐赚的盆满钵满,曹魏这边也是封官进爵。虽然看上去公孙渊是赢家,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他输了,而且输的彻底。所谓人无信则不立,现在吴国和魏国都知道公孙渊这孙子不是个东西。虽然信用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虚无缥缈如梦幻泡影,但是当所有人都认识到你是一个没有信用的人,末日就不远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