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绰答:这就是权术的精髓所在。这有两个好处:
其一、天下无官不贪。官不怕贪,怕的是不听你的话。以反贪官为名,铲除不听你话的贪官,保留听你话的贪官。这样既可以消除异己,又可以得民心。
其二、官吏只要贪,他的把柄就在你的手中。他敢背叛你,你以贪污为由灭了他。贪官怕你灭了他,就只能乖乖听你的话。
总之,“反贪官”是你用来驾御贪官的法宝。如果都是清官,老百姓高兴了,你就完蛋了。清官不听话,你没有理由收拾他,杀了清官,百姓容易闹事。所以清官不能用,必须用贪官。
宇文泰又问:都是贪官而招惹民怨,怎么办?
苏绰答:祭起反贪大旗,最大化宣传力度,占领道义的制高点,证明你心系黎民,让民众认为你是最好的领导,把责任都推到贪官身上,要让民众认为,社会出现这么多问题,不是你不想搞好,而是下面的官吏不好好执行你的政策,这样就可以平息民怨。
宇文泰问:要是大贪官,招致的民怨太大,怎么办?
苏绰答:宰了他,抄家,财产充公!百姓肯定说你好,你还白得了贪官搜刮的民财。总之,帝王权术的精髓就是一句话:用贪官,以结其忠;罢贪官,以排异己;杀大贪,以平民愤;没其财,一充宫用”。
服了,我是真服了。
第一次看到《苏绰定律》,我真是惊掉了下巴,对苏绰佩服的五体投地,迅速成了苏绰的‘铁粉’。
虽然是铁粉,但我毕竟是在说历史,又自我标榜着真实,有一点还是要特意说明一下。史书上,的确记载宇文泰跟苏绰曾有过一次长谈,但是长谈的具体内容没有记载,是不是《苏绰定律》,已不得而知。就我个人看法来说,这个《苏绰定律》》应该不是真的,由于苏绰治国之才太出众,后人杜撰出来附会在苏绰身上的可能性较大。
陈寅恪先生说:“中国之人,下愚而上诈。”
我认为不单单是中国之人,全世界都这样,历史上任何时期、任何地区的统治者都爱搞愚民政治,都不希望老百姓太聪明。
道理非常简单:净是刺头,太难管。
日期:2018-04-25 20:42:53
苏威的情商
苏威就是顶着这样的超级大的光环出生的。
苏绰、苏威是虎父无犬子,苏威继承了苏绰的良好基因,治国方面确实有点苏绰的样子。其实苏威有才,一方面是他家基因好,更重要的还是他自己后天努力,因为他爸爸苏绰去世时,苏威才4岁。苏绰带给苏威的,除了大名气以外,其他的也比较有限。在‘拼爹是潮流’的世家大族社会,苏绰的这根独苗,一直是香饽饽,仿佛有了苏威,就等于自己也成为‘宇文泰第二’一样,当权派都抢着要苏威。
宇文护当权时期,就极力拉拢苏威,还要把女儿嫁给苏威,企图复制宇文泰-苏绰的政坛佳话。见宇文护诚意十足,女儿也漂亮,苏威也没客气,笑纳了。可老婆是要了,宇文护这个权臣老丈人,苏威不想要,结了婚就带着新婚妻子就跑山里隐居,逍遥自在去了。
每次看到这,我都特想问问苏威:领个美女进山,你是奔着当隐士去的吗?
后来,宇文护被武帝宇文邕诛杀,苏威一点没受牵连,就看出点意思了:苏威这个人情商、智商都极高,很会来事。苏威肯定一早就发觉他这个岳父专权跋扈,早晚得出事,这才跑去当隐士,免受牵连。
想来,苏威选择当隐士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当隐士有着天然的优势,就算你干点不着调的,使点小性子,都可以说这是隐士的性格、调调,大家比较容易原谅。不信?那个号称“大隐士”的东方朔都尿在过汉武帝办公室,不是也没事。
当然,隐士也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也有前置条件,首先你得有学问。有学问,住在山里,天天读读书,种种菜,听着就有隐士的范儿。要是没学问,你也去往山林跑,在别人眼里,不是砍柴的,就是打猎的。就像‘骑白马的不一定都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一样,野居山林的也不一定都是隐士,也可能是樵夫。名气大的,跑去当隐士,一般都是‘姜太公钓鱼’,憋着让人来请,自己再就坡下驴,出山当官。
当然,隐士碰见找人才的,也不能一叫你就跟着走,你得能绷得住,得端起架子,让雇主极为费劲,觉得你来之不易,才知道珍惜。人家一叫,你就应招,显得你这个人特饥渴,能给你个县令就不错了。诸葛亮就属于绷得住的,上来就是国家大员。
这方面的道道,苏威门儿清。
所以,周武帝宇文邕亲政后,也想请苏绰这根独苗出山当官。苏威立刻绷住了,说自己有病,不能入仕为官。武帝忙,忙着改革,忙着打北齐,没时间三顾茅庐,就先把请苏威出山这事搁置了,当然也没追究苏威不给面子。
等杨坚当了北周大丞相,高颎天天在杨坚耳朵边念叨,苏威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杨坚听说过苏威,也相信高颎的眼光,就也派人请苏威出山。这次苏威很给面子,去了。可是苏威去倒是去了,跟杨坚谈的也不错。刚住两天,苏威就听说杨坚打算受禅称帝,就又连夜跑了。高颎想学萧何月下追韩信,要连夜去追苏威,被杨坚拦下了,人各有志,随他去吧。杨坚登基之后也没怪苏威当逃兵,依然拜苏威为太子太保,封邳国公,食邑三千户,苏威这次才上任,后来官越做越大,位列‘隋初四贵’之一。
每次读《隋书·苏威传》,前几行就让我不由的对苏威这情商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这绝对的人精,自保能力极强,真是聪明的不行不行的。
说句‘事后诸葛亮’的话。
李德林跟苏威真是非常有趣的两个人,就像事物的两面性:李德林智商极高,讲原则,要‘刚’;苏威情商极高,识时务懂变通,会‘柔’。他们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知道刚的人往往会撞的头破血流,但只知道柔的人,到头来,终究是个懦夫。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