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程师眼中的隋朝》
第33节

作者: 不一样的隋朝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4-06 09:53:50
  国士无双
  国士无双说的是高颎(jiong)。
  李德林有才气,高颎有韬略。韬略这东西不像才气,能外露的那么明显,所以高颎没有像李德林那样年少成名,在北周时期,一直不温不火,没太多可写的。
  杨坚慧眼识人,当上大冢宰辅政后,立马就邀请名不见经传的高颎加入团队。高颎二话不说,愿为杨坚赴汤蹈火,发誓表忠心:“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颎亦不辞灭族。”
  高颎的话,普通点翻译就是:我愿意跟您干。就算您大业不成,我被灭族,也心甘情愿。
  文艺点翻译就是:为你,千千万万遍。
  高颎就像杨坚的哈桑,正直、忠心。事实上,高颎也真的算是杨坚的家臣,准确的说,高颎是杨坚岳父的家臣。
  高颎老家在河北景县,属于北齐,高颎的父亲高宾原来也是北齐官员,高宾政治避难,跑到了北周,投在独孤信门下当幕僚,按照府兵制的规矩,跟着独孤信改姓了独孤。看到这点我不禁想,北齐原来多好的一盘棋,让高家这帮臭棋篓子给下坏了,培养出来的人才全跑了。高颎打小就跟杨坚的老婆独孤氏认识,得称呼独孤氏为“七小姐”。
  后来,独孤信被逼自杀,家人流放。独孤信一死,树倒猢狲散,独孤信的手下、门人、秘书、幕僚走的走,逃的逃,只有高颎一直不离不弃,依然跟杨坚两口子来往,‘板荡识忠臣,患难见真情’,独孤氏拿高颎也不当外人,基本上就是没有血缘的亲戚。因为高颎家忠义,独孤信死后,他们也一直没改姓,还姓独孤,独孤氏原来的娘家散了,高家就成独孤氏的娘家,杨坚两口子逢年过节就到高颎家走亲戚。

  独孤家败了,杨家父子俩也郁闷不得志,整天穿着小鞋,站在一边凉快,高颎出身比较低,也没别的人脉关系,一开始只能在齐王宇文宪的秘书处当个书记员,仕途算是走的比较艰辛。当初杨坚邀请高颎入相府任要职时,很多人不理解,认为杨坚这是给高颎开后门。刚开始,宰相府同事们都很不屑高颎这个关系户,可是慢慢接触下来,大家才发现,高颎看着是有关系才进来的,其实他是真有本事,而且各方面都强,情商高、会办事,性格还好,懂军事,有谋略,为人还低调,出能统兵沙场、入能安邦理政,基本就是:你想要啥,他就会啥。

  高颎并不是吃了大力水手的菠菜,突然变得无敌了,其实高颎一直都很有能力,只是没有施展的舞台,现在杨坚给了这个舞台,高颎就像洪水决了堤,一发不可收拾。杨坚的慧眼识高颎印证了一个道理:世界上从不缺乏人才,缺的是发现人才的眼睛。
  高颎的韬略确实不像李德林的才气,俩人各有所长,比较起来就是,李德林像黄河咆哮奔腾,霸气尽显;高颎就像长江暗流涌动,但一样气势磅礴。同样,李德林对杨坚的作用是立竿见影,高颎的作用则有点源远流长,越往后越大。高颎跟李德林加盟之后,刘昉、郑译退居二线,‘杨坚团伙’彻底蜕变为‘杨坚精英团队’。
  自打李德林和高颎来了,杨坚晚上做梦老是笑醒......
  日期:2018-04-06 20:13:18
  出个好主意
  人才终究是人才,天赋这东西真不是盖的,李德林少年成名也不是浪得虚名。李德林一入杨坚麾下,就用他的聪明才智给杨坚送了一份见面礼,而且是一份大礼。

  自打当上了宰相,每天下班后,杨坚都不直接回家,都要在办公室静一静,一个人待会。杨坚也不是故意装深沉,实在是心里有事。静一静其实是发愁,杨坚有件事很头疼。
  矫诏成功了,杨坚也当上宰相了,当时一激动,说‘以后的事以后再说’,一拍桌了就干了,现在已经就到了当时的‘以后’了。刘昉、郑译已经明里暗里的催了好几次,要兑现密谋时的承诺:刘昉当杨坚的副手,主政权,郑译当大司马,掌兵权。虽然杨坚以时局不稳搪塞了两次,但是拖不下去了,总是要面对的。
  可究竟该怎么办?
  杨坚左右为难。
  杨坚摸着良心说,能当上这个宰相,确实是刘昉、郑译功不可没,算是“刘昉牵前,郑译推后”,他们的确有拥戴之功,不好拒绝,况且这是密谋时说好的,直接拒绝,很没诚信,容易闹内讧,要是一开始就落个不诚信的名声,往后还发展个锤子?可是杨坚心里也很清楚,俩人的计划明着是要分权,其实就是打算架空自己。当时全家脑袋都绑在裤腰带上,政变都干了,最后什么好都可能落不着,感觉好像全家的脑袋都绑在别人裤腰带上了,这事死都不能答应。

  不能拒绝,又不能答应,杨坚天天想的头疼。
  李德林问清楚杨家不回家的原因,轻描淡写地说:这事好办啊。
  在杨坚看来,这就是个死结;可在李德林看来,这不过是个解绳结的游戏而已。
  看着杨坚狐疑又通红的眼睛,李德林告诉杨坚:这不光是分权的问题,两人分明就是要架空你,绝对不能答应。
  杨坚鄙夷的看了一眼李德林:这我能不知道?关键问题是,不能答应,还不能拒绝,你说怎么办?
  李德林笑着说:那就不答应,也不拒绝呗。
  在杨坚要打他之前,李德林接着说:刘昉不是想当你的副手吗?郑译不是想要军权吗?都给他们,不过官职加个前缀----宰相府的。
  于是,刘昉成了宰相府‘小冢宰’、杨坚的管家;郑译成了宰相府‘司马’,杨坚的卫队大队长。

  刘昉跟郑译俩人拿到任命书的时候,气的都想咬死李德林!煮熟的鸭子飞了,俩人跟李德林从此结下了梁子。
  对此,李德林根本不在乎。因为他没有功夫耽误在刘昉这样的小人身上,他要把他的精力花在更重要的地方---为杨坚勾画更宏伟的蓝图。
  当上宰相?
  这才刚刚上路......
  日期:2018-04-07 09:08:25
  一个搞笑的人
  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宇文赟都开始发臭了,杨坚这才给宇文赟发丧。
  埋完宇文赟,静帝宇文阐下了这么一道任命诏书:“任命汉王宇文赞为上柱国、右大丞相;任命杨坚为左大丞相、假黄钺,朝中百官都必须服从左大丞相的命令。”
  这道命令出自李德林的手笔,大家都明白,这是杨坚在给自己升官。虽然这做法很让人鄙视,但是人家有实力,你也没办法。

  这道圣旨比较有意思:汉王宇文赞是宇文赟的亲弟弟,北周尚右,以右为尊,右大丞相是百官老大,但诏书要求百官必须都听老二杨坚的。黄钺就是黄金斧头,皇帝专用。假黄钺的意思就是皇帝把他象征军权的斧子借给他信任的大臣了,大臣可以代表皇帝总督全国兵马。
  还有一件事更过分:以正阳宫为丞相府。
  正阳宫原来是太子宫,周静帝住的地方。当初,宇文赟传位给静帝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是换汤不换药,所以静帝当时就没搬,继续住在正阳宫。宇文赟一死,杨坚就让静帝住到天台去,把正阳宫腾出来作丞相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