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历史的人性——宋金战史》
第28节

作者: 梵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4-11 11:12:31
  换个角度看,1130年秋的富平大战,其实是每年秋天防御工作的一个变种,千疮百孔的江南地区已无力再组织一次“防秋”,战略重心诱导性西移,是当下南宋朝廷可以想到的唯一策略,在此背景下做出富平决战的决定,其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
  张浚命令熙河路经略使刘锡、泾原路经略使刘锜、秦凤路经略使孙渥、权永兴军经略使吴玠、环庆路经略使赵哲等五路18万兵马(号称40万大军),集结于关中平原的耀州(陕西耀县)富平地区。
  这几乎是西部川陕地区的所有精锐。
  为吸引金军主力,显然有必要做出战略进攻的姿态,但张浚倾其所有,更像孤注一掷的豪赌,在他的心里或许有更为远大的目标。

  周易中有一卦爻,叫“亢龙有悔”,意思是追求到最高亢、最极致的境界后,必然会走向其反面,提示凡事都需留有余地。
  张浚处事精明干练,但往往发力过猛而欠缺回旋余地。这在其之后参与的南宋初期的一些大事件中,还会有所体现。
  为筹划此次战役,张浚命令由他亲手提拔的亲信财政官赵开,提前支取川陕境内五年的赋税,并抽调各府衙积存的库银,作为其战略总后备。
  走到这一步,不管输赢,这仗张浚必打,完颜娄室也毫无退路地被逼打。
  心中没底的完颜娄室上报军部完颜粘罕。
  金廷勃极烈通过决议,命令军部副统帅完颜宗辅替代完颜娄室担任西北军的主帅,以协调东西战场的兵力部署。
  走马上任的完颜宗辅抽调东路军完颜兀术的两万精兵回撤增援。“阿骨打系”第一次打入西北军团,从此生根开花。
  此时宋军内部弥漫着大战前的一片茫然和不安,很少有人真正理解此战的真实目的。

  战前的一次军事会议上,参谋曲端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此战必败!”
  以当时曲端的处境和他的性格,发表这样的言论,与其说是提出看法,不如说是在发出诅咒。
  张浚当然理解他的心情,已不问他这一结论的理由,而直截了当道:“若不败呢?”
  “如果不败,我伏剑而死。”
  “你敢立状?”
  曲端立刻要来纸笔,当场写下军令状。
  这是在用生命而下的诅咒。
  曲端写完军令状反问张浚道:“如果败呢?”
  张浚也不含糊:“若不胜,我把头给将军。”
  双方矛盾已发展到了你死我活地步,张浚索性以彭原店失利的理由,直接革了曲端参谋的职务,发送万州监视居住。
  曲端、张浚都属于强势性格。曲端很强,一味的强,但没人可以永远的强。在曲端的问题上,张浚的思路已格外坚定,若想川陕归中央,曲端必须被铲除。
  “亢龙有悔”的卦爻推广到曲端身上看,以强硬打天下的曲端,其绝不退让的性格把他推上万众瞩目的高度,但这也正是他必遭挫败的根源。
  回到箭在弦上的富平之战,仅从规模上看,这已是宋金双方自开战以来,一次性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场战事。
  张浚摆开了决战的架势,但完颜娄室避而不战。张浚给他送去战书,同时送去一套女人穿的衣服。
  完颜娄室照单全收,但置之不理,他早已收敛了争强斗胜的锋芒,事实上富平大战后两个月,他就归天了。

  张浚命人在闹市中贴出告示,称如有擒获完颜娄室者,赏银、绢各万,平头百姓官授节度使。
  完颜娄室在张浚公告的一旁低调回贴:如有生擒张浚者,赏驴一头、布一匹。
  张浚吃一记弹弓。
  老甲鱼完颜娄室龟缩不动。他力求胜算,正等待后援兵马的就位。

  建炎四年(天会八年、1130年)九月二十四日,各方人马终于汇集,富平之战正式开打。
  日期:2017-04-12 11:45:13
  战前吴玠提出应该居高布阵战术方案,但被多数将领否定,我军数倍于敌,且阵前有大片沼泽,足可拦截金军的骑兵。
  决战当天拂晓,完颜娄室命三千轻骑,每人携带一大包泥土,奔袭沼泽前依次倒入,很快沼泽之中填埋出一条通路,金军骑兵顺利突破。
  刘锜首先率泾原路军迎击完颜兀术的左翼军,狭长地带上利用人多优势将其团团围住,金军悍将韩常被乱箭射中眼睛,一时无法脱身。韩常拔出眼珠,用烂泥护住伤口后接着再打,最终与完颜兀术合兵一处,才杀出重围(记载中的描述或有夸张,但反应了当时的惨烈)。
  战斗从早上一直打到中午,双方胶着苦战,带病出战的完颜娄室察看局势,发现环庆路军相对薄弱,便一马当先带队猛扑。环庆路主将赵哲扛不住压力,畏惧逃逸。宋军防线整体崩塌,大军溃散败逃至邡州,方才稳住阵脚,所带辎重全部遗弃。
  富平之战前,过于乐观的张浚设想将富平作为双方持久战的立足点,在富平储备了充足的粮草和财物,这几乎是川陕地区数年的积蓄,此战尽落敌手。
  金营中流传打油诗讽刺张浚:
  大王传语张老,谢得送到粮草,
  斗秤不留一件,怎生见得多少?
  诗因写得浅白而流传下来,诗的内容从侧面印证了宋军此战的惨重损失。
  张浚痛定思痛,决定把坏事当好事来做。富平战败后,张浚首先将前敌总指挥刘锡贬职,又将擅离战场的赵哲斩首,并借机彻底打散各路人马的建制,大刀阔斧地整编重组。
  环庆路军统帅赵哲被诛后,其部下统制官乔泽和张忠为其鸣冤。接替赵哲暂领环庆路军的孙恂,再杀二人立威。其余众将领哗然,统制官慕容洧率众质问。
  孙恂严厉呵斥:“难道军队溃败只是主帅畏敌,而其他部下都没责任吗?”
  其情急中再露杀机,众人愕然自危。
  不久,慕容洧率诸将反叛,并反攻环州,随后又有一些将领陆续叛逃,环庆路军投奔西夏。原隶属曲端的泾原路军部分人马投降金军。
  于动荡中推进的整改,其混乱差点导致崩盘,最后平安渡过总算是万幸。
  宋军西线战区伤筋动骨,由战略相持转入被动防守。虽说代价大了点,但非常时期行非常手段,毕竟政令不统的局面得到了彻底扭转。
  此时,张浚还面临另一个必需处理的棘手问题——曲端。杀曲端那是必然,但好坏总要找个理由。
  吴玠提示可问其谋反罪。王庶给张浚找来曲端写的两句诗:“不向关中兴事业,却来江上泛渔舟”。从字面和语境上看,可解释为讽刺赵构。
  张浚命人抓曲端入狱,并派与曲端有私人恩怨的武将康随审案。曲端最终被酷刑而死。
  曲端是强势的,但当被他“强势”伤到的“弱势”各方聚拢抱团时,强弱瞬间转换。
  从全局的角度看,之前张浚在道义上对曲端的否定也不无道理。
  富平大战中,金军在调集了完颜兀术精锐主力的情况下,战斗场面依然能呈现胶着,胜负只在一念之间。比较前不久的陕州保卫战,金军当时的实力薄弱得多,曲端却以“没用”为由拒绝救援(这是他多次使用的挡箭牌)。
  眼看着一城的军民因粮绝而遭涂炭,连努力一下的勇气都没有吗?见死不救令人心寒,或只为权斗?如此手握重兵的将领,掌中铁抢,胯下“铁象”,武力值爆表120,又有何用?
  曲端死后,张浚重用吴玠,从此一山不再有二虎,西线人马归为一统。南宋西线的军事防御逐渐进入可控的良性轨道,而吴玠也确实扛起了那份责任。

  富平之战后,宋金双方东西前线都进入短暂的休整状态。就在富平之战酝酿和爆发的同时,金廷内部的权斗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其内政的变化给南宋政治的未来走向,带来了重大影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